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任黎刚 三甲
任黎刚 主任医师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泌尿外科

关注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382人已读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俗称前列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常见慢病,以排尿障碍为主,又以早期夜尿增多为特点。是泌尿男科临床诊疗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一般发生在40岁以后,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增加,51~60 岁约20%,61~70岁男性人群中BPH的发生率达50%,81~90 岁时高达83% 。

1A775BDA9F63966C92A5387A09483500.jpg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男性对治疗效果的需求也在逐渐变化,特别是性的关注也对我们临床诊疗策略有关,我们需要适应这种需求,而且加上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影响,因此要有全身健康管理的意识。

一、观察也是治疗措施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对于仅偶有轻度尿频或夜尿的早期BPH 患者,可以采取定期检查的观察等待配合健康教育等措施,其中包括改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等。合理膳食结构,传统东方食谱,减少红肉类,增加豆制品,更多摄入西红柿、胡萝卜、蜂蜜、蜂花粉等天然食物。

二、药物治疗 随着疾病症状的加重,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的首要干预措施。其中药物治疗常按化学类药物、中医药及植物类药物分类。

1 化学类药物

1.1 α受体阻滞剂 目前临床应用的药物主要为既能缓解尿路症状又较少产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选择性及高选择性 α1受体阻滞剂。 α1受体阻滞剂治疗后数小时至数天即可改善症状且不影响前列腺体积和血清 PSA 水平,但 医生进行专业评估症状改善常规推荐在用药 4~6周后进行。 常见的有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坦索罗辛等。

前列腺疾病常用的α受体阻滞剂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1.1、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酚苄明等药物。

1.1.2、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如多沙唑嗪、阿夫唑嗪、特拉唑嗪等药物。

1.1.3、高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赛洛多辛等药物。

最初采用的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如酚苄明具有明显的副作用,难以被患者接受,目前临床应用的药物主要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治疗。

我们建议第一次服该类药物1周后复查了解有没有副作用;之后1月来院复查了解效果,最好做一次尿流率的对比。如果效果不佳考虑调整药物,如果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乏力、困倦、体位性低血压、异常射精等,也要调整药物。 体位性低血压更容易发生在老年、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同时服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中。

注意事项:服用 α1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接受白内障手术时可能出现虹膜松弛综合征。因此建议在白内障手术前停用α1受体阻滞剂。

1.2 5α 还原酶抑制剂 5α 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 5α 还原酶的活性、减少双氢睾酮生成 的药物,是治疗雄激素依赖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也是目前能够缩小前列腺体积的主要药物 。

甾体类5α 还原酶抑制剂包括氨杂甾类的非那雄胺、度他雄胺和雄甾烯酸类的依立雄胺。非那雄胺抑制Ⅱ型5α 还原酶,度他雄胺可抑制Ⅰ型和Ⅱ型 5α 还原酶(双重阻滞剂),依立雄胺为强效非竞争性Ⅱ型 5α 还原酶抑制剂。

5α 还原酶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阳痿、射精异常、性欲低下和其他如男性乳房女性化、乳腺痛等 ,对于较年轻 BPH 患者或者性功能需求较高的患者,谨慎应用。

注意事项:5α 还原酶抑制剂能降低血清 PSA(前列腺特异抗原,系鉴别前列腺癌的一项指标) 的水平,对前列腺癌发生率的影响暂无确定性临床证据,有充分临床证据证实的是服用6 个月以上可使 PSA 水平减低50%左右。 对于应用 5α还原酶抑制剂的患者进行PSA 筛查时应考虑药物对于PSA 的影响。

1.3 M 受体拮抗剂 M 受体是毒蕈碱型受体的简称,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可产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的效应。 M 受体有5种亚型,

其中 M2和 M3在逼尿肌中占主导地位,M2亚型含量较多,但 M3 亚型在健康人膀胱收缩功能上更为重要 。 M 受体拮抗剂可缓解逼尿肌过度兴奋,

降低膀胱敏感性,从而改善 BPH 患者的储尿期症状(尿频尿急尿失禁等)。 目前常用的针对 M2 和 M3 受体的非选择性M 受体拮抗剂为托特罗定、奥昔布宁等,选择性 M3受体拮抗剂主要有索利那新。 M受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头晕、便 秘、排尿困难和视物模糊等,多发生在用药2周内和 年龄>66岁的患者,与分布在其他不同器官M 受体的亚型有关,而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注意事项:多数研究显示残余尿量>200 ml 时,M 受体拮抗剂应慎重应用,逼尿肌收缩无力时不能应用,尿潴留、胃潴留、窄角性青光眼以及对M受体拮抗剂过敏者禁用。

