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璐
心理治疗师
北医六院
临床心理科
爱人的“雷区”
316人已读
“我说话总是得小心翼翼,不知道什么时候哪句话就踩雷了”
“看剧时,有生孩子的镜头,我只是嘟囔了一句生孩子有什么难的,太矫情了吧。妻子就暴跳如雷”
“只不过是吃饭时我和孩子没等他,先动了筷子,他就生气得摔门躲进卧室不肯出来”
以上是伴侣治疗中,常常听到的表述。伴侣中的一方感到莫名其妙、满腹委屈,认为另一方小题大做、不可理喻。
看似寻常的小事或者生活细节,其实可能是触到了对方的“雷区”,伴侣治疗中将其称为“伤痛之处”。
伤痛之处是一个人从过去到现在的依恋关系中,由于依恋需求不断被忽视、漠视、拒绝而积累起来的敏感反应,导致其被剥夺、被遗弃的感受。
它有三种来源:(1)早年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如父母,同胞,亲属。(2)当前关系,重大变迁或者危急关头如生产、大病、失业等,急切需求伴侣支持时却得不到回应 (3)伴侣长期漠视。
如何识别是否触碰到对方的伤痛之处?有两个线索:(1)对话情绪和语气瞬间急转直下,就像晴朗的天气突然雷雨大作。一方常措手不及,就像游戏规则突然变了,却没人告诉你;(2)反应看上去夸张,通常一分的事件刺激引起一分的反应,而在这种情况下,能看到一分的事件刺激引起八分或者十分的反应。
基于此,与伴侣坦诚的讨论探索各自的伤痛之处,并致力于积极应对,有助于降低彼此踩雷的几率。
我们绝不是过去经验的囚徒,我们可以变得更好。一位善于回应的伴侣能帮助我们处理伤痛并慢慢找回必要的安全情感链接。
本文是王玉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