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2)》解读
近视儿童是否适合点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视?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2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发表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2)》,说明近视儿童可酌情点用低浓度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视度数增加。
哪些近视儿童可点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视?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到目前为止,阿托品滴眼液仍是唯一经循证医学验证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的药物。
高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的控制效果可高达60%~96%,但高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存在严重畏光、近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以及停药后反弹效应。
亚洲人群的系列随机对照临床实验(ATOM1)提示阿托品滴眼液具有显著延缓近视进展作用,且存在浓度依赖效应,0.01%阿托品滴眼液具有良好的延缓近视进展效果,且和高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相比具有最小不良反应以及停药后最小反弹效应,其他类似研究也指出0.01%阿托品滴眼液的近视防控效果可达27%~83%,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和停药后反弹效应,同时对近视控制具有累积效应。
概括一下,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都有控制儿童近视的作用,但0.01%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安全性最好,副作用最小,停药后反弹最小。
二、关于不同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防控作用的研究仍在探索中,0.01%、0.02%、0.025%、0.05%浓度的研究均有。对于部分对0.01%应答不良的儿童,可以考虑选择较高浓度(如0.02%)来达到同样的近视防控效果。0.01%阿托品滴眼液和安慰剂相比具有一定延缓近视进展作用,和更高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相比不良反应最小、反弹效应最低,因此可能是现阶段延缓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合理浓度。
三、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一)、0.01%、0.1%、0.5%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应用均未出现视网膜功能受损现象,高于0.01%且低于0.5%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应用后仍然存在较显著畏光(17.8%)和近视力下降(11.9%)症状,但0.01%阿托品滴眼液的眼部不良反应明显较低(畏光6.3%,近视力下降2.3%)。
在0.01%阿托品滴眼液防控近视进展的研究中,尚未发现与药物使用相关的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眼部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发生率较低,并且会随着用药时间延长逐渐耐受,0.01%阿托品滴眼液应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下。
- 瞳孔散大、畏光反应和眼压升高
瞳孔散大现象(较用药前散大0.5~1.0 mm)比较常见,用药4个月后瞳孔大小趋于稳定,停药2 个月后恢复如
初。在正常的室内或日常室外光线下,用药儿童没有明显畏光反应;在明亮环境下,0~24%儿童用药2周内可能出现畏光反应,这其中,部分患者在随访4 个月时症状消失,部分患者症状持续存在但可耐受。尚未发现0.01%阿托品滴眼液的应用与眼压升高存在风险关系。
2.调节能力和近视力下降
儿童用药后调节幅度平均下降2.00~3.00 D,停药2~4个月后恢复如初。0~4.9%的儿童用药后2~4周可出现轻微的近视力下降现象,后随着时间进展逐渐消退。
3.过敏反应
0.01%阿托品滴眼液应用过程中过敏反应比较少见,发生率为0~6.4%,多见于阿托品过敏者,常在阿托品滴眼液应用2周内发生。
常见症状为眼部瘙痒、灼热,体征为眼睑肿胀和眼周发红等。
4.刺激性反应 少数儿童会出现眼部刺激症状,如刺痛不适。
(二)、不良反应的处理
对于轻度不良反应,如畏光、近视力下降或者用药后刺激性反应,能耐受者可暂时观察,不予处理,不耐受者可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如畏光可戴遮阳帽、变色眼镜缓解,视近不清晰可通过配戴近附加眼镜或者调节功能训练缓解。如出现过敏反应,则应立即停药,一般停药24 h后症状减轻,停药1 周后可恢复,局部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加速恢复速度。
四、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 年龄为4 岁至青春期(青春期一般是指14~17 岁和18~25 岁2 个阶段)的近视人群,伴或不伴散光,目前文献报道使用人群年龄为4~16岁,对于小于6 岁的儿童,用药需要更加严格的监控和随访。18 岁以后的青少年,如近视仍较快进展或用眼负荷仍较大,可考虑适当延长用药时间。
- 近视屈光度和增长量
- 常规停药
