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板术后康复计划-温医一院关节外科
三分靠手术,七分靠康复,手术结束并不是终点,只是为功能恢复提供了条件,最后恢复如何取决于术后锻炼。术后当天即可开始,轻中度的疼痛要克服,坚持锻炼。
总则:—— 循序渐进(每天有进步)适可而止(关节肿胀、发热不加重)
1、冰敷:术后即刻开始,每次15-20分钟,每日4-6次。如关节肿、发热明显,冰敷次数可适当增加;防止冻伤。手术后冰敷时间要持续三个月甚至更久!只要膝关节感觉热就还要冰敷!
2、肿胀:术后3月内关节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反复,通常加强冰敷或休息1-3天后会消退。但持续的肿胀或关节发热应及时咨询主刀医生。
3、疼痛:半月板修复后通常不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有些人术后三个月内会出现膝关节活动之后的弹响,有些人手术后几个月或者一两年,也会出现。通常这些弹响是因为膝关节里边的疤痕所致。这些弹响不引起疼痛,是没有关系的。如疼痛持续,及时咨询您的主刀医生;有内侧副韧带损伤者,疼痛可能时间长些,但只要循序渐进大都能恢复。
4、屈伸练习
伸直训练:大多数人术后一两天就能做到平卧位时膝关节腘窝贴平床面,就不用刻意去练伸直。少数伸直伸直困难者用枕头垫高踝关节后方,使膝关节腘窝悬空,股骨远端膝关节上方放10斤米袋压直,早晚一次,每次半小时。
屈曲练习:床旁垂腿,健侧下压,弯腿到90度,早晚各一次,10分钟;术后2周内到90度,不要超过90度;术后2周-3月内弯曲最大限度是120度;三个月内不要明显超过120度。
5、支具:单纯的半月板修整/成形/清理,建议佩戴膝关节支具2周减轻肿胀;做了半月板缝合手术的建议佩戴膝关节支具3月;
①睡觉时难受可以不戴,下地活动必须佩戴,伸直位固定,弯腿练习时取下来;
②如果膝关节弯屈顺利,支具0度,每天被动弯屈>90度、<120度1-2次即可;
③如果膝关节弯屈困难,在主管医生的指导下,支具30-60度,每天被动弯屈>90度、<120度2-4次。直到术后三个月才开始压过120度。

6、肌肉训练:应该坚持到完全恢复运动
①踝泵运动: a. 最大限度向上勾脚尖,再最大限度向下绷脚尖,不要快,3-4秒一个: b. 以踝关节为中心做踝关节360度环绕。两个动作交替进行,多多益善。

②股四头肌锻炼: 患者卧在床上,双腿伸直,进行双下肢大腿肌肉收缩5秒、放松2秒的活动,每组50次,每天10组。

③直腿抬高训练:用力上勾脚背,伸直腿并抬高至20厘米左右,保持10秒,再缓慢放平,双腿交叉进行,每次练习至力竭,每小时练习5-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增加肌力。

7、负重
(1)没有缝合半月板者,术后当日起可以下地负重行走:先在床上静坐,然后床边静坐,再扶床站立,双脚交替承重,感受负重,再拄拐行走,自觉良好者可脱拐;
(2)缝合了半月板者,术后当日可以下地不负重行走:先在床上静坐,然后床边静坐,扶床健侧腿着地,患侧腿不着地,然后拄拐行走,患侧可适度前脚掌点地,不可完全负重;原则:
①缝合4针以内,且位于前/后角,不负重4周,后1周部分负重,再过渡到完全负重;
②缝合4针以内,且位于体部,不负重4周,后1周部分负重,再过渡到完全负重;
③缝合4针以上不负重8周,后1周部分负重,再过渡到完全负重。
9、恢复日常生活与运动:以上述可以完全负重开始,没有缝合半月板的,4-6周争取基本恢复日常生活;半月板缝合较多(>4针)的,术后3月恢复正常生活。半月板缝合2针左右或后角缝合的,术后8-10周恢复正常生活。
8、复查时间:
(1)术后3月内每2-4周复查一次;术后6、12、24月复查一次;
(2)出现膝关节持续疼痛、肿胀、发热等超过3天以上,休息冰敷未见明显好转,需门诊复查;
(3)是否复查核磁共振:半月板属于软骨,是最难生长的组织之一,即使修复的半月板磁共振下仍可能显示为2-3度损伤信号,只要没有临床症状或较术前改善,就认为手术成功。所以一般不用复查核磁共振,如需拍摄一般是为了其他膝关节疾病的诊疗。

本文是邓桢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