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经皮穿刺椎体(骨水泥)成形术应用于脊柱转移瘤的几点常识
文章摘要: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PVP/PKP)是一种微创手术操作,可精准定位病变部位、穿刺病灶、在行骨水泥注入增强椎体稳定性的同时,还可获取一定量的组织标本、进一步病理检查。本文介绍了PVP/PKP的作用机制、优势和注意事项。
1.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PVP/PKP),可在透视下精准定位病变部位、穿刺病灶、在行骨水泥注入增强椎体稳定性的同时,还可获取一定量的组织标本、进一步病理检查的微创手术操作!
2.PVP/PKP最早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创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近几十年、也用于治疗脊柱转移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该技术操作相对简便,尤其适用于全身情况差而不能接受开放手术的患者。PVP/PKP的作用机制包括:通过热杀伤效应损毁痛觉神经纤维,放热后骨水泥凝固来增加椎体强度和恢复椎体高度。
3.PVP/PKP的优势在于:a.理论上注入椎体的骨水泥在其内的弥散性分布更符合生物力学,可以起到稳定椎体和止痛的效果更;b.通过增强病椎强度能降低局部应力集中,预防邻近椎体的再骨折;c.球囊扩张可使椎体高度通常可恢复2~4 mm;d.球囊撑开的同时创造的空腔可以骨水泥在低阻力的环境下注入,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的风险。
4.关于风险和并发症,任何手术和操作都有可能带来不适或者并发症,小的并发症可防、可治、可恢复!在实施PVP/PKP手术时需要注意:a.椎体注入骨水泥可能导致骨折碎片和肿瘤进入椎管内,从而加剧硬膜外肿瘤的扩散,因此对于明确硬膜外肿瘤已突入椎管或者椎体后壁不完整的患者应避免进行后凸成形术。b.椎体骨水泥成形有骨水泥泄露和相邻椎体的骨折风险增加,甚至肺栓塞等并发症。

精准定位

穿刺病灶

病灶注入水泥-侧位

骨水泥填充病灶-正位

本文是付来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