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沈露俊 三甲
沈露俊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微创介入治疗科

盆腔肿瘤消融避坑: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的解剖特点

129人已读

引言:盆腔肿瘤穿刺及消融时因为盆腔神经丰富,容易造成神经损伤,从而影响下肢的感觉和运动,熟知三组神经的走形对于预防手术并发症至关重要。

图片1.png

图1.三组神经的MRI断层下的定位

股神经

图2.png

图2.股神经从腰大肌后方走行,在股动脉外侧进入股三角区

发自L2~L4,是腰丛发出的最大分支,自腰大肌外侧缘发出后,在腰大肌与骼肌之间下行到达腹股沟区,随后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外侧从深面穿经该韧带,于股动脉的外侧进入大腿的股三角区。

在股三角内发出数条分支,其中肌支主要分布于骼肌、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主要支配大腿肌前群。

皮支有行程较短的股中间皮神经和股内侧皮神经,分布于大腿和膝关节前面的皮肤区;皮支中最长的是隐神经,一路下行至足内侧缘,沿途发出分支分布于髌下、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

股神经受损后主要表现有:屈髋无力,坐位时不能伸膝,行走困难,膝跳反射消失,大腿前面和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

图片3.png

图3.股神经及闭孔神经支配的区域


闭孔神经

图4.png

图4. 闭孔神经从腰大肌后缘走行,随后在骨盆内侧面与闭孔血管伴行


发自L2~L4,自腰丛发出后从腰大肌外侧缘穿出,紧贴盆壁内面前行,与闭孔血管伴行穿闭膜管出盆腔,随后分为前、后两支,分别在短收肌的前、后方浅出至大腿内侧区。

肌支主要支配闭孔外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偶见发出分支至耻骨肌,主要支配大腿内侧群。

皮支主要分布于大腿内侧部皮肤。

闭孔神经损伤后,常出现大腿内收或外旋障碍、大腿内侧皮肤感觉障碍等


坐骨神经

图5.png

图5.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至臀大肌深面,继而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全身直径最粗大,行程最长的神经。

发自L4、L5、S1~S3,从骶丛发出后,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至臀大肌深面,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的中点深面下行到达股后区,继而行于股二头肌长头的深面,一般在胭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坐骨神经在出盆腔时即分为两大终支的情形较多见,有时在盆腔内即分为两终支。

胫神经为坐骨神经本干的延续,最终在踝管分为足底外侧神经、足底内侧神经两大终支;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两大终末支。

坐骨神经在股后区发出肌支支配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主要支配大腿肌的后群;同时也有分支至髋关节。

坐骨神经损伤:大腿后部肌肉运动障碍、整个小腿的运动障碍,以及相关区域的皮肤会出现麻木、酸胀、疼痛等感觉。

图片6.png

图6.坐骨神经与周围肌肉的毗邻关系


特别感谢: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 许佳琳协助资料收集及整理

沈露俊
沈露俊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微创介入治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