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勇杰 三甲
王勇杰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外科

面神经相关疾病系列(一):咬肌神经-面神经吻合术治疗完全性面瘫

295人已读

病例介绍:

患者,男,47岁,因“外伤后右侧口角歪斜2月”入院。患者2月前不慎从高处坠落致头部外伤,当时即刻出现右侧闭眼不全,口角歪斜,考虑“外伤性面瘫”。患者因颅内血肿于当地医院先行“右侧开颅血肿清除术”,恢复后至我院门诊就诊,查面神经电图提示“右侧面神经损伤”,动态随访未见好转(图1A,B),CT提示“右侧颞骨骨折,累及乳突及岩部”(图1C)。入院查体:右侧额纹消失,右眼闭合不能,右侧鼻唇沟消失,口角向左侧歪斜,House-Brackmann分级V-VI级。

图1 A.外伤1月时面神经电图,可见与左侧相比,右侧面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延长,波幅显著减弱,瞬目反射无法引出;B.外伤2月时面神经电图,相比A图波幅进一步减小;C.CT可见右侧颞骨骨折,累及面神经膝部

入院后排除禁忌,行“右侧咬肌神经-面神经吻合术”。取右侧耳前皮纹内手术切口,暴露右侧面神经主干(图2A),切开腮腺,由近端逐渐向远端分离暴露面神经分支(图2B)。暴露咬肌后,切开咬肌筋膜,于咬肌内寻找到咬肌神经(图2C)。分别离断咬肌神经和面神经根部,将面神经与咬肌神经对接,用10-0 proline线吻合4针固定(图2D)。

图2 术中所见。A.暴露面神经主干;B.面神经分支显露;C.寻找咬肌神经;D.神经吻合完毕。

术后指导患者咀嚼肌功能恢复,并逐步开始训练右侧口角的运动功能,术后3月时可见口角微微上抬(图3A),术后5月可见患者咬合动作时右侧口角明显上抬(图3B),术后半年患者已经能够完成简单的微笑动作(图3C),静态时面部表情对称。

图3 术后患者右侧口角运动功能逐步改善。A.术后3月,咬牙时右侧口角轻度上抬;B.术后5月,咬牙时右侧口角明显上抬;C.术后6月,两侧口角一起上抬,尝试完成微笑动作。

回顾总结:

面瘫是指面神经损伤而导致的面部肌肉功能障碍,从而影响面部表情和运动。手术、外伤、炎症等均可导致患者出现面瘫。面瘫会影响面部表情正常展示,从而干扰正常的社交和情感表达,导致患者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面瘫的治疗方法会根据病因、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对于轻度的可逆性面瘫,通过药物、物理康复、神经电刺激等均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对于重度的不可逆性损伤,则需要通过手术方式进行干预,包括面神经直接吻合,神经移植术,肌腱移植术,自由肌瓣移植术等。

咬肌神经面神经吻合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手术方法,通过连接咬肌神经和面部神经,旨在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和功能改善。咬肌神经能够提供较强的肌肉收缩力,有助于面部动态表情的恢复。适用于面神经损伤严重,即House Brackmann分级V-VI级的患者。该术式也有一定的局限,对于面神经损伤时间超过2年,面部表情肌已经彻底萎缩的情况,则无法起到改善效果。此外,咬肌神经面神经吻合手术的效果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面部神经的再生和恢复通常需要数月至数年的时间,患者需要有耐心并积极参与康复和物理治疗。

作者简介: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意大利Gruppo Otologico耳侧颅底中心、费德里克二世大学神经内镜中心访学;欧美同学会肿瘤分会会员,浙江省抗癌协会青委;主持国自然科学基金,发表多篇SCI论文;浙江省中青年医师脑脊膜瘤手术二等奖;RCRC动脉瘤手术全国赛第二名;浙大医学院先进工作者。

擅长领域:1.各种类型面瘫神经修复重建,面瘫后遗症、眩晕症、面肌痉挛等面听神经功能性疾病手术;2.多种手术方式个性化治疗听神经瘤;3.垂体瘤、脊索瘤内镜微创手术;4.颈静脉球瘤、后组神经鞘瘤、颅底脑膜瘤等复杂耳侧颅底病变手术;5.胶质瘤、脑膜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等显微外科治疗。


王勇杰
王勇杰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