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申长兴 三甲
申长兴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中西医整合肺结节中心

认识你所不熟悉的结核病,可能就在你身边 --肺结核病灶也会表现为“肺结节”

344人已读

作者:上海十院中西医整合肺结节中心 申长兴 副主任医师

本科普为上海市健康科普专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KKPZX-2023-A16


肺结核,乙类传染病,指结核病变发生在肺、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等部位。 主要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五种类型。

肺结核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目前我国仍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症状

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或咯血为肺结核可疑症状。

肺结核多数起病缓慢,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随着病变进展,可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等,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肺结核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盗汗、疲乏、间断或持续午后低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女性患者可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少数患者起病急骤,有中、高度发热,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病变发生在胸膜者可有刺激性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变发生在气管、支气管者多有刺激性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支气管淋巴瘘形成并破入支气管内或支气管狭窄者,可出现喘鸣或呼吸困难。

少数患者可伴有结核性超敏感症候群,包括: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角膜炎等。

儿童肺结核还可表现发育迟缓,儿童原发性肺结核可因气管或支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或支气管,或发生淋巴结-支气管瘘,常出现喘息症状。

当合并有肺外结核病时,可出现相应累及脏器的症状。

体征

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当病变累及范围较大时,局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合并感染或合并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湿性啰音。

病变累及气管、支气管,引起局部狭窄时,听诊可闻及固定、局限性的哮鸣音,当引起肺不张时,可表现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叩诊为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病变累及胸膜时,早期于患侧可闻及胸膜摩擦音,随着胸腔积液的增加,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气管向健侧移位,叩诊呈浊音至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至消失。当积液减少或消失后,可出现胸膜增厚、粘连,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可塌陷,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受限,叩诊为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

原发性肺结核可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可伴肝脾肿大、眼底脉络膜结节,儿童患者可伴皮肤粟粒疹。


肺结节陈旧病灶和肺结节关系紧密

肺结核自愈或治愈后遗留的陈旧病灶往往表现为肺结节,而且常分布在结合好发位置(两肺上叶、下叶基底段),需要仔细鉴别,以免误诊。

肺结核的诊断是以病原学(包括细菌学、分子生物学)检查为主,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胸部影像、相关的辅助检查及鉴别诊断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以病原学、病理学结果作为确诊依据。儿童肺结核的诊断,除痰液病原学检查外,还要重视胃液病原学检查。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并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开窗通风,注意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卡介苗,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

申长兴
申长兴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中西医整合肺结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