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痛----紧张性头痛
概念:紧张性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以往称紧张型头痛或肌收缩性头痛,是双侧枕部或全部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40%,是原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慢性紧张性头痛对于病人造成的负担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症状及发病机制与“脑风”“首风”等相似,属中医学“头痛”范畴,最早对头痛的论述可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风论》云:“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病因病机:紧张性头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颅周肌源性机制和中枢疼痛处理功能紊乱等可能参与 TTH 的发病过程,并且与头痛发作的频率相关。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周围环境等有关,而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精神因素、心理压力、肌肉紧张等因素常可诱发[1]。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又为“清阳之府”,故凡六淫之邪外袭,上犯颠顶,阻遏清阳,或内伤诸疾,致气血失养,瘀阻脑络者,临证均可引发头痛。头痛虽病因多端,总属外感、内伤两类。其主要病机概而论之,外感多责之于风、寒、湿、热,内伤多关乎气、血、痰、瘀、虚,其既可单独为因,也可相兼为害,导致经气不通,不通则痛,或经脉失养,不荣则痛。
临床表现:紧张性头痛主要表现为双侧轻中度压迫样或紧箍样头痛,通常不伴有恶心或呕吐,日常活动后不加重。疼痛部位多为枕颈部、颞部、额部,疼痛性质多为束带感、压迫感、紧缩感、爆炸感、胀痛、钝痛、酸痛。
诊断:根据国际头痛协会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IHS) 发布的诊断标准,紧张型头痛可根据发作频率分为偶发性紧张型头痛、频发性紧张型头痛和慢性紧张型头痛。
其中每一类还可细分为伴或不伴有颅周肌肉压痛的紧张型头痛。偶发性紧张型头痛病人平均每月头痛发作不到 1 天,至少发作10 次以上;频发性紧张型头痛病人每月头痛发作多于 1 天少于 15 天,至少发作 10 次,至少 3 个月以上;慢性紧张型头痛病人每个月头痛发作 15 天以上,3个月以上。偶发性和频发性紧张型头痛病人头痛持续时间为 30 分钟至 7 天;慢性紧张型头痛病人头痛持续数小时或呈持续性。疼痛特点包括以下两个条件:具有压迫或紧缩性质的疼痛;疼痛一般为双侧局限性;轻至中度疼痛;不会妨碍日常活动,以及不会因为日常活动而加剧疼痛。这些标准还要求包括以下两种情况:没有恶心或呕吐;没有畏光和恐声,或只存在其中一种。
治疗:2023年中国紧张型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2]中指出紧张型头痛的治疗应采用综合管理模式,包括疾病教育、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偶发性紧张型头痛患者很少导致失能,通常非药物治疗即可缓解头痛。频发及慢性紧张型头痛急性期使用非处方镇痛药对症治疗,当头痛频繁时,可以采用预防性治疗、改变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干预等措施。
疾病的教育:紧张型头痛的疾病教育包括:(1)向患者解释紧张型头痛的特点与可能的机制;(2)教育患者记录头痛日记,这有利于识别诱发和加重因素(抑郁、焦虑、失眠、压力、高海拔、酒精、药物过度使用)等,帮助诊断以及评估疗效;(3)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日常锻炼以及进行头颈部姿势矫正;(4)告知患者首先采用非药物措施,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肌肉的锻炼、认知行为疗法及物理治疗,偶尔急性发作可使用非处方镇痛药对症治疗;(5)告知患者如何正确使用急性期药物以及发生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风险;(6)对可能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疗程及注意事项。
非药物治疗:紧张型头痛非药物治疗是以压力和疼痛管理为目的,主要包括针刺/电针、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急性期药物治疗:大多数发作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头痛是轻度至中度的,建议将单纯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作为紧张型头痛急性发作期对症治疗的首选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和 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等)。
中医药治疗头痛具有良好的疗效。芎芪化瘀止痛汤具有活血化瘀、止痛功效,可较好改善气虚血瘀证紧张性头痛患者疼痛症状,促进患者康复[3]。临床上二十五味珊瑚丸可用于治疗头痛,龙启鹂通过研究得出二十五味珊瑚丸对于老年性紧张性头痛治疗可改善脑血流量,减轻其焦虑、抑郁程度,减少复发率[4]。高帆通过火针点刺TTH患者颅周压痛点,可有效地解除局部肌肉的痉挛,提高压痛阈值,从而减轻疼痛;同时联合周德安教授的毫针安神方,可改善患者精神紧张,从而改善头痛[5]。
预后:紧张性头痛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但是由于临床医生对于TTH的认识不足以及患者对此疾病的不重视,易致无法明确诊断或使疾病发展成慢性紧张性头痛,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因此对于患有头痛的患者,应尽早干预,防止向慢性头痛转化。患有慢性紧张性头痛的患者常合并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对于此类患者,要及时予以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李娜,杜衍君,邢舒平等.388例紧张型头痛病人临床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01):71-74.
[2]王永刚,王拥军,肖哲曼,等.中国紧张型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3,56(6):614-625.
[3]张则甫, 靳淑红, 张晓晶. 芎芪化瘀止痛汤治疗紧张性头痛(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中医药信息, 2021, 38 (05): 69-72.
[4]龙启鹂. 二十五味珊瑚丸对老年紧张性头痛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脑血流量的影响分析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 33 (21): 3181-3183.
[5]高帆, 邵冰, 李彬, 刘璐, 游伟, 陈鹏, 王少松, 魏嘉, 张帆, 廖宇翔, 罗煊之, 刘慧林. 火针联合毫针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及对颅周肌肉压痛的影响[J]. 针刺研究, 2023, 48 (11): 1151-1158.
本文是陈永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