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成功治疗治疗巨大泌乳素垂体瘤,改善患者视力和神经功能
文章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例年轻男性因颅内外沟通的巨大垂体泌乳素腺瘤就医,经过口服溴隐亭药物治疗后肿瘤基本消失、垂体激素也基本正常的成功病例。同时也提醒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要注意事项,如配合医生调整身体状况、定期门诊复查等。
摘要:因“双眼视力下降半年、头痛呕吐1周”就医的年轻男性,检查后发现是颅内外沟通的巨大垂体泌乳素腺瘤,门诊建议患者口服溴隐亭治疗;患者和家属很想手术切除,但经过我的耐心解释,患者和家属还是欣然同意首先药物治疗。患者很幸运,口服溴隐亭后肿瘤基本消失、垂体激素也基本正常。药物治疗是垂体泌乳素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对于部分药物耐受困难、治疗效果不佳或治疗期间出现卒中出血的患者,也应该考虑积极手术,保护患者功能。
【基本信息】男,23岁
【疾病类型】垂体瘤-药物治疗
【就诊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就诊时间】2015-1
【治疗方案】口服药物溴隐亭2-8片/天保守治疗,根据激素水平和复查结果调整剂量。
【治疗周期】长期口服药物,每半年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药物治疗后肿瘤基本消失、垂体激素也基本正常,视力明显改善。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个年轻男性,初次门诊就诊时有明显的焦虑和痛苦表情。
患者半年前出现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因为经常用电脑工作、本身又近视,因此没有重视;这期间患者老是觉得浑身乏力,饮食也不好。1周前患者突然头痛、伴恶心呕吐,当外院急诊就诊,行头颅CT:提示颅底巨大肿瘤。患者内心非常焦虑、害怕,于是来到我院就诊,寻求进一步治疗。我对患者适当安慰,告诉他大概率是个良性肿瘤,患者才稍微轻松点。
二、治疗经过
患者来院时一般情况尚可,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好,应答切题,遵嘱活动,定向准确。粗测双眼视力明显下降,粗测双侧颞侧视野明显缺损。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眼球外展受限,自诉有复视。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颈软,脑膜刺激征(-)。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
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进行头颅MRI检查,结果提示:蝶窦-斜坡-鞍区-鞍上-右侧海绵窦巨大肿瘤,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呈等长T1、等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瘤内可见囊变坏死。完善了垂体激素、皮质醇等化验:提示泌乳素PRL >10000uIU/ml,皮质醇偏低。

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并结合头颅MRI的结果,初步诊断为巨大垂体泌乳素腺瘤。建议患者口服溴隐亭药物治疗,同时充分向患者和家属交代了药物治疗可能的并发症和治疗风险,告知其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要积极考虑手术。
患者从2015-8开始口服溴隐亭治疗,初始剂量1片/次、2次/天;后期根据复查的垂体激素结果逐渐增量至4片/次,2次/天;后来又逐渐减量,现在口服药物半片/次、2次/天小剂量维持。
三、治疗效果
患者治疗效果非常满意,药物反应和药物耐受性都很好。开始口服药物后泌乳素下降很快,肿瘤也明显缩小,患者的视力视野明显改善、体力和饮食也基本正常。1年前复查时,复查头颅MRI:肿瘤已经基本消失;患者双眼视力视野基本正常,生活工作也早已恢复正常。

四、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要积极配合医生调整身体状况,保证充足的睡眠。
2、治疗期间要配合医生完善头颅CT、MRI等辅助检查,以明确肿瘤变化,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肿瘤皱缩后可能引起自发性脑脊液鼻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咳嗽打喷嚏,防止脑脊液漏。
4、严格根据医嘱用药,保证治疗效果。
5、如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及时就近就诊。
6、定期门诊复查头颅MRI、垂体激素和皮质醇等。
五、个人感悟
垂体瘤是最为常见的鞍区肿瘤。由于肿瘤会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垂体和垂体柄,多有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内分泌异常等临床症状。多数垂体瘤应考虑手术切除。
但是,泌乳素腺瘤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功能性腺瘤,口服溴隐亭药物治疗是泌乳素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案。部分巨大的泌乳素腺瘤手术风险很高,但是药物治疗相对安全、甚至能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
本例患者就是一个典型药物治疗成功的病例。患者肿瘤非常大、广泛侵犯颅内和颅
底,直接手术风险很高;幸而患者是泌乳素腺瘤,口服溴隐亭后治疗效果非常满意,肿
瘤基本消失,患者的神经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但溴隐亭可能有一系列的副作用:1.许多患者服药后可能会发生恶心、呕吐、头痛、眩晕或疲劳;2.极少数病例中服用本品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3.在大剂量治疗时,可能会发生幻觉、意识精神错乱、视觉障碍、运动障碍、口干、便秘、腿痉挛等,这些副作用约为剂量依赖性,减量就能够使症状得到控制;4.在长期治疗中,特别对于有雷诺氏现象病史者,可能偶发可逆性低温诱发指趾苍白;5.部分患者比较大剂量服用常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难以耐受,导致药物治疗难以达到治疗剂量或持续。
但对于部分药物耐受困难、治疗效果不佳、或有卒中出血导致急性视力损伤的患者,要积极考虑手术切除。
本文是孟肖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