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最新治疗进展
婴幼儿、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最新治疗进展
随着对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的研究不断深入,对AD有了更高的目标和不断更新的治疗方案。
一、目标的演变
在2008年、2014年、2022年,我国分别发表了3次《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对症状控制的目标从减轻或缓解提高到缓解或消除,第二版指南开始重视复发和生活质量,最新版指南中对于合并症的管理提出了要求。
注:合并症包括: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结膜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炎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和淋巴瘤等。
二、治疗方案的更新
最新的进展是出现了轻度患者治疗中外用药物的创新和重度患者治疗中的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治疗。针对婴幼儿、儿童、青少年AD患者,这些治疗的新进展局限到这些特殊人群,亦有很好治疗效果,包括良好的安全耐受性和更优的疗效。
三、新型外用药物PDE-4抑制剂——克立硼罗乳膏(Crisaborole)
PDE-4抑制剂可调节多种细胞免疫反应和细胞因子,舒坦明(克立硼罗乳膏)是新型的外用小分子药物,可广泛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修复皮肤屏障,从而起到止痒、消炎的作用。
临床使用中,适用于3个月龄以上的特应性皮炎(轻中度)的皮损,起效快、治疗可维持时间长。舒坦明®发挥3重作用,改善皮肤屏障功能:①克立硼罗可逆转皮肤炎症的生物标记物(包括Th2和Th17/Th22),丝聚蛋白(FLG)在颗粒层中更强和更连续的表达,皮肤屏障功能得以改善;②克立硼罗含硼元素,已被证明可以显著改善伤口愈合;③含白凡士林,减少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而起保湿作用,从而维护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
副作用方面,克立硼罗乳膏非激素类药物,故没有家长们担心的激素依赖、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多毛、影响生长发育等副作用。52周安全使用数据显示主要的副作用为使用局部刺痛,发生率约为4.4%。
四、新型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
AD的主要免疫异常来自于Th2型炎症,其中IL-4/IL-13是介导2型炎症和产生AD皮损、瘙痒症状的核心细胞因子。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是一种生物制剂,其成分是抗IL-4 受体α亚基(L-4Rα)的人源化单抗,以IL-4和IL-13与其结合的细胞受体为靶点,阻断了IL-4Rα与IL-4和IL-13的结合,从而有效阻断Th2介导的炎症通路。
从分子水平上看可选择性阻断IL-4和IL-13信号传导,协调免疫系统恢复平衡,调节潜在的2型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实际应用中,疗效亦达到广泛的认可,在皮损的控制、瘙痒的改善、生活质量评估的提高等方面,应答率达到80%以上。
常见的副作用为注射部位反应和结膜炎,发生率<10%且为一过性,无需特殊处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面部红斑。
与普通药物治疗方式相比,达必妥的优势在于能够精准靶向控制过敏原,精准治疗的同时又能减少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目前达必妥已经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6个月以上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除此以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青少年和成人重症哮喘、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嗜酸性食管炎和结节性痒疹等。
另外,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患儿家长可自行在家注射,安全、方便。

本文是高歆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