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青少年近视中西医结合诊疗
带眼镜真的很帅吗?吃火锅起雾、大风吹会掉......一天不带,路都看不清,还不如还原真实的自己,用眼睛近距离接触这世间繁华。
一、近视概述
近视,医学上称为“屈光不正”中的一种,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和晶状体屈光力过强,使得光线经过眼睛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而不是在视网膜上,从而导致远处物体看不清楚。近视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尤其是东亚地区儿童和青少年的普遍问题。
二、近视的成因
1. 遗传因素: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父母都是近视,孩子患近视的概率较高。
2. 环境因素:现代教育模式和生活方式导致孩子们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写字、使用电脑和手机等。
3. 生活习惯:不正确的用眼姿势和不良的阅读环境(如光线不足或过强、躺着看书等)也是近视的重要诱因。
三、西医治疗方法
1. 配戴眼镜
- **框架眼镜**:是矫正近视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凹透镜片将远处物体的光线重新聚焦在视网膜上。
- **隐形眼镜**:主要包括软性和硬性(RGP)隐形眼镜,适用于不同需求的青少年。
2. 角膜塑形镜(OK镜)
- **作用**:夜间佩戴,通过对角膜施加轻微压力,改变角膜的形状,使得白天无需佩戴眼镜也能看清远处物体。
- **适应人群**:适用于7岁以上、近视度数不超过600度且角膜条件符合的青少年。
3. 药物治疗
-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通过扩瞳和放松睫状肌,减缓眼轴的增长,从而延缓近视的发展。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手术治疗
-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LASIK)**:利用激光切削角膜,改变其屈光力。一般建议成年且近视度数稳定后再考虑手术。

四、中医治疗方法
1. 针灸
- **针刺穴位**:睛明穴、承泣穴、攒竹穴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改善眼部血液循环,调节眼肌功能,缓解视疲劳,延缓近视的发展。
2. 中药
- **内服中药**:如石斛夜光丸、杞菊地黄丸等,具有滋阴明目、补肝肾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眼部健康。
- **外用中药**:一些中药熏蒸或敷眼法,通过外敷眼部,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眼疲劳。
3. 推拿按摩
- **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周穴位(如睛明穴、四白穴、太阳穴等),放松眼部肌肉,缓解疲劳。
- **头面部按摩**:通过按摩太阳穴、百会穴等,促进眼部及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视力。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近视,结合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的优势,通过综合疗法,提高治疗效果,延缓近视的进展。
1. 综合疗法
- **配戴眼镜+中医针灸/推拿**:在配戴框架眼镜或角膜塑形镜的基础上,辅以针灸或推拿按摩,改善眼部疲劳,调节视力。
- **药物治疗+中药调理**:使用阿托品滴眼液等西药的同时,内服中药如杞菊地黄丸,以达到内外兼治的效果。

2. 预防和保健
- **饮食调理**: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C、E和锌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蓝莓、鱼类等,保护视力。
- **科学用眼**:保证每日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注意用眼卫生,避免不良用眼习惯。
- **定期检查**: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早期发现和干预近视问题。
六、结论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中西医结合诊疗,通过综合运用现代西医技术和传统中医方法,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延缓近视的发展,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家长和学校应积极配合,创造良好的用眼环境,培养科学的用眼习惯,为孩子们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是胡俊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