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代龙金 人已读
一、概念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的粘膜层或直肠壁的全层、甚至乙状结肠部分从肠腔内脱出到肛门外的疾病。中医把它叫做“脱肛”。严格说起来,直肠脱垂和脱肛是有区别的。
一般人所说的脱肛,是指有东西从肠腔或肛门管脱出到肛门外的病症,包括了痔疮脱出、直肠息肉脱出、肥大肛乳头脱出、直肠脱出、肛门管脱出等多种疾病。其中以痔疮脱出最为常见,一般又叫做“脱肛痔”或“痔脱出”,痔和直肠脱垂是完全不同的二码事。
临床医生说的脱肛,说的是直肠脱垂。由于直肠脱垂病情发展缓慢,早期大多伴有肛门下坠感或里急后重,会被有不少患者误以为是痔疮,不予重视,从而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脱肛(直肠脱垂)呢?
二、脱肛的病因
1、解剖因素:发育不良幼儿、营养不良患者、年老衰弱者,易出现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无力;小儿骶骨弯曲度小、过直;手术、外伤损伤肛门直肠周围肌或神经等因素都可减弱直肠周围组织对直肠的固定、支持作用,直肠易于脱出。
2、腹压增加:如便秘、腹泻、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排尿困难、多次分娩等,经常致使腹压升高,推动直肠向下脱出。
3、其他:内痔、直肠息肉经常脱出,向下牵拉直肠黏膜,诱发黏膜脱垂。
三、脱肛的症状
1、脱出:这是肛门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早期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自行复位;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抵抗力逐渐减弱,日久失治,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突出,甚至咳嗽、负重、行路、下蹲时也会脱出,而且不易复位,需要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复位。
2、出血:一般无出血症状,偶尔大便干燥时,擦伤粘膜有滴血,粪便带血或手纸拭擦时有血,但出血量较少。
3、潮湿瘙痒:部分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无力,常有粘液自肛内溢出,以致有潮湿感。或因其脱出,没有及时复位,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粘液刺激肛周皮肤而引起瘙痒。
4、坠胀:由于粘膜下脱,引起直肠或结肠套叠,压迫肛门部,产生坠胀,有的还感觉股部和腰骶部痪胀。
5、嵌顿:大便时,肛门直肠脱出未能及时复位,时间稍长,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因而发炎肿胀,并导致嵌顿。这时,粘膜由红色逐渐变成暗红色,甚至出现表浅粘膜糜烂坏死、或脱垂肠段因肛门括约肌收缩而绞窄坏死。病人症状亦随之由局部反应发展到全身,出现体温上升,食欲减退,小便困难,大便于结,疼痛坠胀加剧,坐卧不安,甚者发生肠梗阻症状。
四、预防措施
1、要及时治疗肠炎、腹泻,特别是小儿尤要注意。
2、有习惯性便秘或排便困难的人,平时要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应治愈便秘。排便时不要用猛力,不要久蹲,不要上厕所时看书看报。
3、要及时治疗可使腹压增加的疾病,如慢性咳嗽、排尿困难等。
4、妇女分娩后要充分休息,产后如有会阴撕裂要及时缝合,以保持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宫脱垂及内脏下垂要及时治疗。
5、每日做2次提肛运动,每次紧缩、放松肛门30回,有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的作用,对预防直肠脱垂有积极作用。
本文是代龙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