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长生命的中医支架(1)
文章摘要:介绍中医中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疗效。
延长生命的中医支架(1)
权威的估计,我国有1200万左右冠心病患者,然而,如果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真正的起始算起,实际的数字要数倍于这个数字,这样表述,是基于我国的公卫管理大策略由治病到防病的大方向而言,毫无悬念,从冠心病的动因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等遗传因素来说,大比例的冠心病娘胎里已经注定。但是,截止目前,由于我国健康管理的体系建设、经费投入、国民的健康意识都存在着不足,就造成了冠心病“病入膏肓”的冠状动脉“闭塞”“重度狭窄”“冠状动脉搭桥”“冠状动脉介入后再狭窄”等重度病变。2019年,我省冠心病死亡人数位居全国第一,脑血管死亡人数第二。心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慢病防治策略,仍然没有形成国民的普遍意识和行动。冠状动脉搭桥和支架置入的疾病阶段,是冠心病漫漫路上的“生死关”阶段,介入技术已经成为心内科的重要救命技术,发展至今已经相当成熟,但是也暴露了很多“力所不及”的问题,几十年的国内同行大量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却也在疗效上,使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优良很大的提高。
1998年的时候,一个朋友的父亲在齐鲁医院的急诊科做了心脏介入支架术。但是手术以后,“心绞痛”的症状一直没有得到缓解,通过朋友的介绍找到了我们,当时我们给他开了七副中药,意想不到的结果是患者从吃了中药第一副以后,就再也没有发生心绞痛,一直到七天以后出院。那个时候,对于这些疾病我们还没有积累多少的经验,但是这种情况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毛主席说过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通过这个病例,我们感觉中医药太神奇了,于是在以后的医疗生涯当中,对于类似这些疾病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关注,也积极关注着国内的同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闪念出一个有信心的问号:中医药可以补充介入治疗冠心病某些疗效空缺吗?今天再回过头来思考或者总结,当然是非常肯定,而且西医同行也在瞩目研究。
首先,当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的狭窄或者堵塞的时候,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或者搭桥,是目前抢救生命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我国每年有100多万患者进行冠状动脉的支架植入,这种良好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缓解了心肌供血的供血矛盾,使患者的寿命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遗憾的是,过去很多年,由于利益的驱使和医改措施的缺位,出现了过度医疗的不良现象,有不符合支架置入的患者,付出高额的费用,放入了多余的支架。随着新医改措施逐步到位,冠状动脉的支架介入治疗逐渐回归到了医疗的本质,是否进行支架植入,有严格的医学筛选适应症和危险评估。
但是,因为既往过度医疗给给广大患者造成的心理担忧依然存在,很多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选择了拒绝支架介入。所以在这里我们还是建议患者朋友,要尊重科学、相信医生,摈弃老旧的观念,该放的支架不放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问题是选择了治疗介入支架以后,少数患者发生了种种不良感受,也出乎广大介入医生的初衷。比如说心绞痛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者是心绞痛的症状更加明显了、或者出现了西医西药不能耐受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出现了全身不适、精神焦虑抑郁等等,不胜枚举。
山东临沂的一位李老先生,67岁,因为经常发生胸闷,活动量大的时候出现疼痛的症状,在临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CT检查,结果显示冠状动脉回旋支严重狭窄,植入支架一枚。治疗以后,患者的血运得到了重建,心电图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心绞痛”的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次数也增加不少。我们经过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使用中医药治疗两个月以后,症状基本消失。类似的案例太多了,我们门诊患者有一半的就医者属于这样的情况,只是近两年时间,我们为方便科研就接诊积攒了500例左右这样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冠状动脉的支架植入或者搭桥,和中医中药的辨证施治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和脉通路、安神养心等等治疗方法,是不是可以划等号,当然是否定的。通过以上这些案例可以看出两者在综合临床疗效上是相互叠加互补的关系。
那么,中医中药能够解决这些疑难复杂问题的道理是什么?(后续)
本文是杨传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