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滤泡癌外科诊治1例
患者主因甲状腺肿物40余年来院,患者自诉40年前自觉颈部肿物,约栗子大小,因无不适症状未与治疗,40年来肿瘤缓慢增大,近10个月自觉肿物增大明显,并伴有吞咽不适,为求治来院。

超声检查颈部未见异常淋巴结
查体,左侧下颈部可触及质软肿物直径约5cm,活动可,无触痛,随吞咽上下活动,

超声提示肿物血流丰富
入院后行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左叶低回声结节(TR4a)——不除外滤泡性肿瘤;

CT图片
行经胸部CT检查:提示甲状腺左叶低密度结节;

CT重建提示气管受压
告知患者及家属情况,不能除外恶性肿瘤,建议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中探查甲状腺左叶增大,无明显肿瘤外侵征象,结合术前辅助检查结果,肿物最大径超4cm,且不除外滤泡性肿瘤可能,行左侧腺叶切除,术中冰冻病理提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术后病理提示滤泡癌可能
术后病理提示“考虑包膜侵犯”,经天津大学总医院惠京教授会诊病理提示“甲状腺滤泡癌,微小浸润型”

会诊病理结果
甲状腺滤泡癌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相对于乳头状癌比较少见,因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容易被人忽视,而且此类疾病较难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对于甲状腺持续进展的结节要特别注意。而且此类肿瘤难以通过术前穿刺明确诊断,即便术中冰冻病理亦难以明确诊断,绝大多病例需要术后常规石蜡病理才能够明确诊断,通过在切片中找到肿瘤组织的包膜侵犯,血管侵犯来进一步明确疾病的良恶性,而这种侵犯有时非常少见且不典型,给疾病的诊断更是增加了难度。如果手术中单纯采取肿瘤剜除的方式,会人为的导致疾病不能明确诊断,为疾病的的复发和进展埋下了祸根,部分患者甚至因为不当的治疗导致肿瘤发生血行转移。根据病理上观察到的情况甲状腺滤泡癌又被分为微小浸润型和广泛浸润型。两种不同亚型的肿瘤,也是预后迥异。
本例患者甲状腺结节多年,病情缓慢进展,近期突然出现病情的变化和进展,伴有不适症状来院。术后提示甲状腺滤泡癌,微小浸润型,相对预后稍好,结合患者家属意愿,继续采取术后tsh抑制治疗,动态随诊观察病情变化与进展。
本文是尚兴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