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疗”遇上“甲流”,花季少年多器官衰竭,ECMO联合CRRT“成功续命”
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肾功能衰竭……近日,一场“稳居热搜首榜”的甲流,险些让刚接受完鼻咽癌化疗的13岁少年丢了性命!
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花季”少年,本应该在校园操场上驰骋的年龄,却不幸查出“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刚接受完一期化疗不曾想却遇上来势凶猛的“甲流”,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病情从发热,咳嗽恶化到呼吸衰竭,一日之内心,肺,肾等多器官接连衰竭。
生死关口,广东省妇幼保健院PICU,麻醉科,心脏中心,多科联合,紧急采用最先进的“人工心肺”(ECMO)、“人工肾”(CRRT)技术,建立生命通路,终止多器官衰竭引发的恶性循环,奋战数十个日夜,“花季”少年终于脱离危险,死里逃生。

3天!从“咳咳咳”到“多器官功能衰竭”
转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亮亮(化名),是一位中学生。此时的他,刚经历了鼻咽癌的一期化疗,一家人重燃起生活的希望,无比细心照顾着亮亮的生活起居,却依然难逃甲流“魔爪”。亮亮开始出现不适,刚开始只是像普通感冒一样发烧,咳嗽,但是病情急转直下。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就诊时,亮亮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口唇发绀,面罩吸氧的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仅有85%。
面对亮亮的病情,医院迅速为其打开绿色通道,立即转入PICU,完善相关检查。甲流核酸检测阳性,而胸部CT扫描发现两肺大量渗出,此时亮亮体温最高时39.5度,心率达160次/分,超声检查提示心脏收缩功能差,代表心脏的射血分数的EF值只有25%(正常50%-70%),在药物治疗后病情没有改善且有加重,进展十分猛烈。因为呼吸衰竭,亮亮需要依靠呼吸机辅助通气,更要命的是气道里可以吸出大量的新鲜血性分泌物,血气中的乳酸持续性上涨,血氧进行性下降至60%,代谢性酸中毒没有有效控制,四肢末梢冰凉,连续2小时处于少尿状态,循环极不稳定,这意味着亮亮的病情已进展到心、肺、肾功能逐步衰竭的地步。
“因为一期鼻咽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免疫力低下,甲流诱发感染难以控制,严重肺部感染导致‘大白肺’,心肺肾功能极差,随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广东省妇幼保健院PICU郑亦男主任表示,考虑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急重度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源性休克,目前最好的治疗就是给予最高级的生命支持进行ECMO治疗,遂请心脏中心孙善权主任会诊。

30分钟!ECMO+CRRT,按下生命重启键
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这项俗称“人心工肺”的技术,是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最后的支持手段,也是最顶级的器官支持。
考虑到患儿的年龄,病情,心脏中心孙善权主任带领诊疗组,讨论亮亮病情,决定对亮亮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CRRT治疗。团队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各司其职,一场生命拉锯战就此展开。
孙善权主任主刀,麻醉师及体外循环组通力协作,运用单管双腔技术从患者的股动脉穿刺建立生命通路,30分钟后成功安置ECMO,运用VA-ECMO模式,红色的静脉血被股静脉引流管引出进入氧合器,鲜红色的动脉血被回输到股动脉灌注管,随着ECMO开始运转,亮亮的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85%!”“90%!”“100%!”亮亮脸色变得红润,生命体征恢复平稳。考虑到亮亮的肾功能也严重受损,最后,团队又为亮亮实施了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至此,让亮亮衰竭的心肺肾得以休息。
2周14天!持续抢救,步步闯关成功脱险
虽然ECMO和CRRT机均已经顺利启动,但是想要顺利撤机,并非易事。ECMO治疗就像是一个跷跷板,出血、抗凝,感染、抗炎,在来回拉扯间为各系统的重建争取时间。稍有不慎,满盘皆输。儿童脏器功能发育不完全,血容量小,血管细,带来出凝血管理、ECMO插管处并发症风险,加上感染控制等儿科ECMO的特有难点,让撤机成为棘手的难题。
治疗需要长期使用肝素抗凝药物,防止管路里的血液凝固;然后亮亮治疗过程中鼻腔、口腔又出现多处的溃疡,出血不止,因为前期化疗影响,患者肝脏功能不佳,又使用抗凝药物,止血成了一大难题!
