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白阴经-天无阴阳
经说:天道圆,地道方,二者皆产生于阴阳。阴阳已经形成的自然规律,即圆的天道与方的地道,违背它就会失败,顺应它就会成功。治理国家的大事,应该是顺应天地之道安排农业生产,而不是为了兴兵打仗。天地之道,不是为了万物而产生,而万物却必须依赖天地之道而生存;阴阳不是为了万物而产生,而万物却必须依赖阴阳而生存。天地之道无所谓仁义,它把万物当成祭祀用的刍狗一样看待,那么,阴阳对于万物来说又有什么情义可言呢?火的本性就是灼热,不是为了烧灼万物才生成的灼热;水的本性就是浸湿,不是为了漂浮或者淹没万物才产生的浸湿。水火有它们一定的本性,而万物一旦与水火相遇,就会表现出或被淹没或被烧掉的差异。阴阳如同水火一样有它的本性,而万物与阴阳相遇,自会有繁荣和枯萎的差异。假如说水火有情,那么它们能够让沉重的石头漂浮起来,让轻浮的木头沉入水中吗?能够让硬的金属流淌,让散的泥土凝结吗?由此可知,阴阳不能决定胜败存亡与吉凶善恶,这是很明白的事情。春风从东方吹来,草木破壳发芽,而储存在仓库里的谷物却不能发芽;秋天严霜降临,各种花木全都枯萎了,而受到遮蔽的草木却不受损伤。这表明阴阳寒暑的作用是能够随着人的谋划而改变的,而人的谋划之成败,又岂是阴阳所能改变的?
往昔王莽征召天下擅长韬略兵法的人多达六十三家,全部都在他的军中任职。等到昆阳大战的时候,王莽军队却被打得大败。那时候恰逢天打惊雷,地刮狂风,屋瓦全飞,暴雨如注。这种天气,难道要怪罪三门不具、五将不发吗?实在是王莽迷信数术,错误地相信太岁月建可以占卜吉凶,才到如此地步!王莽时的张伯松,遇到战乱,离家避居于军营中。敌寇要追杀过来了,军营里的豪杰勇士都逃跑了,张伯松却说:“今天是反吟的日子,凶,不能出门逃命。”不一会儿,敌寇到了,张伯松被杀,妻子儿女都被俘虏,财物被抢掠一空。桓谭的《新论》说:“最愚蠢的人只知道躲避险恶的时日,不知道躲避险恶的事情。”王莽、张伯松因为遵守阴阳变化的禁忌而遭受失败或被杀,可见阴阳又如何能知悉人间的事情呢!
姜太公说:“推贤任能,不挑良辰吉日也会办事顺利;颁布法令,不用占卜问卦也会万事吉祥;奖赏功劳,不用祭祀祈祷也会得到福佑。”没有高尚的德行,而仅仅依靠占卜日月变化的气数;不了解敌人的强弱态势,而只想侥幸依赖天时有利;既无深谋又无远虑,而仅凭观测风云变化来作决策;缺少勇气和力量,而只寄希望于上天降福;临阵胆怯不敢攻击出击,而只求占卜问卦获得心理安慰;士兵不勇敢,而只幻想依靠求神拜鬼获得保佑;设置埋伏不巧妙,而只机械地执行阴阳向背的布阵方法,这样是无法取胜的。大凡天道鬼神一类的东西,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不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也不能够制敌于生死。所以历史上有名的将领从来不取法这些东西,而众多的平庸将领却相信不已。
孙武说:“明君圣主、贤臣良将,之所以一出兵就战胜敌人、而成功超出一般人之上的原因,是由于他们事先知悉敌情。而事先知悉敌情,不能用祈神求鬼、占卜问卦的方法去取得,也不可以用云气的形状或星宿的位置来推测,必须从知悉敌情的人那里去获取。”吴起说:“判断敌情,不用占卜吉凶就交战的,就是事先已经知悉敌情的缘故。”范蠡说:“天时不利,不兴兵打仗;人事不利,也不兴兵打仗。”这里说的天时就是指敌国有水旱、虫蝗、霜雹等灾害和荒淫混乱的政局,而不是指所谓孤虚向背的天时。姜太公说:“圣人之所以出现,是为了治理天下。”后代的人故意写了那些诡秘的书而把胜利的原因假托于天道,这样做对用兵没有益处。既然如此,那么天道对于用兵打仗来说又要讲什么阴阳向背呢?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勐海眀医李武胜中医医师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