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脑血管,关注血脂,学会自我营养管理
血脂和听力健康有关系吗?不仅有,而且关系极大!
内耳的血供来自于迷路动脉,又称内听动脉,绝大多数来源于椎基底动脉的小脑前下动脉。迷路动脉进一步分为蜗支和前庭支,分别支配耳蜗和前庭。因此,脑血管的健康与否关系着我们的听力和平衡功能。影响血管健康的最常见的三大异常分别为血压异常、血糖异常及血脂异常。前两者相关联的高血压、糖尿病在人群中知晓率较高,而血脂情况很多人并不重视,更不知道自己血脂已经升高了。血脂异常和糖尿病一样属于代谢性疾病,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下面,借助总结一篇血脂异常医学营养管理专家共识,提醒大家关注自己的血脂,注重饮食,做好自己的健康责任人,尤其是曾有过突聋病史的患者(平坦性听力曲线患者尤甚)。
血脂异常医学营养管理专家共识(2023)[1]
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升高,也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降低在内的各种脂代谢异常,其中LDL‑C及TC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 ASCVD 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我国目前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一、膳食模式
1. 限能量膳食(calorie restict diet,CRD)
a) 指在目标能量摄入基础上每日减少能量摄入 500~1 000 kcal(男性为 1 200~1 400 kcal/d,女性为 1 000~1 200 kcal/d),或较推荐摄入量减少1/3总能量,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能量的55%~60%,脂肪占每日总能量的 25%~30%[7]
b) 对于超重/肥胖伴血脂异常患者或非肥胖的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建议采用 CRD 干预 改 善 其 血 脂 异 常 ,如降低TC、LDL‑C,升高HDL‑C。
2. 地中海膳食
a) 地中海膳食主要以橄榄油作为日常膳食脂肪的主要来源,大量摄入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和种子),适量的动物性食品(乳制品、鱼、家禽、红肉和蛋),中等适量的葡萄酒为特征。
b) 血脂异常者尤其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者,建议选择地中海膳食模式进行医学营养管理
3. 素食
a) 素食是以不食用肉类和肉制品、家禽、海鲜和其他动物食物为特征的饮食结构,可分为鱼素、乳蛋素和纯素食,鱼素者可以吃鱼、牛奶和鸡蛋,但不吃红肉和家禽;乳蛋素者可以食用牛奶和鸡蛋,纯素食者牛奶、鸡蛋也不食用。素食主义者通常强调水果、蔬菜、豆类和谷物的摄入。
b) 血脂异常者短期(4 周)建议采用素食干预,如鱼素、乳蛋素和纯素食均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其中结合坚果、大豆和(或)纤维的纯素食在降低血脂尤其是 LDL‑C 水平的效果最好。
二、食物种类
1. 谷物和粗粮
a) 全谷物是指经过清理但未经进一步加工,保留了完整颖果结构的谷物籽粒;或虽经碾磨、粉碎、挤压等方式加工,但皮层、胚乳、胚芽的相对比例仍与完整颖果保持一致的谷物制品,如小米、玉米、燕麦、全麦粉等。
b) 血脂异常患者建议每日全谷物摄入 50~150 g 或占全天谷物的 1/4~1/3,摄入量遵循平衡膳食原则
2. 水果和蔬菜
a) 血脂异常者建议每天不少于500 g蔬菜和 200 g 水果,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3. 深海鱼类
a) 深海鱼类是长链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 PUFAs)的主要食物来源, 包括
i. 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ii. 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acid, DPA)
iii.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b) 血脂异常者应适量食用富含ω‑3PUFAs的多脂鱼类,建议每周吃 2~3次,每次摄入量50~100 g
4. 畜肉
a) 畜肉包括猪、牛、羊等的肌肉和内脏,颜色较深,呈暗红色,故有“红肉”之称。
b) 血脂异常者选择畜肉摄入时,应减少肥肉的摄入;建议每天畜肉的摄入量不超过75 g
5. 禽肉
a) 禽肉主要有鸡、鸭、鹅肉等,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6%~20%,其中鸡肉蛋白质含量最高,鹅肉次之,鸭肉相对较低;脂肪含量一般为9%~14%。
b) 与畜肉相比,建议血脂异常者首选鱼肉或禽肉,但每天摄入量应不超过75 g。
6. 加工肉制品
a) 血脂异常患者应减少或限制食用加工肉类制品
7. 豆类及豆制品
a) 血脂异常患者可经常食用豆制品,建议每天食用大豆 25 g(相当于南豆腐约 125g,或豆腐丝50 g)
8. 坚果
a) 坚果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钾、钙、锌、维生素E等微量营养素,对人体心血管健康十分重要
b) 血脂异常患者在控制每日总脂肪摄入量的前提下,推荐每周摄入50~70 g坚果,有利于改善血脂紊乱状况
9. 奶类
a) 血脂异常患者可以摄入普通奶或低脂奶或脱脂奶及制品,建议每日奶饮用量为300~500 ml
10. 蛋类
a) 蛋类富含人体必需营养素,但也富含胆固醇
b) 血脂异常患者建议每天鸡蛋(蛋黄)的摄入量不超过1枚
11. 烹调油
a) 烹调油的主要营养成分是TG、维生素E、植物甾醇,而脂肪酸是构成TG 的基本单位
b) 血脂异常患者建议每日烹调油控制在20~25g。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烹调油的比例有益于血脂异常患者
