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哪个药物当作免疫治疗的主力?——怎样给患者选药
近期有多种新药在重症肌无力等自身免疫病领域上市,在给患者做治疗决策时,打开兵器库,在众多武器面前,怎样给患者做选择和推荐呢?
以重症肌无力为例,在减药时,患者会问先减哪个药,我的回答是,您想用哪个药当作免疫治疗的主力呢?
因为重症肌无力是一个无法根治的自身免疫病,有复发风险,但是医患配合好,规律用药的患者,大约80%以上不影响正常生活。急性和重症期尽快控制症状,稳定期逐渐减量预防复发。
经济条件允许、医保报销后负担不重,或难以忍受激素副作用的患者,以新型靶向药物做维持期用药的主力完全可以尝试,
- 若以作用于下游靶点的药物如FcRn拮抗剂和C5补体抑制剂作主力,还应搭配作用于上游靶点的药物如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不建议单用下游靶点药物;
- 若以作用于上游靶点如CD20或其他B细胞通路的药物作主力,取得疗效后可逐渐减量甚至停用常规免疫治疗药物,定期监测临床症状及血液化验以制定用药周期。
经济条件一般或医保覆盖有限的患者,除激素作为基础治疗外,他克莫司、甲氨喋呤、吗替麦考酚酯和环磷酰胺我们也常用,目的是花较少的钱、相对小的副作用风险下,也能给患者控制症状。常见的情况是预期免疫抑制剂起效、症状明显改善后,先逐渐减量激素至5-10mg,然后开始减免疫抑制剂,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调整一次剂量,定期查肝肾功血常规。
在我心中其实有一个每年花费的上限(两万),希望能在这个上限之下用最少的钱给患者控制好症状,患者是每年都要花这些钱啊!综合疗效、花费、副作用、起效维持时间、用药便捷性、患者诉求给患者做近期、三月后、半年后甚至更长期的用药规划。
有时把医生比作厨师,海参会烧,小米粥也会煮,丰俭由人,都不会使食客饿着肚子。
对于未来,我还是充满希望和信心:或许5-10年后,新型治疗方案会“治愈”重症肌无力等自身免疫疾病,那时或许不存在选药这些问题了。
本文是岳耀先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