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唐浩 三甲
唐浩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矫形骨科

膝关节置换术后如何进行康复?

845人已读


第一阶段:术后急性期(0-2周)

术后早期2周内,伤口管理以减轻疼痛、控制肿胀为主,避免伤口并发症,康复锻炼主要实现膝关节完全伸直、被动活动度>90°,不必追求过度激进的康复速度。

1. 疼痛和肿胀管理

1) 按医嘱用药。

2) 采用冷敷(冰袋)来减轻肿胀——每1-2小时敷15-20分钟。

3) 睡觉时可将腿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以减轻下肢肿胀。

2. 伤口护理

1) 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

2) 到医院门诊每隔2-3天定期换药,以保持伤口敷料干净无渗液为准。

3. 床上活动

1) 做踝关节泵动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瘀滞,预防血栓,建议每日做200次。

图片2 踝泵练习.jpg

图 1 患者术后早期床上进行踝泵联系的方法

2) 关节伸直锻炼:

基本原则是:首先练习伸直,再练习打弯。

很大一部分患者术前存在膝关节屈曲畸形,手术当中医生都已经基本纠正了膝关节屈曲畸形,术后早期患者需要通过适当压腿,避免术后屈曲畸形复发。

建议:对有残余膝关节屈曲畸形的患者,买一个 5 斤或 10 斤的米袋子,躺床上膝盖伸直,踝关节下面垫个枕头,每天用米袋子压在膝盖上面,慢慢压直,一天两次,一次半小时

图 2 膝关节压直练习,对于保持膝关节伸直非常重要

3) 开始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有两种方法:

a. 患者主动抱膝法:由于患者对疼痛感更加自主可控,同时不需要其他人辅助,推荐采用这种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将大腿抬离开床面,双手抱住大腿,主动屈曲膝关节直至90°,再恢复至起始位,上下午各1次,要点是不用次数多,但每次都要到位。

图 3 单人抱腿屈膝练习方法

b. 被动屈膝法:患者取仰卧位,康复治疗师或家属一手握住患侧膝关节以维持髋关节稳定,另一手握住踝关节,双手同时往头顶方向推至髋膝关节屈曲,达到屈膝90°,再恢复至起始位,10个/组,上下午各2组。

图 4 双人被动屈膝联系方法

4. 步行训练

1) 根据自身承受能力开始负重行走,使用助行器械(助行器、拐杖等)。

2) 练习安全的移动技巧。

助行器步行训练:患者扶助行器进行步行训练,使用三点步态,即先出助行器,再迈患肢,后迈健肢,扶拐步行训练为10-15min/次,2-3次/天。

图 5 使用助行器行走锻炼

5. 物理治疗

有条件的患者建议到专业的康复医院进行早期康复治疗,非常有助于提高术后疗效。

第二阶段:早期康复(2-6周)

第二阶段,伤口已经愈合,康复锻炼以改善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步态等功能位主要目标。

1. 增加活动度

1) 逐步增加负重活动。

2) 继续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目标是改善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

3) 床旁垂腿训练:可患者自己完成,练习伸直、屈膝、肌肉力量。

图 6 患者自主进行伸直、屈膝、股四头肌肌肉锻炼的方法

2. 增强肌力

1) 加入针对股四头肌、腘绳肌、髋屈肌和臀肌的抗阻练习。

2) 没有阻力的情况下使用固定式自行车促进运动。

3. 功能性活动

1) 开始练习无需他人帮助地从椅子和马桶上坐下和起身。

2) 练习上下楼梯。

4. 步态训练

在治疗师或家人的帮助下,逐步扔掉拐杖、助行器,练习独立行走,恢复正常步态。

第三阶段:中期康复(6-12周)

术后6周以后,软组织已经完全愈合,当前康复以进一步增强关节肌力和功能、恢复日常生活为主要目标。

1. 提高力量和耐力

1) 增加力量练习的重复次数和抗阻力。

2) 开始更具挑战性的平衡和本体感知练习。

2. 开始练习高级功能活动

1) 练习蹲下、伸手和轻度家务活动。

2) 可以开始走更长的距离或使用固定自行车进行低冲击的心血管锻炼。

第四阶段:高阶康复和恢复活动(适用于运动需求高的患者,3-6个月)

对于于运动需求高的患者,可在3个月后进一步开展恢复适度体育运动的康复锻炼。

1. 力量和体能训练

1) 使用器械或重量训练,进一步加强膝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

2) 在医生指导后可以开始游泳或其他低冲击的有氧活动。

2. 加强功能恢复

1) 专注于无限制地进行日常活动。

2) 强调正确的身体机制以保护新的膝关节。

第五阶段:持续维护(6个月以后)

人工膝关节需要长期监测,在出现问题的早期及时处理,对于延长关节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1. 终身健身锻炼

1) 可定期参与步行、慢跑或游泳等低冲击活动。

2) 继续进行力量和灵活性训练以保持膝盖健康。

2. 定期监测

定期随访,术后复查时间为6周、6个月、1年、2年,然后每3年一次复查。

pdf_link
唐浩
唐浩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矫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