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_好大夫在线

医学科普

带状疱疹“缠身”痛不欲生?了解它 让疼痛退!退!退!

发表者:皮肤科 人已读

最近接诊了一位头发花白,打扮得很优雅,看着很和蔼的老年女性患者,只是她进入诊室时却是弯着腰,咧着嘴,哼着痛,询问后得知她在3天前左侧颈背部及上肢皮肤出现阵发性抽搐,伴轻微的刺痛,当时未予重视,后来症状逐渐加重,出现红斑、水疱,疼痛剧烈,导致她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下,人一下子就没精神了,吓得她以为是什么大问题,就赶紧来医院了。

其实这就是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有着“皮肤科最痛的疾病”之称的带状疱疹,民间也将其俗称为“缠腰龙”或“生蛇”,甚至有人将它称为“不死的癌症”和“会呼吸的痛”。那么带状疱疹究竟是怎样一种疾病呢?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生蛇等)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的典型表现是在身体单侧出现带状分布的皮疹,通常不超过正中线,故名“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多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痛是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一种疼痛为主,或多种疼痛并存,常干扰患者的睡眠、情绪,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严重时可导致精神障碍和抑郁。

带状疱疹1.png

带状疱疹有哪些并发症呢?

患带状疱疹,往往“祸不单行”,可能会导致严重且持久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剧烈,可能更甚于分娩痛;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0%-50%的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甚至达10年或更长。

带状疱疹2.png

哪些人容易得带状疱疹?

全球≥50岁普通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为(5.23~10.9)/1000人年,女性(6.05~12.8)/1000人年略高于男性(4.30~8.5)/1000人年。带状疱疹发布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创伤、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发热、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关节炎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恶性肿瘤等导致的免疫抑制等。50岁后随年龄增长,VZV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均逐渐升高。

带状疱疹会复发吗?

会。带状疱疹不是患过后就会终身免疫的疾病,痊愈后同样可能复发;年龄≥50岁免疫功能正常的既发带状疱疹患者,每年近1%会出现复发。相比于一般人,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带状疱疹复发风险更高。和非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相比,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复发风险高25%。

带状疱疹的治疗

带状疱疹的治疗目标是:

带状疱疹治疗目的.png

一些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并缩短病程及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抗病毒药物在皮疹出现后的72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一些带状疱疹患者可能会因诊断较晚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如果您认为自己患上带状疱疹,请尽早就医,探讨治疗方案。

七院皮肤科的特色治疗

①中药:我科医生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除常规抗病毒治疗外,可通过望闻问切中医四诊,辨证论治,切合患者真实情况,拟定个性化的中药处方,配合西医治疗,疗效更佳。

屏幕快照 2023-07-11 上午2.44.06.png

②穴位注射:夹脊穴注射维生素B12为我科的特色治疗方法。相关研究证明夹脊穴与脊髓神经节段关系密切,刺激皮损处夹脊穴,可引起相应神经节段区域内传导感应,刺激交感神经并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起到镇痛、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而维生素B12能营养神经,可以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恢复,加强镇痛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尤擅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若患者疼痛剧烈,病程日久,亦可夹脊穴注射得宝松治疗。

屏幕快照 2023-07-11 上午2.45.20.png

③红光治疗:照射红光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促使病变组织蛋白质固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并产生一系列良性反应,促使新的鳞状上皮细胞生成,加速对渗出物的吸收,减弱肌张力,从而达到消肿、消炎、镇痛、根除糜烂组织、加速伤口愈合以至去病的目的。我科拥有红光治疗仪,可为带状疱疹患者提供红光治疗,帮助其改善症状。

七院皮肤科红光治疗仪.jpg

带状疱疹的预防

带状疱疹治疗方法有限。预防带状疱疹的方法就是要提高我们的免疫力,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措施,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对于≥50岁的受试者预防带状疱疹的总体疫苗效力为97.2%,≥70岁的受试者为91.3%。

还记得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患者吗?我们除了给予她常规的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西医治疗外,还根据四诊辨证,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同时配合红光治疗以及夹脊穴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一周后,当她再一次踏进诊室时与之前的她简直判若两人,身上的水疱已基本消退,也没有了令人难耐的剧痛,胃口好了,睡得也香了,精神明显改善了,“痛不欲生”的带状疱疹也就“退、退、退”了。

本文是皮肤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