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倩
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律失常三区
“早搏”,我要注意啥?
934人已读
今日患者问:“我早搏,平时要注意点什么?”
过早搏动,简称早搏,又称期前收缩,是指在规则的心脏节律的基础上,异位起搏点发放冲动而提前发生的心脏搏动。按照发生的部位,分为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几乎所有的心脏疾病患者和90% 的健康人群均可出现早搏。
室性早搏是指HIS束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提前收缩。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人群均可发生。临床症状多样,大多数患者可无症状,常见的症状是心悸,胸闷,心跳停搏感。
房性早搏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任何部位的过早搏动。健康成人24小时动态监测约60%的人有房性早搏的发生。
“早搏”,除检查,吃药外,平时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1. 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 精神放松,缓解紧张焦虑。
3. 避免感染,发热。
4. 禁忌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大蒜等
5. 禁忌冷食,冷食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性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早搏。
6. 减少咖啡摄入,尤其是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与咖啡的相关性还存在争议,但建议患病期间减少或不饮用咖啡。
7. 忌酒,饮酒明显与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发生和增多相关,所以要忌酒。
8. 逐渐戒烟。但是突然戒烟反而可能产生戒断症状,令患者坐立不安,反而增加早搏。
“早搏”是临床的常见病,也见于健康人群。经过检查,诊断,其中大多数“早搏”不必服药,更不必焦虑。
本文是张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