12. 酒类
a)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存在双向效应
b) 不建议血脂异常人群饮酒;如饮酒限每日酒精摄入量:成年男性≤25 g,成年女性≤15 g
13. 饮料
a) 血脂异常患者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推荐以无糖饮料替代含糖饮料;不推荐长期饮用人工代糖饮料
14. 咖啡
a) 咖啡对健康的影响因咖啡消费模式而异
b) 研究显示:未过滤的咖啡含有油性颗粒,可能导致 LDL‑C、TC 和 TG 升高,而过滤咖啡可去除上述油颗粒,可能改善血脂,而 6 g/d 生/烘 焙(比 例35/65)咖啡干预观察到TC、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VLDL‑C)和 TG 水平均显著降低
c) 血脂异常人群可适量摄入咖啡,每日1~4 杯;建议选用经过过滤的、不含或添加剂含量较少的咖啡饮用
15. 茶
a)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饮茶对人体有益
b) 血脂异常人群可通过长期饮茶获得改善;推荐选择绿茶,不推荐饮用浓茶以及茶饮代替全部饮用水
三、补充营养剂
1. ω‑3脂肪酸
a) 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cosapentethyl,IPE): 高 TG 血症患者建议大剂量 IPE(4.0 g/d)与他汀类等降脂药物联用,可有效降低高TG
b) DHA 和 EPA: EPA 和(或)DHA,均具有剂量依赖性降低TG作用,推荐至少 1.8 g/d。
c) 3. 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 ALA):长期摄入一定量的ALA对TG、TC及LDL‑C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推荐摄入剂量为每天3~8 g
2. 植物甾醇
a) 血脂异常患者建议每日服用 1.5~2.5 g的植物甾醇(胶囊、游离型)可降低LDL‑C、TC、TG 的水平,且长期补充植物甾醇是安全的
3. 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MCT)
a) 建议每天摄入量 4~5 g MCT 代替部分长链甘油三酯可能会改善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
4. 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
a)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CVD发生发展相关。如低水平血清25(OH)D3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升高,出现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心脑血管风险因素
b) 建议在专业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体基线水平决定是否补充及补充剂量,定期监测机体维生素及矿物质和血脂水平,随时调整方案
5. 益生菌
a) 血脂异常者可能通过服用益生菌(尤其是富含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改善血脂异常情况,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建议具体服用剂量、疗程以及是否需与益生元联合应用,应咨询专业人员
6. 膳食纤维
a) 膳食纤维(尤其是水溶性/高黏度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血脂异常,建议食物添加膳食纤维(水溶性/高黏度膳食纤维)10~25 g/d
四、肠内肠外营养
1. 营养筛查和评估
a) 规范化营养支持治疗步骤包括营养筛查、营养评定及诊断、营养干预及监测,其中营养筛查是第一步。营养筛查包括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不足)风险的筛查。
b) 对血脂异常患者进行规范化营养支持治疗前,应首先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在筛查阳性基础之上,可用GLIM共识标准进行营养不良诊断以指导后续的营养干预
2. 肠内营养
a)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血脂异常患者推荐早期低热量低脂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降低其TG水平和炎症反应,有利于疾病恢复
3. 肠外营养
a) 肠外营养实施过程中,为降低血脂异常的风险,需控制脂肪乳每日输注总量为0.7~1.3 g/kg,输注速度为 1.2~1.7 mg·kg-1·min-1。对于重度高TG(≥5.6 mmol/L)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脂肪乳剂,可选择不含脂肪乳的肠外营养处方,如复方氨基酸/葡萄糖电解质注射液。
五 合并症及注意事项
1. 肿瘤和血脂异常
a) 血脂异常肿瘤患者需要适当控制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
b) 肿瘤患者血脂异常的非药物干预主要为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保持理想体质量、运动、调整饮食结构
2. 血脂异常合并高血糖
a) 血脂异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维持正常体重,调整饮食模式,控制总能量摄入,改善血糖水平,防止血糖波动,以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
*[1] 血脂异常医学营养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3, 17(8):561-573.
本文是张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