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母细胞瘤靶向治疗ALK→劳拉替尼(lorlatinib)
今天找了一下神经母细胞瘤中ALK的最新研究进展,本人研究生第一篇研究论文就是关于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应用,现在已经把第三代ALK抑制剂劳拉替尼(lorlatinib)进行了临床试验,还是很震惊的(毕业后就不太关注实验室方面的东西,其实文章去年就发表了)。
在15年的时候,我就已经尝试做过了第三代抑制剂劳拉替尼的细胞学试验,结果出奇的好,比第一代抑制剂的有效药物剂量小多了,当时他还是只有代码PF-6463922,大名还不这么响亮。可惜年少不懂没有深入探究啊。在实际病人中,由于需要花费额外不可报销的费用进行基因测序,导致了临床中ALK突变或者扩增的病例实在是很难发现,临床应用并不常见。就比如现在我们新华医院,我们也有ALK的临床试验,还在招募中。
目前这是I期临床试验,研究人员发现,单独或与化疗联合使用的劳拉替尼对于复发/难治性ALK驱动的神经母细胞瘤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患者是安全且可耐受的。劳拉替尼在携带三种特定于神经母细胞瘤的热点ALK突变的所有年龄段患者中显示出临床活性,包括那些之前接受过其他AL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第一代克唑替尼在美国二期临床试验的数据表明,反应率仅约为15%,因此开发了这第三代的药物,其实劳拉替尼也在肺癌中应用起来,才转向儿童。
劳拉替尼在单独用药中,18岁以下患者对该药物的反应率约为30%,18岁以上患者的反应率约为67%。18岁以下患者在与化疗联合使用时反应更好,有63%的患者对联合治疗有反应,整体实验中48%的的患者得到了MIBG完全缓解。由于肿瘤内部的异质性,对于MYCN扩增的患者,单独使用劳拉替尼效果不佳,但在与化疗联合使用时具有明显的获益。
Goldsmith et al. “Lorlatinib with or without chemotherapy in ALK-driven refractory/relapsed neuroblastoma: phase I trial results,” Nature Medicine, April 3, 2023, DOI: 10.1038/s41591-023-02297-5
#神经母细胞瘤 #靶向药 #基因突变 #基因检测 #临床试验
如门诊预约爆满,可至诊室就诊,我科医生为方便广大患者,均免费提供加号服务,进一步咨询可至上海新华医院27号楼6楼,可与我直接联系。
本文是陈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