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前期2023年指南解读
2型糖尿病(T2DM)由糖尿病前期发展而来,有效干预糖尿病前期可明显减少其转化为糖尿病的可能性。因此,及时发现血糖正常的高危人群和糖尿病前期人群并进行有效管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IFG+IGT),是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
糖尿病前期的流行病学推荐意见
我国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持续升高,患病人群数量庞大,糖尿病前期流行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老龄化、城市化进程、生活方式改变、超重或肥胖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增加等。
糖尿病前期的危害推荐意见
糖尿病前期标志着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高血糖的损害在糖尿病诊断之前就可以发生,糖尿病前期与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抑郁等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糖尿病前期的筛查和管理
1.糖尿病前期的筛查策略
推荐意见
有机会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应承担起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筛查的工作,主要机构包括基层医疗机构、体检机构和糖尿病高危人群可能就诊的相关科室(如内分泌科、心内科、老年科、精神科、妇产科等)。
2.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筛查方法
推荐意见
糖尿病前期是在糖尿病筛查的过程中发现的。糖尿病筛查方法包括静脉血浆血糖检测(FPG、任意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全血血糖检测(指尖血糖)、HbA1c、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CDRS)、非侵袭性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指尖血糖等。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推荐,在成年人(>18岁)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
• 有糖尿病前期史;
• 年龄≥40岁;
• BMI≥24kg/m2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 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史;
• 缺乏体力活动者;
• 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 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史的女性;
• 有黑棘皮病者;
• 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mmol/L或甘油三酯>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者;
•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史;
• 有类固醇药物使用史;
•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CDRS)总分≥25分。
推荐意见
基层医疗机构宜采用两点法开展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筛查(即空腹血糖和OGTT 2h血糖),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3年筛查1次,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年筛查1次。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
1.糖尿病前期干预的目标和原则
糖尿病前期个体的干预目标是通过适当的干预方法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者体重减轻3%-5%是体重管理的基本要求,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更严格的减重目标,并长期维持。改善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使血糖逆转为正常,预防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
2.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推荐意见
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充分认识糖尿病前期的潜在危害并掌握糖尿病前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教育提高高危个体的健康素养及对健康管理的依从性,达到行为改变,提高干预效果,最终改善临床结局、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
3.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生活方式干预
推荐意见
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的核心是合理膳食和适度运动。推荐糖尿病前期人群合理膳食、控制热量摄入,并进行每周>150min中至高强度的体育运动。

4.糖尿病前期的药物干预时机和原则
推荐意见
根据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风险分层,低风险者先实施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未达到预期干预目标可考虑启动药物干预;高风险和极高风险者可考虑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药物干预。
干预原则应依据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高低进行分层管理,具体包括:(1)极高风险人群:HbA1c>6% 者;(2)高风险人群:IFG+IGT 人群(无论是否合并其他的糖尿病危险因素),或者单纯 IFG 或 IGT 合并 1 种及以上的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者;(3)低风险人群:单纯的 IFG 或 IGT 人群。

具体如下:若6个月后末达到预期干预目标(超重或肥胖者BMI达到24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5%;血糖达到正常水平(IFG 者FPG<6.1mmol/L,IGT者2hPG<7.8mmo/L)或血糖水平不进展),可考虑启动药物治疗。
ADA 2023指南也建议,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特别BMI>32.5kg/m2 、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无论生活方式干预能否降低HbA1c值,均可考虑使用二甲双胍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的预防
1.体重管理
超重或肥胖患者的短期减重目标为3-6个月减轻体重的5%-10%。超重或肥胖成人患者的体重管理策略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中医治疗、代谢手术等手段。
2.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干预
降甘油三酯的药物主要包括贝特类药物、高纯度ω-3脂肪酸和烟酸类药物。常见贝特类药物有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和吉非贝齐。
推荐意见
高甘油三酯血症人群应早期及时干预,推荐使用贝特类药物降低甘油三酯。
本文是李鹏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