“从上ECMO到顺利撤机整整花了14天。”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心脏中心主任孙善权介绍,这期间患儿的各项检查指标多次被报危急值,血色素、血小板一度低到极限值,因为感染难以控制,肺部情况迟迟得不到好转。更要命的是,这期间患儿还因为大量的胸腔积液,压迫肺组织,紧急床边胸腔穿刺引流。
为了给患者提供最全面的治疗,PICU及心脏中心医护团队铆足了劲,组建涵盖医疗、呼吸治疗、ECMO管理、按需CRRT(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营养支持及肺部体疗等治疗小组。小组成员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守护患者,给予心肺肾充分保护,精准防控感染、并给患者及家属充分鼓励及温暖。治疗小组每日讨论,调整治疗方案,详细记录着亮亮的治疗和护理要点及病情变化。经过14天的奋战,患者最终顺利撤下ECMO+CRRT。
在这场抢救速度与精湛技术完美结合的生命接力赛背后,专家团队更想提醒的是,当前仍处于甲型流感高发期,对免疫力低下、年龄较大或有严重基础病的患者而言,感染重症肺炎的可能性更大,如何尽早识别及干预,值得关注与重视。
甲流也可能造成“大白肺”,肿瘤患者尤其要注意
甲流和乙流两种类型的病毒都有可能导致流感病毒肺炎。肿瘤患者的免疫力普遍较低,且在放化疗治疗中的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常表现为白细胞低、呕吐腹泻等,是甲流的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如必须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出现流涕、发烧、头痛等症状,要密切观察,千万不要以为流感不严重,麻痹大意,如果症状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防止演变成肺炎或重症。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心脏中心核心成果
1、发明设计《“V”双层补片手术方法》,用于治疗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取得了优异的近远期治疗效果,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同和推广,并在2022年美国胸心血管外科年会上大会发言,发表在美国《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录入美国胸心血管外科手术目录名称。
2、设计《使用左心耳或右心耳重建右心室及肺动脉的手术方法》,替代原有的心外管道(再手术率100%)的手术方法,获得十年免再手术率98.8%优良效果。在南方心脏大会上发表后,得到一致好评。近几年大量患儿慕名而来,已经着手随 访和总结工作。
3、设计和改良《肺动脉单瓣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的手术方法》,取得了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复杂先心病的优良中远期疗效,避免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大动脉转位并肺动脉狭窄、永存动脉干等患儿面临再次外科手术。近几年大量患儿慕名而来,已经着手随访和总结工作。
4、先天性血管环及大动脉异常走形所致气管狭窄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经验和独特见解,与欧美国家同步开展了回旋主动脉弓解交叉手术和降主动脉移植手术,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最大组病例(国外文献仅个案报道,最多一组病例4例,我院回旋弓 25例。其它各种血管环400余例)。《回旋弓的外科治疗》在今年的美国胸心血管外科年会上大会发 言。
5、采用并改良了气管滑片成形技术,并且创新《用聚乳酸可吸收材料进行气管外支架》采固定,手术治疗婴儿及新生儿气管狭窄170余例,是国内唯一手术成形范围可达隆突、左右支气管。在,无论手术例数,还是难度和成功率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6、成功完成《婴儿喉气管成形术》4例,国内外文献鲜有报告。
7、创新设计《气管软化段切除段翻转固定气管后壁》的手术方法,其可靠性和疗效明显优于既往的气管悬吊法,为治疗气 管软化性狭窄开辟了一条新路。
8、《先心病合并气管狭窄、食管闭锁一期矫治手术》,经文献检索,填补国内外空白,至今已成功实施手术7例。
9、设计《左心室侧置放补片的右心室缝合的手术方法修补多发肌部室间隔缺损》,取得了优于以往的手术效果。
本文是孙善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