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现代经方大师谱系及著作

经方医学是中医的重要学派,因其简洁、高效和系统而学之者众,但又因其难学、难解和难用而行之者寡,然而两千年来,经方医学薪火相传,不绝如缕。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这样评价《伤寒论》的:得其一知半解,皆可以起死回生。有心向学者,得一家所论则经方有门径可入矣。

近现代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学验俱丰的经方派老中医,使得经方医学绽放异彩,福泽病患,本文撷取20世纪至今著名和非著名经方学人及其著作的截面,以期对爱好经方者有所助益。
排序和记录原则
1、地点:以学人出生、去世或活动主要所在地作为区划。特殊流派分类标注。
2、时间:以学人生平活动主要在20世纪者为主。以1900年至今故去者为主,1949年之前出生仍健在者亦酌情列入。
3、人物:以学习、传承、传播和运用经方者为主,否则不作记录。
4、著作:有传承则记录传承,主要记录著作,没有著作传世的不作记录。
5、顺序:地域以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为原则,人数少者几个地区合为一组。每组医家主要依据出生时间排列,不以贡献或影响大小排列。
6、模式:姓名+生卒年月+主要学术著作/姓名-传承人姓名+生卒年月+主要学术著作(以此类推)。
东北流派:
胡星垣1866-1945(古方今病)
张岫云1894-1974(张岫云医案百例)
陈会心1898-1980(陈会心医案)
孙允中1902-199?(孙允中临证实践录)
桑景武1912-1993(桑景武真武汤治疗消渴经验)
陈景河1917-2015(陈景河学术经验集、)
张琪1922-2019(张琪临床经验辑要等)
王德光1924-(王德光老中医临床应用乌头附子的经验)
京津流派:
袁鹤侪1879-1958(伤寒方义辑粹等)
陈慎吾1897-1972(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等)
胡希恕1898-1984(伤寒论讲座、金匮要略讲座等)
胡希恕-冯世纶1938-(经方传真等)
余无言1900-1963(伤寒论新义、金匮要略新义等)
岳美中1900-1982(岳美中医学文集、岳美中论医集、岳美中医话集等)
秦伯未1901-1970(中医入门、秦伯未医学全书等)
赵锡武1902-1980(赵锡武医疗经验)
章次公1903-1959(章次公医术经验集、章次公医案等)
宋孝志1911-1994(中医十部经典分类汇编)
宋孝志-高齐民1935-2018(高齐民先生经方临床经验集)
任应秋1914-1984(伤寒论语译、金匮要略语译、中医各家学说等)
王大经1915-1990(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
刘渡舟1917-2001(伤寒论校注、伤寒论临证指要、伤寒论十四讲等)
刘渡舟-杨维杰(见港台流派)
方和谦1923-2009(方和谦医学全集)
马继兴1925-2019(敦煌古医籍考释等)
许润三1926-(妇科临床心悟等)
李文瑞1927-(经方化裁等)
聂惠民1935-2023(聂氏伤寒学)
钱超尘1936-2022(伤寒论文献通考、伤寒论临证指要与文献通考、伤寒论文献新考等)
赵寄凡1896-1962(研究伤寒论经验漫谈)
邢锡波1905-1977(伤寒论临床实验录)
赵思俭1926-(诊余集、伤寒论研究等)
山东山西流派:
刘惠民1900-1977(刘惠民医案等)
刘季三1906-1975(伤寒论读法研究、松荫庐医话、刘季三治学经验)
李克绍1910-1996(伤寒论语释、李克绍医学全集)
费维光1929-2010(中医经方临床入门)
白清佐1888-1967(中医精粹汇集)
李翰卿1892-1972(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李翰卿伤寒讲义集要、经方躬行医案集)
李翰卿-朱进忠1933-2006(朱进忠中医临证五十年心得录、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难病奇治等)
刘绍武1907-2004(刘绍武医案选、三部六病精义等)
李可1930-2013(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伤寒论类方汇参批注等)
李可-郭博信1943-(中医是无形的科学、明清临证医话精选等)
河北河南流派:
张锡纯1860-1933(医学衷中参西录)
门纯德1917-1984(名方广用、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
张大昌1926-1995(张大昌医论医案集)
张大昌-衣之镖1948-(伤寒论阴阳图说等)
周连三1889-1969(茯苓四逆汤的临床应用经验)
周连三-唐祖宣1943-(伤寒论阐微、金匮要略阐微、唐祖宣医学集成等)
江苏流派:
曹颖甫1866-938(经方实验录、伤寒发微、金匮发微)
曹颖甫-姜佐景(见港台流派)
陈逊斋1889-1948(伤寒论改正并注、金匮要略改正并注、逊斋医案等)
武简侯1892-1971(经方随证应用法、儿科外治备要)
朱莘农1894-1962(朱莘农医案)
时逸人1896-1966(中医伤寒与温病等)
邹云翔1896-1988(邹云翔医案选等)
叶橘泉1896-1989(古方临床运用、本草推陈等)
承淡安1899-1957(伤寒论新注等)
翟冷仙1900-1990(碧荫书屋主人珍藏伤寒杂病论集注疏)
樊天徒1900-?(伤寒论方解、中药脞谈)
吴考槃1903-1993(伤寒论百家注、金匮要略五十家注等)
马云翔1911-2007(马云翔医学学术经验选编)
殷品之1914-1993(殷品之医案)
朱良春1917-2015(朱良春用药经验集、朱良春论医集等)
曹永康1917-(夹阴伤寒证治)
颜德馨1920-2017(颜德馨用药经验集等)
汪朋梅1923-2010(汪朋梅治疗脾胃病经验)
陈树人1923-(中医辨治经验集萃)
陈亦人1924-2004(伤寒论求是、伤寒论译释)
王少华1929-(四逆散治痛证鳞爪)
孙浩1929-(孙谨臣儿科集验录)
上海流派:
汪莲石1846-1924(伤寒论汇注精华)
汪莲石-程门雪1902-1972(程门雪医案等)
汪莲石-恽铁樵1878-1935(群经见智录、伤寒论研究等)
包识生1874-1933(包识生医书合集)
陆渊雷1894-1955(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
张凤郊1894-1967(仲景方在急难重病中的运用)
祝味菊-徐小圃1887-1959(徐小圃医案医论集、儿科名家徐小圃学术经验集)
祝味菊、徐小圃-徐仲才1911-1991(徐仲才医案医论集)
祝味菊-陈苏生1909-1999(伤寒质难、陈苏生医集纂要)
夏仲方1895-1968(夏仲方医案)
刘树农1895-1985(刘树农论内科、刘树农学术经验集等)
陈耀堂1897-1980(陈耀堂医案)
