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郭建辉 三甲
郭建辉 副主任医师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皮肤科

脚底出现这种脱皮现象可不要当成脚气!

496人已读

最近网上流行一句话“蹦迪不如泡脚,唱K不如足疗”,足以看出大家对足部健康的关心,大家都听说过脚气、鸡眼这些易患的足部疾病,那么当出现脚底板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坑洞,看起来像是蜂巢一样,这种是特殊的脚气类型吗?今天来为大家揭秘。

高能预警,谨慎上下滑动查看

足底“蜂窝状”凹陷性角质剥脱


足底“蜂窝状”凹陷性角质剥脱


脚底板坑洼小洞洞,到底是什么?

脚底坑坑洼洼的皮疹是窝状角质松解症,也叫沟状跖部角质松解症,是一种出现在跖部角质层的细菌性皮肤感染。

常见临床表现

● 病程比较长,发病慢,常在湿热季节多发,干冷季节减轻或消退;

● 好发于承重部位,如趾腹、足底、足后跟,但也有少数发生在手掌和趾间;

● 皮损表现为多数散在浅表性火山口样或散在的圆形凹陷,直径约有1-3mm,部分可融合,多呈正常肤色或褐色,且边缘环绕有环状的黑沟,整体形似火山口;

● 皮肤局部伴有多汗、浸渍发白且有明显气味(臭味);

● 皮肤黏性增加,容易和鞋袜子黏连;

看到这,有的人会好奇想问,窝状角质松解症是脚气吗?

当然不是脚气。

关于脚气,医学上其实是叫足癣或脚癣,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足部浅表皮肤病,通常有明显瘙痒感,还具有高传染性。

而窝状角质松解症是由细菌感染所致,一般不具有传染性,同时其病症表现也与足癣有所不同。


哪些人容易被啃“jiojio”的细菌找上?

● 肥胖、多汗的人

肥胖人群足部的承重力会更加大,再加之如果出汗多,又没有勤换鞋袜,“jiojio”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容易受到细菌的青睐。

另外,患有多汗症的人,或长期穿不透气鞋袜的人群,如工人、军人、运动员等,大量出汗后,鞋袜长时间被汗水浸渍,更加容易引起窝状角质松解症。

● 生活习惯不好的人

有某些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不注意足部卫生,如住校的中学生等,为细菌滋生提供温暖潮湿的环境,导致感染。

● 长期居住在温暖潮湿环境的人

这种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和繁殖,因此这类疾病在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地区的发病率比较高。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 卫生习惯

每天用肥皂洗脚,尤其是洗澡时,也要仔细清洗,运动后清洁并彻底擦干双脚。换下来的鞋袜,用开水烫洗一下再在阳光下暴晒,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

● 日常

选择棉质袜子或吸汗性能好的袜子,经常更换。尽量避免不透气的鞋袜,尽可能的选择合适的鞋子。

● 鞋子消毒

对于经常复发或症状顽固的患者,可以选用紫外线设备来杀灭鞋子中的细菌。

看到最后,你知道脚底板被啃的洞洞是什么了吧?很多朋友想当然的认为脚上出了问题就是“脚气”,自用药膏治疗后反而更严重。如果怀疑得了这种病,不要犹豫,尽快来皮肤科就医!

郭建辉
郭建辉 副主任医师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