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uSK阳性重症肌无力的免疫治疗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功能,导致肌肉无力和疲劳。
MG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AChR)和肌肉特异性激酶(MuSK)的抗体攻击。
MuSK阳性重症肌无力(MuSK-MG)是一种较为罕见的MG亚型,其特点是病人的体内主要存在IgG4类MuSK抗体;其与AChR抗体阳性MG在发表机制上的区别,也导致了有区别的临床治疗手段。

希腊和美国学者共同在Front Immunol发表了题为“Immunotherapies in MuSK-positive Myasthenia Gravis; an IgG4 antibody-mediated disease”的文章,对新型免疫疗法突飞猛进的背景下,针对MuSK-MG的治疗特点。
我们结合这篇综述,以及针对MuSK-MG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简述,以供各位同仁借鉴。

1,MuSK-MG的病理机制
A,MuSK抗体的作用机制:
MuSK抗体主要通过干扰MuSK与其共受体LRP4的相互作用来发挥致病作用,导致乙酰胆碱受体的聚集和信号传导受阻。
IgG4类抗体不能激活补体系统,但其高亲和力和单价功能特性使其在干扰MuSK蛋白相互作用方面具有高度致病性。

B,B细胞在MuSK-MG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B细胞特别是记忆B细胞和浆母细胞在MuSK-MG的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由于这个病理机制特点,Rituximab(一种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显示出显著的临床效果,主要通过消耗短命浆母细胞来减少致病性抗体。

2,MuSK-MG的临床特征
A,临床表现:
- MuSK-MG患者通常表现为局部肌肉无力,特别是面部、咽喉部和颈部肌肉。
- 患者可能出现下颌肌无力、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复视和眼睑下垂。
- 通过血清抗体检测(主要是MuSK抗体)和电生理学检查(如重复神经刺激和单纤维肌电图)进行诊断。
- MuSK-MG患者的重复神经刺激试验在面部和近端肌肉中的敏感性较高。
B,疾病诊断:
3,治疗策略
A,始发/复发期治疗:
- 类固醇是MuSK-MG的标准治疗方法,但约15%的患者对高剂量类固醇反应不佳,表现为难治性疾病。
- 胆碱酯酶抑制剂对MuSK-MG患者的效果较差,且常引起副作用。
- 胆碱酯酶抑制剂,对 MuSK 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无效
- 非甾体类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素和霉酚酸酯)在MuSK-MG中的效果较差。
- Rituximab显示出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显著减少MuSK抗体滴度,主要通过消耗CD20阳性的B细胞和浆母细胞。
- 新型治疗方法包括靶向B细胞的单克隆抗体、针对B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关键分子的药物以及针对新生Fc受体(FcRn)的药物。
- MuSK-MG主要由IgG4抗体介导,IgG4抗体不激活补体,因此补体在MuSK-MG中的作用较小;补体抑制剂在MuSK-MG中的效果有限。
- 嵌合抗体受体T细胞(CAAR-T)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精准医学方法,能够特异性地靶向产生致病性抗体的B细胞。
- Nat Biotechnol:MuSK-CAART 疗法大幅降低抗 MuSK IgG,而未影响 B 细胞或总 IgG 水平
- 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MuSK-MG无效;
- 补体抑制剂治疗MuSK-MG无效;
- 利妥昔单抗等针对B细胞的治疗药物效果更为显著;
- 嵌合抗体受体T细胞(CAAR-T)疗法能够特异性靶向产生致病性抗体的B细胞,对于治疗MuSK-MG有良好的前景。
B,慢性期治疗:
C,新型治疗:
4,未来展望
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MuSK-MG的具体病理机制,特别是B细胞和T细胞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新型免疫治疗方法的开发和临床试验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小结:
MuSK阳性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IgG4类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由此,其治疗上的特点包括:
深入研究其病理机制和开发新型免疫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期待更多类似高质量研究,给患者带来更优的临床诊疗策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