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谢菁 三甲
谢菁 主治医师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 小儿眼科

孩子频繁眨眼并不停挤眼,怎么了?

317人已读

诊室里一下子来了几个小孩,家长们很头疼,主诉的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崽的眼睛总是眨个不停,且用力的挤眼睛”。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后,发现大家的共同的苦恼为:孩子们不停的挤眼,频繁眨眼,作为家长,心里很是着急,并不停的提醒,甚至斥责孩子的这种异常行为,结果孩子眨眼症状非但不好转,反而越来越重,病程也拖的很长。

其实,上面反应的疾病我们医学上定义为异常瞬目症。一般情况下,眼睛需要眨眼来避免眼球的干燥和防止灰尘的损伤作用。如果动作加促,超出了正常范围则称为异常瞬目。它不是单一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为眼部疾患所引起。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屈光不正为儿童异常瞬目的首要病因,其次为过敏性结膜炎,第三个原因为儿童干眼症。上述眼部疾患,我们可以通过眼科检查后给以对症治疗来缓解症状。

另有研究表明,儿童的微量元素缺乏如缺锌、缺铁及血铅浓度超标也可以引起孩子出现异常瞬目。

近年来我们研究者在关注孩子的身体疾患时,更加关注儿童的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的临床发现,部分小孩通过检查后发现并不存在眼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明显异常,但是他们精神紧张,家长或自身总认为患有疾病,并遭受家长或周围同学的斥责或嘲笑后,症状越来越严重。

值得提醒的是,儿童异常瞬目症有时并不是单一的眼科疾病,有时是全身疾患如颅内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抽动障碍或多动症等在眼部的体现。

因此,我们在关注孩子的眨眼问题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发挥正能量方面引导,促进孩子“挤眉弄眼”的行为早点缓解。


眨眼是指双眼睑非随意性的暂时性闭合运动,是正常人的一种眼睑反射,对眼角膜上皮起湿润、保护作用,在自然情况下,正常人眼睑瞬动10~15次/分钟。明显超出上述频率的称谓频繁眨眼。

儿童频繁眨眼是一个病因较为复杂的眼科常见病,常见病因如下:

1.眼表异常

眼表各结构的异常是引起儿童眨眼增多的主要原因,如:结膜角膜病变(结膜炎、结膜结石、浅点状角膜炎);睑缘疾病(倒睫、睑板腺囊肿);泪膜稳定性异常。

2.屈光异常

屈光不正的儿童,经常处于调节紊乱状态易产生视疲劳、眼部发痒、干涩等症状。为此患儿通过频繁瞬目来尽可能改变其视物模糊和视力疲劳的状态。

3.视频终端综合征

视频影像变化速度快,画面闪烁,加上儿童视发育不健全,长时间看电视可引起视觉高级中枢平衡抑制的超兴奋,引起一种反射性防卫动作,另外长时间使用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眼部不适及视疲劳症状,在儿童的表现比成人更为明显,且以频繁瞬目为主要表现。

4.神经系统疾患

瞬目反射不仅能检查出三叉神经、面神经的病变,而且能检查出脑干功能性障碍。因此对于眼部检查基本正常者,特别是伴有挤眉、皱额、吸鼻、咂嘴、注意力分散、多动、自我控制力差等表现的,应至神经内科就诊以排除可能的神经系统疾患。

5.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是多组肌群不自主抽动,在眼部主要表现为频繁眨眼或不自主眨眼,另外还可伴有颈、肩、上肢等多部位抽动。而有眼部不适、好揉眼等症状的,多数或为家长代诉,或为家长暗示而成。一些患儿可因别人暗示、训斥,或注意力过分集中而加重。

6.其他

长期挑食、饮食无规律的儿童会出现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造成体内营养特别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可以引起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加,出现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导致频繁瞬目。


儿童频繁瞬目征是眼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但容易被忽视,其病因较为复杂,同一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多种致病因素,正确的分析原因、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症状,提高临床治 愈率。治疗方案目前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 1) 对有眼疾的患儿,尤其是单纯瞬目不伴有抽动障碍的,采用眼局部用药与心理疗法。

1) 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眼表疾病,如矫正倒睫、剔除结石、治疗眼表炎症,缓解眼干涩不适。屈光不正患儿给予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需配镜治疗者给予配镜,需进行视觉视功能训练者予以训练。纠正偏食,养成良好的用眼及卫生习惯。其中 VDT 综合征的相关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不同主诉进行多向治疗。既要考虑眼部症状对症治疗,也要考虑其工作环境和习惯行为的对因治疗。如合适的照明、显示器摆放距离和高度,研究表明距离屏幕越近越容易视疲劳 。建议35 ~ 40 英尺的距离可以尽量减轻视疲劳,同时显示器应该低于视平线 10° ~ 20° ( 即屏幕的中心低于眼水平线 5 ~ 6 英尺。降低 VDT 的高度可使使用者俯视,这样减少眼裂暴露,减少泪膜蒸发。工作中途休息,滴人工泪液,使用计算机护目镜等。

2) 心理治疗: 包括行为分析、认知干预和学校干预。向患儿父母或看护人耐心详细地讲解儿童异常瞬目症的发病因素及积极配合治疗对患儿预后的重要性。嘱家长不可因此训斥患儿,应给予理解及安慰,告知其危害性、以良性诱导为主,转移患儿对疾病的注意力,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用眼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有研究表明,心理辅助治疗可明显提高儿童瞬目症治疗的有效率,并可明显降低该病的复发率。

( 2) 对无眼疾、但有频繁瞬目,已确诊为抽动障碍及抽动秽语综合征者,转诊去神经内科进行专科治疗。

( 3) 血铅浓度异常: 对于血铅浓度超标,应积极给予药物驱铅治疗。同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阻断手 - 口动作经消化道将铅尘摄入体内,做到吃东西前要洗手、不要咬铅笔、玩含有铅类的塑料玩具,少吃含铅食品,如爆米花、油条、松花蛋及膨化食品,均衡饮食;多喝奶类,因为奶类对重金属铅有螯合作用,可抑制铅的吸收。并希望制定相关法规,减少含铅汽油的使用,降低环境中铅的浓度。

总之,儿童频繁眨眼是一个病因较为复杂,受眼部疾患、生理、药物、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常见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针对性治疗。



谢菁
谢菁 主治医师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 小儿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