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骨痛”,还要鉴别骨痛
文章摘要:了解青少年生长痛和骨癌痛的特点,及时鉴别和治疗,关注骨痛,有区别有治疗!
1.生长痛:青少年生长痛,大多出现在双下肢、游走性,痛点不明确、不固定,往往伴有关节邻近上下、左右交替的疼痛;此外不伴有局部的其它表现:如红、肿、热、痛等不适,自行按压或叩击很少诱发疼痛或者痛感加重;疼痛与活动量相关,可缓解或自行好转。以上几个特点还是很容易鉴别的,只需生活中加以留心即可做到。
2.最担心的骨痛是什么呢?癌痛或者骨癌痛,所谓骨癌——医学指骨的恶性肿瘤,原发:骨肉瘤、尤文肉瘤等;继发:转移性骨肿瘤——其它实质脏器类恶性肿瘤扩散到骨。

原发性股骨恶性肿瘤
这类疼痛的位置相对固定,和生长痛明显不一致,休息不能缓解,伴有夜间痛,影响夜间睡眠、痛醒;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局部肿胀、拒压、拒绝触摸,下肢行走出现跛行或者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制。

股骨骨肉瘤
3.除生长外的普通骨痛也需要关注和鉴别,如关节炎、关节周围韧带与肌腱损伤、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等,这类的疼痛休息时不能完全消除,但可以达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此外口服中度的止痛药物或非甾体类消炎药即可缓解;没有恶病质,没有进行性加重的病程。
4.需要什么检查呢:自行无法区别时、首要想到的是“看大夫”,当然,专科医生的火眼金睛也不能代替仪器的检查。因此,做一个普通的X线片往往可以做个初步大筛选。骨肿瘤在X线片可见到明确的骨质破坏,CT和核磁可以在筛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致的检查与鉴别。在除外了包括生长痛在内的普通骨痛后,最终需要活检病理确诊和分型,为治疗做准备。

转移性骨肿瘤、病理性骨折
5.关注骨痛,不害怕骨痛;要重视骨痛,有区别有治疗!

本文是付来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