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萍_好大夫在线
胡一萍
心理咨询师、医生助理

医学科普

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识别与干预

发表者:胡一萍 人已读

引言: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6-16岁城市儿童青少年的强迫症时点发病率约为1.3%,也就是说,在一所学校每2~3个班级中就可能会有一名儿童青少年正在被强迫症状所困扰。由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发作的强迫症状容易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正常仪式行为相混淆,加之儿童青少年对症状的觉察能力有限,儿少强迫症从发病到确诊的平均间隔时间超过两年。未接受治疗的时间越长,长期预后往往越差,且儿童青少年时期患上强迫症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发育障碍,因此,及时的强迫症状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


成长过程中,人人都可能体验过“强迫症”

对仪式和规则的执念贯穿着我们的一生。

当你去观察一名两岁左右的婴儿,你往往会发现ta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吃饭、洗澡和睡觉的仪式,如果你打乱ta的仪式,ta会崩溃大哭;

等ta成长到3-5岁时,你会发现ta在玩游戏时经常重复同样的活动(比如把一个玩具拆掉又拼好无数次),如果你打断ta,ta会非常烦躁;

​​​

再长大一点,5-6岁时,你会发现ta对游戏中的规则非常敏感,如果游戏规则改变,ta可能会感到不安;

到了6 -11 岁,ta可能会有一些迷信行为,ta相信这样做能防止坏事发生;

除此之外,ta还可能会对收藏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12岁以后,ta可能会非常痴迷于特定的活动(比如网络游戏)或特定的人(比如电影明星);

​​​

迷信行为也可能依然存在,以求好事发生……

这些执念和行为都是儿童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对大多数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想法和行为会逐渐减少。

如果一名儿童青少年在年龄增长时类似的情况不减反增,且表现出了相比同龄人更戏剧化、更复杂的仪式行为,或是在仪式和规则被破坏时表现出了更加明显的焦虑不安、难以转移注意力的情况,这可能意味着这些执念和行为已经脱离正常的范畴,成为影响生活的强迫症状。


当一个让人害怕的念头浮现时,一些人会尝试直接命令它走开,但这通常没有用,我们越是告诉自己“不要想了!”那些讨厌的念头出现的频率反而会越频繁。

​​​

这种现象叫做“白熊效应”——当你想让一个人反复想到一只白熊时,比起对ta说“请你想象一只白熊”更有用的方法,就是告诉ta“不要想象一只白熊”。


另一些人可能会发现自己由于做了某些动作之后而感到焦虑减轻,便认为这些行为是有帮助的。事实上这些行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让他们焦虑的念头,反而让ta更加相信这些念头是可怕的、有威胁的,因此,当这些可怕的想法再次出现时,ta就会觉得有必要再次重复这些行为。让人担忧的念头和缓解担忧的行为就这样组成了一个强迫症状循环。

人人都有“强迫症”,还有必要在乎它吗?

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是“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是不受控制地反复持续出现的想法、冲动或画面,而强迫行为是为了缓解(通常是因强迫思维引起的)焦虑和痛苦而反复进行的仪式或行为。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强迫思维有:

  • 担心自己、家人、朋友或宠物发生不好的事情,比如生病或发生意外
  • 担心碰到不干净的东西或被污染
  • 伤害他人的想法
  • 怀疑自己忘记了重要的事情
  • 如果不把一件事做到没有丝毫差错(比如把东西按照某种规律排得整整齐齐)就会感觉不舒服或不安
  • 关于性的令人不安的想法或画面
  • 关于宗教或迷信的令人不安的想法
  • 对不吉利的词语或数字产生不安的想法
  • ……
  •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强迫行为有:

  • 反复清洁
  • 反复检查(文字、门锁、开关等)
  • 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
  • 反复在心中默数或默念
  • 重复一个或一系列固定动作
  • 反复进行的迷信行为
  • ……


这些想法和行为几乎人人都有,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造成困扰,只有当这些想法和行为开始不受控制地反复出现,耗费大量时间,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周以上,且对本人或他人的生活造成明显的影响,或者造成明显的主观痛苦时,我们才会以强迫症状来称呼它们。


与成年强迫症的表现有所不同的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强迫症患者很可能无法清晰地感知和描述强迫思维,而是体验到模糊的担忧和害怕,这些儿童强迫症患者的症状表现往往以强迫行为为主,且强迫行为被打断时不会有强烈的焦虑或痛苦,只是会感到烦躁。

这并不代表他们的症状很轻、不用过多理会,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状的发展没有统一的轨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减轻或加重都有可能发生,研究表明在青春期表现出较多亚临床强迫症状的个体未来患强迫症的可能性更高;且超过半数的成年强迫症患者在童年期就表现出了亚临床强迫症状。

在发现儿童青少年有超出同龄人水平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时及时干预,不仅能够提升儿童青少年当下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预防成年后可能的强迫症发作。

儿童青少年得了强迫症,是谁的错?