吴涵秋1900-1979(范氏方案)
张伯臾1901-1987(张伯臾医案、张伯臾论心脑病等)
董廷瑶1903-2000(幼科刍言)
姜春华1908-1992(经方应用研究、姜春华医学全集等)
顾丕荣1912-2009(疑难病诊治探幽)
金寿山1921-1983(金匮诠释、金寿山医论集等)
诸方受1926-(诸方受伤科医集)
周康1931-(临床中医脑病学)
陈妙峰1942-(治疗冠心病早搏78例临床观察)
浙江安徽流派:
范文甫1870-1936(范文甫专辑)
范文甫-孙幼立1921-(老医秘验-范文虎传人孙幼立70年临证经验集)
范文甫-吴涵秋1900-1979见上海流派
曹炳章1878-1956(增订通俗伤寒论、中国医学大成等)
李师昉1881-1963(李师昉治疗急症经验)
傅梦商1895-1988(傅梦商医案)
魏长春1898-1987(魏氏验案类编、魏长春临床经验选集、中医实践经验录等)
潘澄濂1910-1993(伤寒论新解、潘澄濂医论集)
金希聪1918-2012(医林仗义、杏林三唱、金希聪医案等)
何任1920-2012(金匮要略通俗讲话、金匮要略校注、金匮要略语译等)
娄绍昆1944-2023(中医人生等)
胡翘武1915-2002(中医临证三字诀、壶天秉烛等)
王乐匋1921-1998(老陶读医随笔等)
江西流派:
姚国美1893-1952(姚国美医学讲义)
姚国美-姚荷生1911-1997(姚荷生中医内科学评讲)
姚荷生-姚梅龄1944-2024(姚梅龄医学全集)
赖良蒲1897-1966(蒲园医案)
杨志一1905-1966(杨志一医论医案集等)
杨志一-杨扶国1936-(经方临证精华)
万友生1917-2003(寒温统一论、伤寒知要等)
陈瑞春1936-2008(伤寒实践论、陈瑞春论伤寒)
岭南流派:
易巨荪?-1913(集思医案)
黎庇留1846-1926?(伤寒论崇正、黎庇留医案)
陈伯坛1863-1938(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要略)
陈伯坛-谭述渠?(谭氏南游医案实录)
方行维1886-1964(临床心得选集)
刘赤选1897-1979(教学临证实用伤寒论、刘赤选医案医话等)
林上卿1914-2000(上卿济生录)
张志民1918-199?(伤寒论方运用法)
俞长荣1919-2003(伤寒论汇要分析)
何炎燊1921-2020(寒温融新)
香港台湾流派:
陈庆保?(伤寒类编)
卢觉愚1897-1981(卢氏实用伤寒论讲义)
姜佐景1904-1984(伤寒论精简读本)-倪海厦1954-2012(人纪)
朱木通1905-1977(中医临床廿五年朱木通经方医案)
恽子愉1927-2005(伤寒论之现代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金匮要略新论等)
张步桃1941-(解读伤寒论、伤寒大论坛等)
杨维杰1948-(伤寒论经方应用讲座等)
湖南湖北流派:
萧琢如1857-1927(遁园医案)
冉雪峰1879-1963(冉氏伤寒论、八法效方举隅、冉雪峰医案等)
朱卓夫1893-1969(临证心得)
赵守真1900-1970?(治验回忆录1969年著)
刘炳凡1910-2000(伤寒论类方辩证)
夏度衡1912-1992(夏度衡医案)
谭日强1913-1995(金匮要略浅述)
李培生1914-2009(李培生伤寒论讲稿、李培生老中医经验集)
洪子云1916-1986(伤寒论讲义)
蒋洁尘1918-1982(金匮选注)
云贵流派:
彭子益1871-1949(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等)
李继昌1879-1982(伤寒衣钵、李继昌医案)
王希仲1885-1981(王希仲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举隅)
吴佩衡1886-1971(伤寒论讲义、吴佩衡医案)
吴佩衡-来春茂1915-2011(来春茂医话、来春茂医镜)、吴生元1937-(扶阳心法与临证旨要)
汪振华1889-1972(医林拔萃)
陈真一1893-1973(陈真一老中医临证经验拾零、贵州中草药)
王聘贤1897-1964(伤寒论考评、王聘贤医学文集)
戴丽三1901-1968(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程云深1901-1980(中医处方学等)
李彦师1906-1978(伤寒金匮条释)
姚贞白1910-1979(姚贞白医案)
廖濬泉1915-(廖濬泉儿科医案、我的长寿之道等)
川渝流派:
郑钦安1824-1911(伤寒恒论、医理真传、医法圆通)
郑钦安-卢铸之1876-1963(郑钦安先生医书集注、卢氏临证实验录等)
郑钦安-祝味菊1884-1951(祝味菊医学五书、祝味菊医案经验集)
廖平1852-1932(伤寒杂病论古本、六译馆医学丛书)
廖平-刘民叔1897-1960(刘民叔医书七种校注等)
田鹤鸣1883-1980(伤寒田曾流传习录)
田鹤鸣-曾荣修1927-(伤寒田曾流传习录)
陈鼎三1875-1960(医学探源)
陈鼎三-江尔逊1917-1999(经方传教录)
范中林1895-1989(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范中林-唐步祺1917-2004(郑钦安医书阐释、唐步祺医案、咳嗽的辨证论治)
陈源生1897-1992(简便验方歌括、陈源生)
陈达夫1905-1979(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龚志贤1907-1984(龚志贤临床经验集、龚志贤论杂病等)
彭履祥1909-1982(川派中医名家彭履祥)
补晓岚1856-1950(补晓岚师徒行医秘方录)
补晓岚-唐世丞-唐守国(补晓岚师徒行医秘方录)
贺鼎言1916-1986(贺鼎言老中医临床经验体会、治咳喘十法)
陈潮祖1929-2018(陈潮祖医案精解、中医治法与方剂、陈潮祖临证解惑等)
西北流派:
黄竹斋1886-1960(伤寒论集注、金匮要略方论集注等)
权东园?(古方新用)
权东园-权依经1926-2010(古方新用)
麻瑞亭1903-1997(医林五十年、麻瑞亭医案医话)
裴慎1917-1989(伤寒论新编、本草骈比、金匮新释、伤寒方证识、本草三言等)
裴慎-裴正学1938-(裴正学医话医案集、裴正学医学经验集等)
杜雨茂1934-(伤寒论释疑与经方实验等)
李顺保1940-(伤寒论版本大全、金匮要略版本大全等)
峨眉丹医流派:
周潜川1907-1971(周潜川方药养生文集等)
周潜川-廖厚泽1923-1998(伤寒金匮汇证诠解、金匮要略辑注、经方临证传心录等)
海外流派:
汤本求真1876-1941(皇汉医学)
汤本求真-大塚敬节1900-1980(伤寒论解说、金匮要略解说、汉方诊疗三十年等)
奥田谦藏1884-1961(伤寒论阶梯)
龙野一雄1905-1976(中医临证处方入门)
矢数道明1905-2002(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等)
藤平健1914-1997(汉方腹诊讲座、伤寒论演习等)
以上只是人物与著作的简单罗列,且非完备的资料。

