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何海燕 三甲
何海燕 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征医院 血液病科

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有哪些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237人已读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需要采集足够的干细胞,但是在正常情况下,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在外周血中的含量极低,为了获得足够的自体移植所需的造血干细胞,我们会使用药物(动员剂)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进入到循环流动的血液中(即“外周血”),这个过程在医学上就被形象的称为“动员”

那么,理想的动员不仅需要收集到目标干细胞数量,还应尽量减少采集次数、降低费用和避免动员相关并发症

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方案

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EBMT) 专家组指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干细胞动员方案包括传统的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稳态动员、G-CSF 联合化疗动员的非稳态动员,以及新一代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普乐沙福联合传统动员的方案。

单独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G-CSF通过皮下注射刺激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加强骨髓造血功能,刺激干细胞生成,进而使得白细胞升高,给药后4-5天后医生会大致判断动员出的造血干细胞数量,然后进入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流程。但较高的动员失败率限制了其应用

化疗联合G-CSF

国内外常采用的动员方案是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化疗可使患者在移植前对体内的肿瘤细胞进行进一步的清除,使骨髓处于抑制状态,在恢复早期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即可动员大量造血干细胞进入血液循环,通过干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

与单用细胞因子相比,此方法可增加外周血干细胞采集量,但化疗动员相比含普乐沙福的稳态动员存在住院时间更长、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动员结果不稳定、采集时间更长以及外周血CD34+细胞峰值的预测性差等问题。

G-CSF+普乐沙福

普乐沙福是一种可逆性趋化因子受体CXCR4拮抗剂,通过阻断基质衍生因子1(SDF-1)与CXCR4间的相互作用使造血干细胞从骨髓释放进入外周血。普乐沙福在动员中的应用策略包括一线应用、基于危险分层应用和抢先应用。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普乐沙福起效快速、可预测,能够显著减少不可预测的采集;其次,普乐沙福联合G-CSF具有协同作用,有助于迅速将造血干细胞动员至外周,一次动员成功率高,显著缩短采集天数,实现高效动员。第三,普乐沙福具有不良事件少的特点;第四,动员/采集总费用相对可控,并能显著降低G-CSF总剂数、动员相关住院及动员期间输血。

总之,基于普乐沙福的稳态动员基本实现了稳态、高效、耐受性好、经济的动员目标,普乐沙福的临床价值已被多个指南或共识推荐。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何海燕
何海燕 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征医院 血液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