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郭荣 三甲
郭荣 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血液内科

“再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50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顺利完成单倍体移植出仓

90人已读

2023年6月24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一名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伴PNH克隆患者在专家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起病后2个月内完成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顺利出院。这是我院在短短两个多月内成功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又一成功案例。

2023年3月,厄运悄无声息的降临至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49岁的方先生因不明原因出现胸闷、乏力、发热和牙龈出血等不适,至当地医院就诊化验显示严重的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接近为零!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完善骨髓穿刺后考虑血象重度减低,但未能明确诊断。经多方打听后,得知我院血液科治疗团队,在再生障碍型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有着丰富、独到的经验,于是慕名前来郑大一附院求医。入院后我们迅即完善相关检查检验,在初步结果回示后,郭荣教授根据多年诊疗经验提出:此患者符合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一般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出现严重感染和重要脏器大出血。一旦确诊,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能够治愈此病的唯一手段。要想移植,必须找到合适的供者,首选是同胞全相合移植。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医疗团队在进行控制感染、改善血象等治疗同时,以最快的速度着手进行移植前准备工作。配型结果出来后,方先生的两个妹妹分别是5/10相合和1/10相合,唯一的女儿单倍体半相合,并没有全合供者,然而,对于方先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在中华骨髓库寻找供者需要更长时间,在等待过程中,方先生随时可能因为严重感染以及颅脑等重要脏器出血而危及生命。经过全方面的考虑,郭荣教授团队提出以其女儿作为供者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郑大一附院血液科多年来已成功开展自体移植、全相合移植、单倍体移植、非亲缘移植等多项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我们的医疗团队有着十足的信心,方先生的家人也同样对单倍体移植抱有希望并且积极配合治疗。对于医患双方来说,这都是一场建立在彼此信任基础上的生命竞赛。确认移植供者后,在宋永平副院长、姜中兴主任、万鼎铭教授等专家团队指导下,郭荣教授团队及王瑞主管护师为患者制定了严密的移植计划。移植预处理+4天,患者肝功能明显异常、胆红素突然升高,考虑药物相关性肝脏VOD,医疗团队迅速停用止血针、改善微循环、调整抗排异用药,在这一系列有条不紊的措施下,患者肝功能很快好转,并且于5月18日、5月19日顺利回输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15天粒细胞即顺利植入,血象、感染、生化等各项指标均逐渐好转,6月6日,患者顺利出仓。6月24日一早,医生就通知方先生说他可以出院了,此时距离他首次入院就诊刚刚2个月!出院当天,方先生一家非常激动,反复感谢医护人员的付出,他说过去的这几个月就像做梦一样,去死亡线上走了一圈又被我们拉回来了。这是他们一家的“再生”!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是血液病治疗的关键和前沿技术,为无数血液病患者及家庭带来了重生的幸福。郑大一附院血液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国内首批开展中心之一,目前是河南省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河南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临床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移植/采集医院。南院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成立之后,新增了39个现代化层流病房,确保选定供者后第一时间进仓,极大的缓解了移植床位不足的难题,避免排仓等候延误移植治疗时机。未来,南院区血液移植中心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医院的价值观与使命,以关怀和服务患者为导向,提供一流的医疗技术和服务,造福血液病患者。

郭荣
郭荣 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