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勇 三甲
张勇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神外科普 l 手颤抖

82人已读

手颤抖的对应的专业医学名词是手部震颤或手震颤。是一种手部的不自主运动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手部不随意、自主的有节律性的颤动或抖动。

手颤抖科普

01

类型

手颤抖主要可分为以下类型:

●静止性震颤;

●抽搐样震颤;

●姿势性震颤;

●运动性震颤等。

静止性震颤

静止性震颤主要见于帕金森病,主要表现手部静止状态下不自主要搓泥丸样动作,运动状态下震颤减轻,监测肌电图可见4~6Hz的节律性震颤,一般这种静止性震颤呈N字型进展,由一侧上肢逐渐扩展到一侧下肢,然后至对侧上肢,对侧下肢。

抽搐样震颤

抽搐样震颤主要见于癫痫病,主要表现为一侧上肢或手部的节律性抽动,突发突止,有时会蔓延到同侧下肢,部分患者伴有抽搐后肢体无力,这样的症状频繁重复出现,磁共振成像检查中央区一般会有器质性病变,如皮质发育不良或低级别肿瘤,脑电图检查可见到癫痫样放电。

抽搐样震颤属于继发性癫痫的一种发作类型,癫痫灶位于中央区,治疗需要手术切除中央区癫痫灶。

姿势性震颤

姿势性震颤主要见于特发性震颤这一疾病,该病多有家族遗传病史,手部颤抖活动状态下明显,静止时减轻或消失,也可伴有头部不自主颤抖,多为慢性性进展。肌张力障碍也可以表现为手部姿势性震颤,但多伴有身体其他部分的节段性、区域性的不自主运动。

运动性震颤

运动性震颤多见于小脑病变小脑损伤患者,运动过度或不足、失去了运动的稳定性,特别是动作的开始、停止和改变方向更受到障碍。也叫共济失调性震颤、意向性震颤或称动作性震颤(cerebellar action tremor)。

02

发生机制

静止性震颤

静止性震颤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大脑黑质这一核团退行性变损,多巴胺合成减少,导致与脑内另外一核团纹状体分泌的乙酰胆碱的量失去平衡,多巴胺-乙酰胆碱失去动态平衡导致身体随意运动功能障碍,是静止性震颤的主要发生机理。

抽搐样震颤

抽搐样震颤主要是手部运动代表区皮层放电,皮层受刺激出现受支配侧肢手的抽搐样震颤样动作,属于继发性癫痫的一种类型。

姿势性震颤

姿势性震颤发病机理不清楚。考虑可能是外周肌梭传入和中枢自律性振荡共同作用导致的。

运动性震颤

小脑的主要作用是协调肢体的随意动作,也就是协调大脑和脑干开始和停止运动,达到有效地、完善地控制运动所需的状态。

小脑的损伤或病变导致小脑对大脑运动皮层和脑干结构的易化和抑制关系紊乱,肢体的稳定性或协调性都出现问题,导致这种运动时出现震颤的症状。

03

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甲状腺激素水平、垂体激素等。

影像学检查

●头部磁共振平扫加血管成像。

●PET-CT: 以18F-多巴作为示踪剂行多巴摄取功能PET显像。

●黑质超声检查。

特殊检查

对于手颤抖患者,还应进行肢体震颤肌电位检查。

04

治疗

手颤抖明确诊断后,根据病因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治疗,优先选择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尝试微创手术治疗。

专业治疗

帕金森病

明确诊断后选用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较小剂量达到较满意疗效,不求全效。用药在遵循一般原则的同时也应强调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职业及经济条件等因素,采用最佳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时不仅要控制症状,也应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尽量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得到较长期的控制。同时,提醒各位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减药或者停药。

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主要药物有:

●抗胆碱能药物:临床常用的是盐酸苯海索。主要适用于震颤明显且年龄较轻的患者。

●金刚烷胺: 对少动、僵直、震颤均有轻度改善作用,对异动症可能有效。

●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 可单药治疗新发、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也可辅助复方左旋多巴治疗中晚期患者。它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因此,原则上推荐早期使用。包括司来吉兰和雷沙吉兰。

●DR激动剂:适用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也可与复方左旋多巴联用治疗中晚期患者。有普拉克索、罗匹尼罗、吡贝地尔等。

●复方左旋多巴(包括左旋多巴/芐丝胼和左旋多巴/卡比多巴):代表药物为美多巴,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增加剂量直至获较满意疗效。餐前lh或餐后1个半小时服药。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 COMT抑制剂包括恩他卡朋和托卡朋。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症状波动时,可加用COMT抑制剂以减少“关期”。恩他卡朋需与左旋多巴同时服用才能发挥作用。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神经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神经核毁损术常用的靶点是丘脑腹中间核(Vim)和苍白球后部(PVP)。以震颤为主的患者多选取丘脑腹中间核,以僵直为主的多选取苍白球腹后部作为靶点。神经核毁损术费用低,且也有一定疗效,因此,在一些地方仍有应用。

●脑深部电刺激(DBS)是指利用脑立体定向手术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通过脉冲发生器连续释放电刺激,抑制异常神经元的电冲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是目前药物效果不佳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特发性震颤

药物治疗

●乙醇饮酒可使大部分患者震颤暂时明显减少,即使是小剂量乙醇(酒精)同样有效果。

●肾上腺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对特发性震颤有肯定治疗作用,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索他洛尔和阿替洛尔,阿尔马尔(盐酸阿罗洛尔片)等可用于特发性震颤,目前,最常用的是阿尔马尔。

●其它药物:扑米酮、可乐定、氯氮平、氯硝西洋等都可尝试用于特发性震颤,但疗效不确切。

手术治疗

●立体定向手术:立体定向丘脑手术能显著减轻特发性震颤,手术的靶点主要选择丘脑腹中间核VIM核团。毁损术使80%的患者术后获得中等以上疗效。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适用于单侧肢体震颤,不主张行双侧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

●丘脑腹中间核电刺激术(DBS)治疗效果优于或等同于毁损术。手术微创,安全,效果可调控,适用于临床表现为双侧肢体震颤的患者严重患者。

癫痫病

癫痫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物治疗是癫痫治疗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治疗,也往往是癫痫的首选治疗。

目前,现有抗癫痫药物都是控制癫痫发作的药物,所以对于仅有脑电图异常没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应当慎用抗癫痫药物。在第一种抗癫痫药失败后,即可以考虑“合理的多药治疗”。

目前常用药,抗癫痫药物有卡马西平,丙戌酸钠,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等。

癫痫的外科治疗

癫痫外科治疗是癫痫治疗的重要一部分,需要明确的是癫痫手术并不是癫痫治疗的最后一环,也可能是第一个环节。癫痫外科治疗是一种有创性治疗手段,必须经过严格的多学科术前评估,确保诊断和分类的正确性。

癫痫外科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

●切除性手术:致痫灶切除术、脑叶切除性、大脑半球切除/离断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等。

●姑息性手术:胼胝体切开术、多处软膜下横切术。

●神经调控手术:迷走神经刺激术、脑深部电刺激术、反应式神经电刺激术等。

张勇
张勇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