经方流派不下数百千家,传人各有万千,有家学者,有传承者,有私淑者,有独立自学者,本文主要罗列部分已故去的经方大师、学者,包括主要著作,对其传人尚健在亦酌情列入。
更有很多不在庙堂、扎根民间、临证救人而无时间留下著作的经方派医家和学人,本文仅就所知录得部分学者及著作,必有疏忽遗漏和错误,如果没有列入,是笔者之失,望读者有以教我,先此谢过。
现代信息流通发达,经方派百舸争流,各地经方学人不断涌现,有心者必将有所发现,找寻到更加适合自己学习的经方路径。
最后愿喜欢经方的朋友能够各取所需、按图索骥,借助前辈医家学人的肩膀更上一层楼,让经方惠及家人朋友,将经方发扬光大。
文后附录小部分学人小影,以观前辈大师风采(排名不分先后):

曹颖甫先生

田鹤鸣先生

吴佩衡先生

李翰卿先生

陆渊雷先生

胡希恕先生

大塚敬节先生

矢数道明先生

朱木通先生

来春茂先生

门纯德先生

李可先生

钱超尘先生

娄绍昆先生
如另有您所知晓的,请留言记录你心目中的经方学人。转自颠覆医学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nJvM1816_Mg1fbwFjF4ipgq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