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成顺 三甲
张成顺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骨伤科

肩袖损伤的常见病因研究(上)

149人已读

概述:肩袖(rotator cuff)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肱二头长肌的肌腱在肱骨头前、上、后方形成的袖套样肌样结构。Clark等认为,肩袖肌群在近肱骨大结节止点处融合为一。喙肱韧带在冈上肌、冈下肌之间的深浅两面使肩袖的联结得到加强。

微信图片_20220516012852.jpg


病因

(一)发病原因:对肩袖损伤的病因有血运学说、退变学说、撞击学说及创伤学说四种主要论点。

1.退变学说 Yamanaka通过尸检标本研究所描述的肌腱退变的组织病理表现为:肩袖内细胞变形、坏死、钙盐沉积、纤维蛋白样增厚、玻璃样变性、部分肌纤维断裂,有原纤维形成和胶原波浪状形态消失,小动脉增殖,肌腱内软骨样细胞出现。肩袖止点退化的表现为潮线的复制和不规则,正常的四层结构(固有肌腱、潮线、矿化的纤维软骨和骨)不规则或消失,或出现肉芽样变。这些变化在40岁以下的成人中很少见,但随年龄增长呈加重的趋势。

Uhtoff等的研究表明了肌腱止点病变的病理特点:肌纤维在止点处排列紊乱、断裂以及有骨赘形成。肱骨头软骨边缘与冈上肌腱止点间的距离-袖沟(sulcus)的退变程度与袖沟宽度成正比。肌腱止点变性降低了肌腱的张力,成为肩袖断裂的重要原因。肌腱的退化变性、肌腱的部分断裂以及至完全性断裂在老年患者中是常见病因。

2.血运学说 Codman最早描述的“危险区”位于冈上肌腱远端1cm内,这一无血管区域是肩袖撕裂最常发生的部位。尸体标本的灌注研究都证实了危险区的存在,即滑囊面血供比关节面侧好,与关节面撕裂高于滑囊面侧相一致。Brooks发现,冈下肌腱远端1.5cm内也存在乏血管区。但冈上肌的撕裂发生率远高于冈下肌腱,因此除了血供因素外,应当还存在其他因素。


张成顺
张成顺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骨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