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辨别排病反应与药物毒副作用?
文章摘要:介绍了辨别暝眩反应与药物毒副作用的方法,包括精神、胃口、睡眠等方面的观察,就医时的症状好转,时间长短等。
怎么辨别暝眩(排病)反应与药物毒副作用?
这几天查了一下文献,没有发现系统全面的好方法。
今天介绍一下我认为可行的方法,供参考。
首先,
医者不识暝眩反应,
以为药不对症,
换方易药,
长此以往,
疗效难以提高。
其次,
患者不识暝眩反应,
将治疗有效的暝眩,
视为中毒反应,
会误解、惊惶,
甚至责怪医生。
近代名医岳美中说:
“深痼之疾,服药中病则瞑眩,瞑眩愈剧,奏效愈宏。”
健康人服用中药,难以产生暝眩反应。
大病、重病、久病或身体虚弱,
瞑眩反应的可能性比较大。
人体具有强大的修复和自愈能力!
服用中药后产生暝眩(排病)反应,
是身体借由药物的助力,
由疾病态向健康态过渡时,
身体产生的种种反应。
也可以理解为,
药物到达病位,
助力人体康复,
产生的排病反应。
道法自然,
类比一下自然界的“暝眩反应”。
比如,推土机平整地面时,
平滑的地面,
推土机就不会震动。
如果地面有阻碍,
去除阻碍时,
推土机就会震动。
比如,电流遇到电阻丝,
灯泡就会发光发热。
电线过电,
就不容易发光发热。
比如,使用年限长的汽车换挡时,
可能产生异响或抖动。
人体由疾病的状态(“档位”),
更换到健康的状态(“档位”),
身体也可能产生暝眩(排病)反应。
暝眩反应与毒副作用,怎样来区分呢?
这里总结了几点区别的方法,仅供参考:
一、最核心的是看“精神、胃口、睡眠”,
一般来说,这三个方面都还好,
没有向坏,甚至好转,是暝眩反应。
二、其次, 就医时的各种症状好转,是暝眩反应。
三、暝眩反应一般时间不长,
几小时内就可以缓解,
误治或用药过猛,
出现毒副作用的时间较长。
四、瞑眩反应一般情况由重到轻,
身体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
而副作用则是由轻到重,
甚至病情加重。
五、体质好的人,
瞑眩反应不明显,
副作用则不然,
无论体质的好坏,
都会出现毒副作用。
六、最佳的判断标准,
取脉判断,
脉象变得柔和,或脉象弱一点,
是病在退;
脉象更硬、更弦、更亢躁,
是病在进。
对于暝眩,
由开方医生判断为佳,
决定是否继续服药,
还是立即停药。
本文是杨继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