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周京安 三甲
周京安 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普外科

钼靶钙化就一定是乳腺癌吗?

321人已读

文章摘要:乳腺X线检查,俗称钼靶,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乳腺癌重要筛查手段之一。钙化是乳腺X线检查中常见的发现,本文介绍了钙化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

乳腺X线检查,俗称钼靶,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乳腺癌重要筛查手段之一。钼靶对乳腺肿块及钙化灶均具有识别能力,对乳腺钙化灶尤其敏感。那么钙化是怎么形成的?钼靶发现钙化是不是意味着乳腺癌呢?

钙化的形成

钙化灶是钙沉积在乳腺特定位置而形成的,质感类似砂砾。钙化灶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原因。首先就是乳腺内坏死细胞物质的钙化。另一个原因是浓缩的细胞分泌物形成结晶,类似贝壳孕育珍珠。其他原因还包括变性过程或炎症、瘢痕、寄生虫或异物所致等。大多数乳房钙化形成于终末导管和腺泡,另外乳房间质和乳房皮肤也可形成钙化。导管内钙化是由导管内细胞碎片或分泌物钙化并黏附在导管壁上形成的。大小不一的细胞碎片的钙化导致了钙化形态不规则。导管内钙化多见于恶性肿瘤,常被归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的4类或5类

钙化与BI-RADS分类

(1)典型良性钙化

一般良性钙化表现为:通常比较大,呈现粗糙或边缘清晰的圆形钙化,纤维瘤钙化呈现粗糙或爆米花样钙化通常比较大,环形或蛋壳样钙化多见于脂肪坏死或囊肿

(2)中间性钙化

Ø 不定型钙化:形态上小而模糊,无法确定其形态特征分类

Ø 不规则粗大钙化:形态不规则,多大于0.5mm的钙化

(3)高度怀疑恶性钙化

Ø 细小多形性钙化:较不定型钙化更可疑,大小形态多变,直径常小于0.5mm

Ø 线样或线样分支状钙化:表现为细而不规则的线样,为导管内铸型钙化,常不连续,宽度小于0.5mm

钼靶发现钙化后的处理

发现乳腺钙化灶后,需要根据医生的判断来制订对策。如果是典型的良性钙化类型,则按时筛查即可。若为中间性钙化,则可短期复查或完善乳腺彩超、乳腺MRI等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必要时行可疑位置的穿刺活检或切除活检。若为高度怀疑恶性钙化,则尽快找专科医生咨询、就诊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推荐40~45岁女性每年1次乳腺钼靶检查,45~69岁女性每1~2年1次乳腺钼靶检查,70岁或以上女性每2年1次乳腺钼靶检查。高危人群建议每年1次乳腺钼靶检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周京安
周京安 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