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刺四缝穴的作用
四缝穴有健脾胃,消食积,止咳嗽,清热解毒等功效,且操作简单安全,以前家里的长辈常用四缝穴调理孩子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腹泻和食积等。因为四缝穴健脾消食的功效显著 ,所以民间又称这个方法为“扎食气”。
大三时我在某中医院实习,连续几天都有幼儿园的小朋友排着队来点刺四缝穴。带教老师说每年春秋两季,幼儿园孩子都要过来针刺,这种方法对儿童常见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至今还记得当时场景:孩子怯生生地伸出小手,哭声此起彼伏,结束后还不忘流着泪说一声“谢谢大夫”!多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那个医院还有没有延续运用这个方法,那些含泪道谢的孩子,现在还记得儿时的经历吗?现在他们的孩子还用这个方法调理身体吗?
四缝穴在第2~5指掌侧,仰掌伸指,当手第二至五指第一指关节处取穴。
针刺四缝穴有健脾和胃的功效,治疗小孩食积中焦导致的消化不良、顽固咳嗽、腹泻、胃痛等;对成年人食欲不振,胃痛、胃脘胀满、哮喘亦有良效。
为什么针刺四缝穴有这么多功效?因为每个手指都和身体有紧密联系,可以调治相关疾病。如手阳明大肠经经过食指,所以食指四缝与消化吸收的功能有直接关系;手厥阴心包经经过中指,所以中指四缝穴与心脏、心包络相关联的;无名指有手少阳三焦经通过,与肝、胆的关系密切;小指有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经过,与心、小肠、等部位联系密切。另外在手诊中,十指对应身体各个内脏。拇指对应的是肺,食指对应的是胃肠,中指对应的是心脑,无名指对应的是肝胆,小拇指对应的是肾脏。所以针刺四缝穴,就能刺激疏通多条经络及脏器,对身体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操作时先用75%酒精消毒,用普通一次性采血针、注射器针头或细三棱针都可以,点刺0.1-0.2寸,挤出少量黄白色透明样粘液或血水,操作完毕用干棉球压住针孔。注意当天不要着水 ,保持手的清洁。如果四缝穴附近有比较明显的血管(络脉),也会点刺这些青筋。
一般取双手四缝穴。如果症状轻,可轻刺四缝穴,没有出血或出水,效果也很明显。操作要快而轻,如蜻蜓点水,减少痛感。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挤出的白粘液物质变成了血水,是病情好转的现象。
下面分享几位针灸前辈治疗案例和运用四缝穴的体会:
小儿疳积:
彭静山《针灸秘验与绝招》
患儿面黄肌瘦,头发打缕,食欲不振,视其腹部微胀而扪之有青筋或硬块,是为疳积。一般针一次即食欲旺盛,数次痊愈。用该法治小儿疳积,效果极好。
小儿腹泻 :
任义 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曾治高某,男,3个月。自出生10余天以后即患腹泻,日20余次,便时多有肠鸣,大便色绿黄,伴有未消化的乳汁,经多次查治,疗效不巩固。近日泻下更甚,前来就诊。见患儿面色苍白,消瘦,哭声低,腹部柔软,肠鸣频频,指纹色淡红,透过气关之上,诊为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之腹泻。针刺四缝。针后10分钟,患儿即入睡,肠鸣显著减轻,掌心微出汗,约2小时醒来,当天排便5次。续针4次,泻止病愈。
他还特别提出,如果针刺后小孩睡觉,并且掌心微有汗出,疗效会更好。
小儿发热 :
喻嘉春 安徽中医药医院附属针灸医院
四缝穴,用28号毫针点刺手指掌侧中央,挤出黄色粘稠液体各3~5滴,或点刺手指两侧络脉各出血5~10滴,八穴应全部刺到才能有较为可靠的退热作用。如只用1~2处则难引动热邪外出。
百日咳 :
喻嘉春 安徽中医药医院附属针灸医院
四缝用28号短毫针点刺八个指头掌侧两旁之络脉,各挤血5~10滴,每穴必刺,才有止咳之功。
曾治任某,男,5岁,1987年11月12日就诊。母诉顿咳已近一个月,服中西药无效,其兄6岁亦患此病刚愈。患儿呈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毕吸气时有鸡鸣状回声,有时伴呕吐,不烧,舌苔白,脉细,治以宣肺止咳。用细三棱针点刺双手四缝,共挤血4毫升,未给任何药物。第2天复诊时,母诉当夜安睡未咳(往顿咳3~5次),每天针1次,又刺4次不再咳。
特别提醒,要每穴必刺,才能有很好的止咳退热之功。
本文是王新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