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占位性病变是与非
日常的诊疗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拿着超声、CT、磁共振等各种体检报告就诊的患者,其中最常见的关键词就是“肝占位”,还有诸如:“囊性占位、低回声占位、低密度占位”等等,患者们也不知怎么形成了一种共识:“肝占位、结节啥的就是肝癌!”今天我们就为“肝占位”正下名:肝占位≠肝癌。

首先,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是人体内的化工厂,主要是参与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转运、储存、代谢等活动,还参与多种物质的合成、分解、代谢、解毒功能。

占位性病变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专用名词,通常出现在X射线、B超、CT等检查结果中。是指在检查部位有一个“多出来的东西“,这个“多出来的东西“可使周围组织受压、移位,故名“占位”。肝占位也就是肝脏里面多出来的东西,它是啥?不知道,有良性也有恶性的,其中良性占大多数。通常情况下良性肿瘤生长慢,边界清楚,有完整的包膜和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少有扩散和转移,而恶性肿瘤则相反。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报告良性恶性,非要折腾个占位呢?其实医学报告是很严谨的,“良、恶性”只有一字之差,预后却是天差地别,而且一部分良性肿瘤在影像学和症状上和早期肝癌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所以医生在没有绝对依据的情况下不能主观臆断,必须要结合性别、年龄、肝炎病史、饮酒史、症状、体征、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CA199,CEA)等综合判断,有时候还需要增强CT,增强磁共振,PET-CT,甚至穿刺活检才能明确诊断。

所以,患友们对于肝占位性病变的报告需要重视,但不必恐慌,毕竟大多数肝占位是良性病变,常见的肝良性占位包括:肝囊肿、肝血管瘤、钙化灶、局灶结节增生、肝腺瘤等,在经过专业的肝胆外科医生确诊后,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影像学复查即可,只有在病变过大或者短期内迅速增大,才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少数恶性肿瘤性占位要尽快明确肿瘤的性质,分期,要知道就算是恶性肿瘤也分恶性程度的高低,原发性、转移性、早期、进展期、晚期,不同的肿瘤和分期治疗效果也有很大差别,既来之则安之,目前肝癌的治疗日新月异,多数病人都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介绍这么多,只是想让大家明确:肝占位并不是肝癌的代名词,拿到检查报告不要过于忧心,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才是关键。
本文是黎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