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节患者手术还是观察,不同年龄段的区别很大,尤其是…
首先来明确几个事实:
一,肺结节一般存在三种情况(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性腺癌),在没有切掉之前谁也不敢保证诊断,即使是顶级医院知名专家,也会说“考虑诊断为…“,或者“…可能性大“。

肺结节的三种情况
二,这三种情况其实是肺癌发展的三个阶段,一个接一个,通常第一个阶段是癌前病变,10年左右进入第二个阶段原位癌,再经过3-5年才有浸润性成分,而扩散转移以至于不能手术,则需要许多机缘巧合,通常也需要半年左右。

肺癌发展的三个阶段
所以只有浸润性癌的手术是有紧迫性的,而且即使能确定处于第几个阶段,比如原位癌阶段,也不知道是刚变成原位癌,还是已经5年了马上要浸润了。
三,这三个阶段都在“可以手术切除治愈”的时间窗内,有很大的弹性,而年龄和人生轨迹却是不宜被随意打破的!
对于两个年龄段的患者尤其要慎重选择:
一个是75岁以上的老人,中国人平均寿命就是75岁左右,这个时候结节如果是原位癌或者更早,完全有可能不影响寿命,这时去做手术是成则无功,败则可恨的。即使是浸润癌,保守治疗也有着相当不错的效果,此时冒着不小的危险和余生的舒适感做手术,需要三思再三思。
另一个年龄是20岁之内的小孩儿,肺癌三个阶段加起来也有15年了,如果现在是浸润癌,难道5岁就开始发生了吗? 所以这个时候最不应该焦虑的。虽然年轻,手术风险小,但是万一有什么并发症就是影响一辈子的。而且年龄小,心理也不太成熟的,经历手术的焦虑、肺癌的“帽子“、错失大展宏图的机会,过早的改变人生轨迹,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其实最需要尽早手术的是40-60岁的中年人,因为癌症本就高发于这个年龄,治疗效果的差别(早期和晚期的区别)在这个年龄段最大,这时候抓住治愈机会是有很大的“性价比“的。
此外,很多结节的发展缓慢,如果不手术,总有一些人最终不需要手术,而CT诊断总有不符合的,只要手术就总有些人是良性的。
所以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最好是观察到结节有变化了,再做手术,既不错过治愈的时间窗,又不过早的亏欠自己的身体。
本文是卢家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