近视等效球镜度达到或超过-0.50 D(达到或超过50度近视),或等效球镜度年增长量达到或超过0.50 D(近视度数每年增加达到或超过50度),或眼轴长度年增长量超过0.3 mm;其中伴有近视快速进展危险因素(如高度近视家族史、发病年龄早、近视初始屈光度高的儿童可较早干预。
3 依从性
能理解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作用机制和实际效果,依从性好,能及时、定期按照要求前往指定机构复诊。
(二)、禁忌证
对莨菪碱成分过敏、患青光眼或有青光眼倾向(浅前房、房角狭窄等),颅脑外伤、心脏病(特别是
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二尖瓣狭窄)等人群禁用。调节力低下、低色素者(如白化病)等
慎用,部分伴有畏光症状的眼病(如角膜炎)可待痊愈后使用。
五、用药过程和随访
对于具备用药适应证、经过健康宣教同意使用的儿童和青少年,才可启用,推荐使用方法为每晚睡前1 次,1 次1 滴(双眼),对推荐使用方法应答一般或应答不佳的儿童,可遵医嘱适当调整应用频率或浓度,但需严密随访,监控用药后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第一次随访时间为用药后1~2 周,以后每3 个月随访一次。3 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最佳矫正视力(包括远、近视力)、调节功能、眼压、屈光度、瞳孔检查、眼前节检查、眼轴长度检查;每6 个月随访增加眼底检查,每1 年随访增加相关全身症状评估,如面色潮红、头痛、心脏病及泌尿系统症状的问诊等。如出现需要处理的不良反应如视近困难、畏光、过敏反应等,应及时、按需给予相应解释和处理。
①应答良好:近视年增长量不超过0.25 D(近视每年增加不超过25度);或近视年增长量下降至少50%;
②应答一般:近视年增长量超过0.250 D低于0.75 D(近视度数每年增加超过25度,低于75度);
③应答不佳:近视年增长量达到或超过0.75 D(近视度数每年增加达到或超过75度)。
对于应答不佳或应答一般的儿童和青少年,应询问其用药是否规范,有无不良用眼习惯,以及其他增加近视危险的因素,在良好用眼习惯条件下,可酌情考虑增加用药频率(如早晚各1 次)、提高阿托品浓度(如改为0.02%)、其他近视防控手段的联合应用、或更改其他近视防控方式。
有研究提示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塑形镜比单纯应用阿托品滴眼液或单纯使用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控制效果更佳(所以适合戴角膜塑形镜的8周岁以上近视儿童,可考虑戴角膜塑形镜和点用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使用,控制近视效果更佳)。0.01%阿托品滴眼液和除角膜塑形镜以外的其他近视防控手段的联合应用效果是否比单纯应用阿托品滴眼液的效果更佳,尚无明确循证医学证据。
六、停药
不同研究均提示连续用药2~3 年是有效且安全的。对于0.01%阿托品滴眼液应答良好(例如第2 年几乎没有近视进展或进展不超过0.25 D),尤其是在13 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可考虑停药并密切观察反弹效应;对于年龄小、近视进展快、应答一般的儿童青少年,可继续用药来维持更好的近视防控效果,直至应答良好或青春中后期停药,但需严密随访,监控用药后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2.反弹效应
阿托品滴眼液在停药后会出现一定的反弹效应,表现在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的增长速度反弹,反弹效应是停药时机难以确定的主要原因。浓度越低,近视反弹效应越小,其中以0.01% 阿托品滴眼液表现出最低的反弹效应;反弹效应还与停药年龄、用药期间近视进展率、用药前近视度数以及眼轴长度有关,停药年龄越大、用药期间近视进展率越低,用药前近视度数高和眼轴长,停药后出现近视反弹效应越小。
七、注意事项: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在具有医疗资质的互联网医院购买,部分医院也生产了可局部流通的院内制剂,建议广大医师严谨对待适应证范围,并嘱咐患者凭处方至规范机构进行购买。自行配制的阿托品滴眼液存在浓度不均一、浓度不稳定等可能性以及感染风险,不建议患者自行配制。
八、怎样购买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目前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国内还没有正式上市,部分医院有院内制剂和临床药物试验用药(如下图),可在有相关药物的医院眼科面诊时开药,或者其他医院眼科医生面诊后下医嘱点用0.01%阿托品滴眼液后,在互联网医院开药。
九、是否对于未近视儿童,或者有生理性远视储备下降儿童点用0.01%阿托品滴眼液预防近视?
目前没有相关循证医学指南或专家共识,不建议未近视儿童点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预防近视。
十、是否可直接点用0.02%、0.025%、0.05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控制儿童近视?
不建议。
高于0.01%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点眼控制近视,停药时反弹更明显,且用药期间相关副作用发生记录高。不仅以直接点用高于0.01%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
在规律点用0.01%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视期间,随访发现控制效果不理想时,可由面诊医生酌情下医嘱,尝试点用0.02%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视。但应密切随访。
附:国内不同医院眼科常见的0.01%阿托品滴眼液图片和照片






本文是李晓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