1.4 磷酸二酯酶5型(PDE5)抑制剂 PDE5抑制剂可增加细胞内环磷酸鸟苷含量,从而降低逼尿肌、前列腺和尿道平滑肌张力。 目前已批准他达拉 非 5 mg,每日1 次,用于男性LUTS 治疗。 几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服用 PDE5 抑制剂可显著降低 IPSS、 减轻 LUTS, 改 善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单 独 应 用 PDE5 抑制剂治疗 BPH 缺乏长期随访研究,亦无其与控制前列腺体积和疾病进展的相关报道,因此目前 PDE5 抑制剂治疗 BPH 的推荐等级相对较低。

注意事项:近期有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 3个月)或卒中 (<6个月)、心肌功能不全、低血压、血压控制不佳,或明显的肝或肾功能不全等使用禁忌的患者不建议服用PDE5 抑制剂。

1.5 β3 受体激动剂 β3受体激动剂可选择性激动膀胱的β3受体,使逼尿肌舒张,增加储尿容量和排尿间隔,不影响膀胱排空,减少急性尿潴留情况发生,与安慰剂相比,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尿频、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症状。

注意事项:β3 受体激动剂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头痛及鼻咽炎等,因此 β3 受体激动剂禁用于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患者(收缩压 > 180mmHg,和/ 或舒张压 >110mmHg),且服药期间应监测血压。

2 中药及植物类药物 BPH 在中医归于“精癃”,其基本病机是三焦失司,膀胱气化不利。 本病根据病因又有虚实之分,实证为肺热壅盛、下焦血 瘀、肝郁气滞、膀胱湿热;虚证为肾阳亏虚、中气下陷。精癃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上往往表现出虚实夹杂,症状具有随年龄增长而进行性加重的特点。 治虚应以补肾为主,使肾之阴阳平衡,开合有度;治实根据“六腑以通为用”原则,着重通法的运用,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以通水道,同时运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使梗阻程度减轻。需要注意的是,还要根据病变在肺、在脾、在肝、在肾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

根据 BPH 不同辨证分型使用中成药及植物类药物的推荐如下。

2.1 湿热下注证 主症:尿频尿急,排尿灼热,小便短赤,余沥不尽。 次症:下腹胀满,口渴不欲饮。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治则:清热利湿,通利膀 胱。推荐方药:八正散加减。 推荐中成药:龙金通淋胶囊 、宁泌泰胶囊。

2.2 气滞血瘀证 主症:小便不畅,尿线变细或点滴而下。 次症:尿道涩痛,闭塞不通,或小腹胀满 隐痛,偶有血尿。舌脉: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涩。 治则:行气活血,通窍利尿。 推荐方药:沉香散加減。 推荐中成药:黄莪胶囊。

2.3 湿热瘀阻证 主症:腰膝酸软,尿频,尿急,

尿痛,尿线细。次症:尿黄、尿道有灼热感;口苦口干,阴囊潮湿,小腹拘急疼痛。 舌脉:舌紫暗,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治则:益肾活血,清热通淋。 推 荐方药:代抵当汤或春泽汤加减。 推荐中成药:夏荔芪胶囊、灵泽片、前列舒通胶囊 、前列欣胶囊 、前列金丹片。

2.4 肾阴亏虚证 主症:小便频数不爽,尿少热赤。 次症:闭塞不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大便秘结。 舌脉:舌红少津,少或黄,脉细数。 治 则:滋补肾阴,通窍利尿。推荐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推荐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左归丸 。

2.5 肾阳亏虚证 主症:排尿无力,尿后余沥,夜尿频多。 次症:头晕耳鸣,腰酸倦怠。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则:补肾益气,通利膀胱。 推荐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推荐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推荐植物药:前列康。


pdf_link
任黎刚
任黎刚 主任医师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