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军友 三甲
李军友 副主任医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皮肤科

坏疽性脓皮病诊疗要点

162人已读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非感染性、炎症性嗜中性皮病,我国尚无针对该病的指南或共识。

近期,日本皮肤病协会(JDA)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发布了 PG 临床实践指南,从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概述,为早期发现并治疗该病提供了临床参考。

最佳诊断标准是什么?

目前,PG 没有标准化的诊断标准。从 1997 年至今,已有 7 种诊断标准先后问世,其中诊断准确性最好的是 PARACELSUS 评分(2018),该诊断标准对以下指标进行评分,总分≥ 10 分时判定PG 的可能性高:

①主要指标:进行性经过;排除其他疾病;伤口边缘呈红色或蓝紫色(每条 3 分);②次要指标:通过免疫抑制疗法改善症状;特征性(不规则)溃疡;极度疼痛(VAS > 4);局部针刺反应阳性(每条 2 分);③附加指标:组织学表现为化脓性炎症;潜行性伤口边缘;并发相关全身性疾病(每条 1 分)。

临床特征是什么?

PG 常累及小腿伸侧,但也可发生在头颈部、躯干、外阴和手指,由于该病几乎无特征性的病理表现,因此诊断通常依靠其临床特征。

PG 表现为迅速扩张的增生性/坏疽性、破坏性溃疡,其边缘轻微隆起,周围明显水肿。初起时为无菌性小脓疱、小丘疹或血性水疱起病,迅速溃烂并扩散到周围皮肤。在溃疡的发展过程中,脓苔附着在表面。溃疡周围水肿在慢性期消失。

PG 分为 5 个主要亚型:溃疡型(最常见)、大疱型(非典型)、脓疱型、增殖型(浅表肉芽肿型)、造口周围型。溃疡型最常见,也被称为经典溃疡性 PG,主要累及小腿(见图1)。大疱型常伴有血液病,常累及手背、前臂和小腿。在脓疱型中,孤立的脓疱伴红晕出现在头部、躯干和四肢。


图1.小腿PG,活检显示中性粒细胞炎症,细菌、真菌和病毒培养排除感染(图源:Andrew S.Kao,2023)

有关PG治疗的18问

Q1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阿片类药物和硬膜外麻醉对控制PG疼痛有用吗?

建议定期监测疼痛并适当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阿片类药物。然而,基于评价镇痛药对PG病变疗效的有效证据尚不存在。(推荐等级 C1)

Q2 用肥皂清洗 PG 伤口有用吗?

尚无有关 PG 溃疡清洗方法的证据,但委员会建议用肥皂清洗以防止感染。小心谨慎地清洗患处,以免引起疼痛,洗完后,轻轻擦去水分。(推荐等级 C1)

Q3 局部治疗(外用药物、敷料)和使用弹力绷带或长袜有用吗?

过度潮湿的环境可能会引起周围皮肤的浸渍和积液的增加,并可能引起腐臭。建议使用高吸收性敷料,如水胶体或泡沫。不建议使用干湿敷料。如果有水肿,使用弹力绷带或长袜局部压迫有用。(推荐等级 C1)

Q4 局部清创术会加重溃疡吗?

不谨慎的清创可能导致伤口扩大,因此不建议对皮损进行清创。(推荐等级 C2)

Q5 外用糖皮质激素有效吗?

PG 的主要治疗是系统治疗,但可联合外用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对于相对局部难治性 PG(如造口周围 PG、浅表肉芽肿型 PG 和增殖型 PG)可能有效。(推荐等级 B)

Q6 外用他克莫司有效吗?

对局部难治性 PG 可能有效。(推荐等级 B)

Q7 外用抗生素有效吗?

不建议使用。(推荐等级 D)

Q8 外用抗溃疡药有效吗?

在 PG 急性期结束后,用来治疗慢性溃疡有一定作用。(推荐等级 C2)

Q9 口服糖皮质激素有效吗?

糖皮质激素是首选治疗,起始剂量一般为 20mg/d 或 0.5mg/kg,严重者加量至 1mg/kg。(推荐等级 A)

Q10 口服免疫抑制剂有效吗?

环孢素是二线治疗选择。他克莫司与环孢素作用机制相似,有报道认为有效。其他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硫氮磺吡啶、环磷酰胺等)证据不足。如糖皮质激素或环孢素治疗效果不佳,可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或换用生物制剂。(推荐等级:环孢素 A;其他免疫抑制剂 C1-C2)

Q11 氨苯砜、秋水仙碱、米诺环素、PDE4抑制剂治疗有效吗?

氨苯砜可治疗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PG。(推荐等级 C1)

秋水仙碱可有效治疗PG,剂量为0.6~1mg/d。(推荐等级 C1)

米诺环素可作为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有效补充。(推荐等级 C1)

PDE4抑制剂可能有效(推荐等级 C2)

Q12 碘化钾有效吗?

病例报告中,碘化钾900~1200mg/d,3次/d治疗有效。(推荐等级 C1)

Q13 大环内酯类有效吗?

可作为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有效补充。(推荐等级 C1)

Q14 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治疗有效吗?

改善血液流动的药物,如抗血小板剂、抗凝血剂和血管扩张剂,偶尔用于治疗血管炎、活动性血管病变和难治性皮肤溃疡。目前没有报告或综述表明它们对PG引起的溃疡有用。(推荐等级 C2)

Q15 生物制剂、小分子抑制剂有效吗?

TNF 抑制剂在 PG 中的应用已有较多报道。(推荐等级: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 A;其他生物制剂 C1-C2)

有病例报告表明托法替布、巴瑞替尼可改善溃疡。(推荐等级 C1)

Q16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吸附分离(GMA)有效吗?

有效。(推荐等级 C1)

Q17 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有效吗?

有效,推荐用于难治性 PG。(推荐等级 C1)

Q18 植皮和负压治疗有效吗?

负压治疗存在争议,特别是在不使用免疫抑制治疗的情况下。植皮治疗证据不足。(推荐等级 C1)

总体来说,PG 依然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尚无特异性标志物,从而可能导致治疗延误。治疗方案以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环孢素为主,近年来 TNF 抑制剂的作用也越来越明确,但同时也要注意伤口护理、敷料选择及疼痛管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Yamamoto Toshiyuki, YamasakiKenshi, Yamanaka Keiichi, et al. Clinical guidance of pyoderma gangrenosum 2022.[J] .J Dermatol, 2023.

[2]Kao Andrew S,King Andrew D,BardhiRedina et al. Targeted therapy with ixekizumab in pyoderma gangrenosum: A case series and a literature overview.[J] .JAAD Case Rep, 2023, 37: 49-53.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李军友
李军友 副主任医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