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萨行,高反可怕吗?
王光涛 应急总医院东院区针灸科
工作的原因,需要到拉萨相关单位巡诊和慰问,面对进藏的机会,兴奋与恐惧并存,兴奋的是即将要来到心中的神圣之地-拉萨,之前的各种耳闻,要变成目睹了;恐惧的是高反的传言也是让人不寒而战,能否适应,各种忐忑。但不管怎样,兴奋还是掩盖了恐惧,怀着挑战的心态,大有壮士出行的悲壮,登上了前往海拔3650米的拉萨的飞机。四天下来,面对美丽天空下的稀薄空气,没有大的高原反应,忐忑的心逐渐安稳下来,甚至有些侥幸后的得意,得意之余有些小的体会,与您分享,给您日后的高原行提供些许参考!
一.自身体会
1.心率变化:落地之后,很短的时间(约1.5小时)心率即出现上升,在100-130次/分钟之间变化,安静状态一般在100次/分钟,正常走路后略有上升,不超过130次/分钟,比较平稳,没有明显不适感;
2.血氧饱和度变化:血氧饱和度是心率变化的原因,随着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心率发生加速反应。血氧饱和度下降大约十个百分点,约在87-89%之间变化,但没有明显呼吸不适,没有呼吸急促,偶有小的胸闷,深吸一口气瞬间就过去了,没有大的影响。有趣的是,吸氧后,血氧饱和度可瞬间回复到95%以上正常水平,说明肺功能正常;
3.舌质变化:四天下来,我的舌头“变大了”,也就是中医里说的胖大舌,还伴有齿痕。当地人更多的是瘦小舌,但是有裂痕,少许的黄腻苔。舌头的变化,从中医角度让我认识了高反;
4胸闷:这几天晨起时略有胸闷,偶尔需要深吸气宽松一下,上午十点后胸闷既不明显,日间没有不适。这也直观说明,晨起时我们的肺功能是弱的。所以晨起时不要大动,需要缓步慢行,即可;
5.体重变化:其实没特意关注体重问题,后来不经意间发现,肚皮的脂肪层明显变薄了,才发现自己瘦了。这几天饮食正常,一日三餐,结构跟居家饮食无区别,没有刻意少吃,工作状态也跟在北京一样,但是体重确实下降了1公斤。说明对付缺氧的同时,我们付出了能量;
6.紫外线体会:拉萨的紫外线确实非常足,午后逐渐强烈,至下午4点左右达到高峰,这时候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紫外线的力量,炙烤的厉害,很直接,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紫外线的存在感十足;
二.总结及建议
有了这点儿经历,班门弄斧,粗浅地聊聊心得:
1.拉萨可以放心地去,高反强度大概率可以应付,过度忧虑没有必要。当地常住居民认为高反被放大了,七层是心理作用导致。落地时也见到了高反的游客,呼吸急促,这种情况还是少发现象;
2.尽管高原缺氧,但拉萨当地氧气源非常充足,移动的、便携的、固定的氧气源随处可见,设施完备,随时取用,不用担心高反出现后无计可施;
3.不要有大的活动量,减少身体对氧气得消耗量。正常走路没有问题,跑跳后胸闷、心率加快马上出现;
4.预防感冒,保证肺功能正常,不给继发缺氧机会。当地人也害怕感冒。临行之前有了解说到了拉萨后尽量不要洗澡,原以为是怕洗澡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到了拉萨了解之后才知道,更多的是怕洗澡之后的感冒;
5.做好防晒准备,防晒服、帽有必要,尤其是久留旅游客,防晒问题是要关注的问题,容易晒伤且晒伤后恢复缓慢。当地的汉人有随手戴帽子的习惯,哪怕是帽衫的帽子;
6.高反的本质是消耗和身体代偿能力的平衡失调,所以,身体的代偿能力的强与弱决定了高反的发生与否,与其他无关。这提示我们,增强体质还是适应高反得终极杀手;
7.中药的预防有必要。这次拉萨行,从中医角度,我对高反有了切身体会,比如胖大舌,包括对高反的中医病理机制有了粗浅的认识,比如胖大舌和瘦小舌的区别,这是我此行的最大收获,因此判断中医药预防高原反应有切入点且必要。我在入藏前也做了中药的准备,那是基于之前入藏朋友的反馈,这次是我的切身体会,更加真实,心得如下:
黄芪12克 党参12克 人参3克
麦冬12克 炒白术15克 山药30克
山茱萸30克 丹参9克 三七粉6克
白芷12克 陈皮3克 炒酸枣仁30克
焦神曲30克 焦麦芽30克 焦山楂30克
建议:出发前3天开始服用,直至出藏后一周停止服药。颗粒剂、水煎剂均可,一付/天,早晚各一次。
本文是王光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