目前并没有人能对强迫症的病因下定论,现有研究倾向于强迫症是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强迫症并不是一种选择——不是儿童青少年有意为之,也不是因为他们或者家长做错了什么,任何人都有可能受到强迫症状的影响,这并不意味着有人一定要因此受到指责。


​​​

许多家长担心,如果孩子总是冒出“我可能会伤害他人”的担忧或者有关于性的一些糟糕的想法,可能说明他们内心深处真的想那么做,意味着他们真的是个坏孩子,很多儿童青少年也正是因为担心这一点而不愿求助,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和孩子的品质并没有关联,通常还和他们的真实情况恰恰相反。

这些想法的性质和打嗝很像——都难以遏制,且让本人感到尴尬,既然没有人会因为一个人打嗝而认为ta品行不端,那么我们也不必因为一个人的强迫症状而对ta进行有罪推断。

一些人可能认为,“如果我们不知道孩子出现强迫症状的原因,就没办法改善它”。

事实上,了解病因可能会对改善强迫症有所帮助,但这并不是采取有效干预的必要条件,就像一名急诊外科医生不需要知道一个患者的腿是怎么断的,也可以开展手术修复那条断腿,在当前强迫症病因不明的情况下,临床工作者们依然发展出了一系列有效治疗和干预强迫症的手段。


面对儿童青少年强迫症,医生和家长能做些什么?

目前,临床用于评估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工具是儿童版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CY-BOCS),这是一份需要临床治疗师通过访谈儿童来完成评估的他评量表,适用于测量8-17岁儿童青少年的强迫症状严重程度。

强迫症的评估和诊断离不开临床医生的专业判断,个体自行评估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因此,如果你发觉自己或者亲人可能被强迫症状困扰,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是最好的选择。


​​​

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一线治疗方案是: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药物治疗以及结合暴露与反应预防(ERP)的CBT心理治疗。轻度的强迫症状可能仅通过心理治疗就得到有效改善,而中度及以上的强迫症状往往需要结合药物与心理治疗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如果您是一名家长,且您的孩子正在经受强迫症的困扰,您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为您的孩子提供帮助:


01 提供情感支持

与孩子谈论ta的症状,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不评论或责备ta的行为。

请始终提醒自己和孩子,强迫症并不是谁的错,而且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是很难克服的。试着让您的孩子知道您明白这一点,并且让ta知道您愿意支持和帮助ta。

02 鼓励并参与治疗

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与治疗师合作,帮助孩子坚持治疗计划。

一线心理治疗方法(即ERP)旨在打破强迫症状循环,其核心要求是:让孩子暴露在令其焦虑的强迫思维中,并阻止ta进行一切能够缓解焦虑的强迫行为。孩子很可能会抗拒做这样的尝试,而家长可以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帮助您的孩子认识到这种练习是安全且有效的。

03 维护一致性

在家庭中保持一致的应对策略,避免强化孩子的强迫行为。

您和其他家庭成员可能一直在以某种方式帮助您的孩子完成ta的强迫行为,比如:

  • 因为ta担心污染而给ta买洗手液
  • 帮ta把一件衣服洗很多遍、直到ta认为衣服彻底洗干净了
  • 允许ta随时随地给家里打电话寻求确认或安慰
  • 在ta犹豫或进行强迫行为时,催促ta,对ta说“没关系的,不会有事的,所以你别做了/你快点走”
  • 在ta因为纠结于把一个字写很多遍而无法完成作业时帮ta写作业
  • 按照ta的要求以特定的方式做某些动作或反复调整某个物品的位置
  • ...

这些为您的孩子实施强迫行为提供便利的表现被称为“家庭顺应性(Family Accommodation)”。这实际上会导致孩子的强迫症状持续存在,也会让您感到非常疲惫。我们明白您是因为不忍看到您孩子感到焦虑和痛苦才会这样做,您不必自己表现出了家庭顺应性行为而感到自责,您和其他家庭成员需要做的,是意识到这些行为的存在,并且停止继续用类似的方式强化您孩子的强迫症状。

04 心理教育

学习更多关于强迫症的信息,了解如何最好地支持孩子。

05 自我照料

强迫症不仅会给孩子本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往往也会给家长带来压力,作为家长也要注重自己的压力和情绪疏导,家长的健康心态也会给孩子带来力量。

最后,想对正在被强迫症状困扰的儿童青少年说:

让人担忧的念头就像乌云,每个人的世界都出现过这样的乌云,大部分时候,乌云只是悠悠飘过,短暂地遮住阳光,随后便不留痕迹地离开。强迫症患者的内心世界里只是有比别人更多的乌云,它们越积越厚,迟迟不能散去。

的确,这些担忧可能会成真,乌云会带来一场雨,但是雨过天晴之时,万物会更加茁壮地向阳生长。


如果你是一名未成年人

你的世界正在被强迫思维的乌云笼罩

你需要做的

不是提心吊胆地等着这场雨降临

也不是用尽一切自己发明的仪式行为试图驱赶乌云

而是在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学会接受乌云的存在

不再被它占据过多的注意力

当你学会了不再被担忧和焦虑驱使着

维持强迫症状的循环

乌云便会自行离开

阳光会重新照亮你的心底

参考文献:

1. Yan, J.; Deng, H.; Wang, Y.; Wang, X.; Fan, T.; Li, S.; Wen, F.; Yu, L.; Wang, F.; Liu, J.; 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of Tic Disorders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 Chinese School Students Aged 6-16: A National Survey. Brain Sci 2022, 12, doi:10.3390/brainsci12050650.

2. Walitza, S.; Van Ameringen, M.; Geller, D. 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 2020, 4, 99-101, doi:https://doi.org/10.1016/S2352-4642(19)30376-1.

3. Zellmann, H.; Jans, T.; Irblich, B.; Hemminger, U.; Reinecker, H.; Sauer, C.; Lange, K.W.; Tucha, O.; Wewetzer, C.; Warnke, A.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 Zeitschrift fur Kinder-und Jugendpsychiatrie und Psychotherapie 2009, 37, 173-182.

4. Micali, N.; Heyman, I.; Perez, M.; Hilton, K.; Nakatani, E.; Turner, C.; Mataix-Cols, D. Long-term outcomes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follow-up of 142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0, 197, 128-134.

5. Fineberg, N.A.; Dell‘Osso, B.; Albert, U.; Maina, G.; Geller, D.; Carmi, L.; Sireau, N.; Walitza, S.; Grassi, G.; Pallanti, S. Early intervention for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an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9, 29, 549-565.

6. Francis, G.; Gragg, R.A. Childhood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SAGE Publications: 1996.

7. Freeman, J.B.; Garcia, M. Family Based Treatment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OCD: Therapist Gui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9.

8. Wegner, D.M.; Schneider, D.J. The White Bear Story.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3, 14, 326-329.

9. Association, A.P.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 DSM-5, Fifth edition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Washington, DC, 2013.

10. Luke, A.K.; Ankney, R.; Wilton, E.P.; Gladstone, T.R.; Berlin, K.S.; Flessner, C.A.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Pediatric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Research o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 2021, 49, 1635-1648.

11. Franklin, M.E.; March, J.S.; Garcia, A. Treating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2007.

12. Brakoulias, V.; Perkes, I.E.; Tsalamanios, E. A call for preven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Early intervention in psychiatry 2018, 12, 572-577.

13. Fontenelle, L.F.; Yücel, M. A Clinical Staging Model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s It Ready for Prime Time? EClinicalMedicine 2019, 7, 65-72, doi:https://doi.org/10.1016/j.eclinm.2019.01.014.

14. Goodman, W.; Price, L.; Rasmussen, S.; Riddle, M.; Rapoport, J. Children‘s 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 (CY-BOCS). New Haven, Connecticut: Clinical Neuroscience Unit 1991, 29, 31-51.

15. Geller, D.A.; Wagner, K.D.; Emslie, G.; Murphy, T.; Carpenter, D.J.; Wetherhold, E.; Perera, P.; Machin, A.; Gardiner, C. Paroxetine Treatmen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04, 43, 1387-1396, doi:https://doi.org/10.1097/01.chi.0000138356.29099.f1.

16. Varigonda, A.L.; Jakubovski, E.; Bloch, M.H.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arly Treatment Responses of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and Clomipramine in Pediatric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16, 55, 851-859.e852, doi:https://doi.org/10.1016/j.jaac.2016.07.768.

17. Reid, J.E.; Laws, K.R.; Drummond, L.; Vismara, M.; Grancini, B.; Mpavaenda, D.; Fineberg, N.A.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with 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2021, 106, 152223, doi:https://doi.org/10.1016/j.comppsych.2021.152223.

18. Tao, Y.; Li, H.; Li, L.; Zhang, H.; Xu, H.; Zhang, H.; Zou, S.; Deng, F.; Huang, L.; Wang, Y.; et al. Comparing the efficacy of pharmac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network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022, 148, 95-102, doi:https://doi.org/10.1016/j.jpsychires.2022.01.057.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