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燕
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肿瘤内科
结肠腺瘤、结肠镜和结肠癌,你应该了解的知识
60人已读
结肠癌,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但如果我们能及早发现并处理它的“前身”——结肠腺瘤,就能大大降低患癌风险。
1. 结肠腺瘤和结肠癌,到底什么关系?
- 结肠腺瘤就像是埋伏在肠道内的“定时炸弹”,虽然本身是良性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部分可能会发展成恶性的结肠癌。
- 研究表明,超过95%的结肠癌都是从腺瘤发展而来的。但别担心,这个逻辑要反过来看,并非所有腺瘤都会癌变,和大小以及类型有关。直径越大风险越大,最常见的还是管状腺瘤,我们经常遇到周围人体检出来的大多都是几毫米的,即便一个直径1.5厘米的管状腺瘤也就是大约有2%的癌变风险。不过,绒毛腺瘤的风险更大,直径3厘米的大约有35%的癌变风险。绒毛腺瘤是显微镜下病理科医生给出的,不是看起来像个“绒毛”。
- 这也正是结肠镜检查如此重要的原因:它能让我们及时发现并切除这些“定时炸弹”,将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 超声和CT虽然也能检查肠道,但它们更像是“隔着窗户看风景”,只能看到肠道的外表面和大致轮廓。
- 肠镜则像是“亲自走进房间”,能清晰地观察到肠道内部的每个角落,包括微小的病变。
- 更重要的是,肠镜可以直接切除可疑息肉,而超声和CT做不到这一点。
- 因此,肠镜检查仍然是目前最全面、最可靠的结肠癌筛查方法。
- 对于一般风险人群,建议从45岁开始进行第一次结肠镜检查。
- 如果检查结果正常,且没有其他高风险因素,通常每5年重复一次即可。
- 但对于有家族史等高风险人群,医生可能会建议更频繁地进行检查。
- 确实,结肠镜检查需要肠道准备,过程也可能会有一些不适。
- 但与它能带来的好处相比,这些都是值得的。
- 早期发现和治疗结肠癌,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
2. 超声、CT能代替肠镜吗?
3. 什么年龄开始做肠镜?多久一次?
因此,结肠镜检查,虽然有点麻烦,但意义重大
本文是李晓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