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气分析,记住这5点就能「吃透」
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一、通过血气结果区分动脉血/静脉血

二、哪些因素会影响血气分析的结果
1. 血细胞的代谢(送检时间<15min,否则低温);
2. 白细胞窃氧:白细胞和血小板粘附电极表面,影响氧进入电机(取血后立即离心,检测上清液血浆);
3. 注射器过度肝素化:肝素属于硫酸粘多糖,具有酸性,遇到正常或偏碱样本,降低pH;遇到强酸样本,升高pH。稀释效应降低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4. 抽吸力过猛,空气进入。
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一)判断呼吸功能

(二)诊断呼吸衰竭

(三)判断酸碱紊乱
代酸、呼碱除pH外, PaCO₂和HCO₃⁻均下降;呼酸、代碱除pH外, PaCO₂和HCO₃⁻ 均升高;酸血症或碱血症一定有酸中毒或碱中毒;
酸中毒或碱中毒不一定有酸血症与碱血症。

不通过计算而识别原发酸碱紊乱的经验法则:先看pH,pH值以7.40为界往哪一边偏移,就提示哪边是原发改变。
四、血气分析的六个步骤
步骤一:看PH值定酸碱(通常这就是原发因素)
PH值7.35-7.45;
pH值<7.35提示酸血症;
pH值>7.45提示碱血;
7.40<pH值<7.45提示偏碱;
7.35<pH值<7.40提示偏酸;
pH值正常三种情况:正常、代偿性、混合性。
步骤二:看原发因素判定代谢or呼吸
判断出原发因素是酸中毒或碱中毒后,选择HCO₃⁻ 和PaCO₂ 两者中符合PH变化方向的一项作为原发因素;
pH值<7.40 见有PaCO₂ 升高,原发因素为呼酸;见有HCO₃⁻ 下降 原发因素为代酸;
pH值>7.40 见有PaCO₂ 下降,原发因素为呼碱;见有HCO₃⁻ 升高 原发因素为代碱。
步骤三:继发因素判定是单纯性or混合性
PaCO₂ 和HCO₃⁻ 两者中一旦某一项确定为原发因素,那么另一项则为继发变化;
若二者变化方向相反,必为混合性酸碱失衡。若二者变化方向相同,可以使用预计代偿公式计算。

步骤四:看PaO₂定呼衰类型
若PaO₂<60mmHg且PaCO₂正常或下降,则判断为Ⅰ型呼吸衰竭
若PaO₂<60mmHg且PaCO₂>50mmHg,则判断为Ⅱ型呼吸衰竭
步骤五:看AG定多重
计算AG值并不局限于原发性代谢性酸中毒患者,而是对所有患者均应进行AG值的计算。按阴离子间隙(AG)公式[AG=Na+–(Cl–+HCO₃⁻)]计算,其正常值为 8~16 mmol/L。
AG >16mmol:AG升高性代酸
AG=∆HCO₃⁻:AG升高性代酸
∆AG <∆HCO₃⁻:混合性代酸
∆AG>∆HCO₃⁻:代酸并代碱
步骤六:看临床符合性
单凭一张血气分析报告单作出的诊断,有时难免有错误的。为使诊断符合病人的情况,必须结合临床、其它检查及多次动脉血气分析的动态观察。
五、临床实例
(一)血气分析:pH 7.45、PaCO₂ 30mmHg、HCO₃⁻ 20mmol/L、K+ 3.6mmol/L、Na+ 139mmol/L、Cl-106mmol/L。
分析:PaCO₂ 30mmHg<45mmHg,可能为呼碱;HCO₃⁻ 20mmol/L< 22mmol/L,可能为代酸;但pH 7.45>7.40,偏碱性,提示可能为呼碱。
若此病人系急性起病,可按急性呼碱公式计算,预计HCO₃⁻ 在19.5-24.5mmol/L,HCO₃⁻ 20mmol/L在此代偿范围内,结论急性呼碱。
若此病人慢性起病,可按慢性呼碱公式计算,预计HCO₃⁻ 在16.5-21.5mmol/L,实测的HCO₃⁻ 20mmol/L在此代偿范围内,结论慢性呼碱。
急性∆HCO₃⁻ = 0.2∆PaCO₂±2.5,慢性∆HCO₃⁻= 0.5∆PaCO₂±2.5
(二)血气分析:pH7.29、PaCO₂ 30 mmHg、HCO₃⁻ 14mmol/L、K+ 5.8mmol/L、Na+140mmol/L、Cl-112mmol/L。
分析:PaCO₂ 30mmHg<35mmHg,可能为呼碱;HCO₃⁻ 14 mmol/L<22mmol/L,可能为代酸;但pH7.29<7.35,偏酸性,提示可能为代酸。
若按代酸预计代偿公式计算,预计PaCO₂ 在27-31mmHg, 实测的PaCO₂ 30 mmHg在此代偿范围内,结论为单纯代酸。
PaCO₂=1.5HCO₃⁻ +8±2
(三)血气分析:pH7.48、PaCO₂ 42 mmHg、HCO₃⁻ 30mmol/L、K+ 3.6mmol/L、Na+140mmol/L、Cl-98mmol/L。
分析:PaCO₂ 42 mmHg 正常;HCO₃⁻ 30mmol/L>27mmol/L,可能为代碱;pH 7.48>7.45,偏碱性,提示可能为代碱。
若按代碱预计代偿公式计算,预计PaCO₂ 在40.4-50.4 mmHg ,实测的PaCO₂ 42mmol/L在此代偿范围内,结论为单纯代碱。
∆PaCO₂= 0.9∆HCO₃⁻ ±5
(四)血气分析:pH 7.28、PaCO₂ 80 mmHg、HCO₃⁻ 36mmol/L、K+ 5.3mmol/L、Na+140mmol/L、Cl-94mmol/L(急性起病)。
分析:PaCO₂ 80mmHg>45mmHg,可能为呼酸;HCO₃⁻ 36mmol/L>27mmol/L,可能为代碱;但pH 7.28<7.40,提示可能为呼酸。
若结合病史,此病人为急性起病,考虑为急性呼酸,此时HCO₃⁻ 36mmol/L> 30mmol/L提示代碱。结论:急性呼酸并代碱。
急性呼酸时,只要HCO₃⁻>30mmol/L,即可诊断急性呼酸并代碱。
(五)pH 7.39、PaCO₂ 70 mmHg、HCO₃⁻ 41 mmol/L、K+4.0mmol/L 、Na+140mmol/L、Cl-90mmol/L(慢性起病)。
分析:PaCO₂ 70 mmHg>40mmHg,可能为呼酸;HCO₃⁻ 41mmol/L> 27mmol/L,可能为代碱;但pH 7.39<7.40,提示可能为呼酸。
若结合病史,考虑为慢性呼酸,可用慢性呼酸预计代偿公式计算:预计HCO₃⁻在28.92-40.08mmol/L,实测HCO₃⁻ 41mmol/L>40.08mmol/L,提示代碱。结论:慢性呼酸并代碱。
小结
一重紊乱:原发紊乱+代偿(pH定原发)
二重紊乱:两个原发紊乱(代偿公式)
三重紊乱:原发呼吸紊乱+AG代酸+代酸/代碱(AG法)
本文是孙普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