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负众望!肾上腺皮质癌治疗药物 米托坦(Mitotane,密妥坦)在国内获批上市了
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皮质的罕见恶性肿瘤,通常占所有肾上腺肿瘤的1-2%。发病率较为1-2/百万,但一旦患病,往往病情进展迅速,预后不佳。该疾病不受年龄、性别等特定因素的限制,高发年龄段为小于5岁的幼儿和40-69岁年龄段的成年人。肾上腺皮质癌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但一些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等有关。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患肾上腺皮质癌的风险,而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有害物质也可能对肾上腺皮质细胞产生损伤,进而诱发肿瘤。
肾上腺皮质癌的症状和体征因个体差异而异,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腹部肿块或疼痛:由于肿瘤在肾上腺皮质内生长,可能导致腹部出现肿块或疼痛感。
- 皮质醇增多症: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等,这是由于肿瘤分泌过多皮质醇所致。
- 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高血压等,这些症状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改变线粒体和抑制甾醇-O-酰基转移酶1(SOAT)的活性,对肾上腺皮质细胞产生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
- 改变皮质醇的外周代谢,直接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类固醇,抑制皮质类固醇的合成。
- 1945年,科学家从DDT的配方中,发现并合成了DDD(滴滴滴),性质与DDT类似,但毒性低于DDT。进一步研究发现,给狗口服使用DDD或Rothan这两款混合杀虫剂,会引起肾上腺皮质的细胞毒性和萎缩,包括肝损害。
- 1960年,科学家这种改良后的“农药”,也就是DDD,率先在转移性肾上腺皮质癌(ACC)患者中临床应用,并使肿瘤消退。
- 1964年,首次以“Mitotane”(米托坦)的名字上市,适用于术后预防复发及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
- 1970年,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癌,随后,于1978年、1988年、1989年和2001年分别在加拿大、巴西、中国香港和韩国获得批准上市。
- 2002年被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列为罕见病药物。
- 2022年11月10日,米托坦片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拟优先审评”公示。
- 2023年9月8日,HRA Pharma Rare Diseases公司的米托坦片(mitotane)在中国获得批准上市,适应症为肾上腺皮质癌(ACC)。
- 胃肠道反应:主要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主要)
- 神经肌肉毒性:包括中枢神经抑制(嗜睡等),头晕,头痛,精神错乱,肌肉震颤,疲乏。
- 皮肤病变:包括皮疹。
- 眼毒性:包括视物模糊、复视、晶状体混浊、视网膜病变等。
- 泌尿生殖系统毒性:包括血尿、蛋白尿、出血性膀胱炎等。
- 心血管毒性:可有高血压、直立性低血压、面部潮红等。
- 严重时肾上腺皮质萎缩、坏死。
- 其他:包括高热、全身疼痛等。
手术切除受影响的肾上腺通常是治疗肾上腺皮质癌首选方法,药物治疗方面目前仅有米托坦这一款药物,获得批准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癌。
米托坦的作用机制
米托坦主要是通过抑制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细胞色C氧化酶来改变线粒体呼吸链活性,从而损害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肾上腺皮质产生皮质类固醇激素,诱导肿瘤细胞死亡。
研究发现,米托坦有两个主要的生物学效应:
米托坦的前世今生
米托坦(Mitotane)最初被发现是作为剧毒杀虫剂使用,中文名字叫做“滴滴滴”,是大家家喻户晓的农药滴滴涕(DDT)的同类化合物。80年代,DDT是杀死老鼠与其他害虫的主流农药。
米托坦简要说明书
【中文名称】米托坦、密妥坦
【英文名称】Mitotane、Mytanne
【商品名】LYSODREN
【生产企业/销售商】HRA/杰谛医药
【规格剂量】500mg*100片/瓶
【医保报销】2023年9月8日,国内已获批,预计2024年6月-9月可以在国内买到,是否纳入医保需待官方公布

【HRA版本原研药】1359美元(约人民币9980元),香港药房价格超过9000港元(约人民币8430元);
【仿制药】目前老挝东盟制药生产的米托坦片,价格3000-4500元/盒(500mg*100片),海外仿制药价格占优势,可帮助患者缓解经济压力,亟需的患者可通过专业海外医疗服务机构购买。
【常见副作用】
转自:癌联说
https://mp.weixin.qq.com/s/A92lLpW_kEnBrhoyAle13w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