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识别与干预
引言: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6-16岁城市儿童青少年的强迫症时点发病率约为1.3%,也就是说,在一所学校每2~3个班级中就可能会有一名儿童青少年正在被强迫症状所困扰。由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发作的强迫症状容易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正常仪式行为相混淆,加之儿童青少年对症状的觉察能力有限,儿少强迫症从发病到确诊的平均间隔时间超过两年。未接受治疗的时间越长,长期预后往往越差,且儿童青少年时期患上强迫症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发育障碍,因此,及时的强迫症状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成长过程中,人人都可能体验过“强迫症”对仪式和规则的执念贯穿着我们的一生。当你去观察一名两岁左右的婴儿,你往往会发现ta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吃饭、洗澡和睡觉的仪式,如果你打乱ta的仪式,ta会崩溃大哭;等ta成长到3-5岁时,你会发现ta在玩游戏时经常重复同样的活动(比如把一个玩具拆掉又拼好无数次),如果你打断ta,ta会非常烦躁;再长大一点,5-6岁时,你会发现ta对游戏中的规则非常敏感,如果游戏规则改变,ta可能会感到不安;到了6-11岁,ta可能会有一些迷信行为,ta相信这样做能防止坏事发生;除此之外,ta还可能会对收藏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12岁以后,ta可能会非常痴迷于特定的活动(比如网络游戏)或特定的人(比如电影明星);迷信行为也可能依然存在,以求好事发生……这些执念和行为都是儿童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对大多数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想法和行为会逐渐减少。如果一名儿童青少年在年龄增长时类似的情况不减反增,且表现出了相比同龄人更戏剧化、更复杂的仪式行为,或是在仪式和规则被破坏时表现出了更加明显的焦虑不安、难以转移注意力的情况,这可能意味着这些执念和行为已经脱离正常的范畴,成为影响生活的强迫症状。当一个让人害怕的念头浮现时,一些人会尝试直接命令它走开,但这通常没有用,我们越是告诉自己“不要想了!”那些讨厌的念头出现的频率反而会越频繁。这种现象叫做“白熊效应”——当你想让一个人反复想到一只白熊时,比起对ta说“请你想象一只白熊”更有用的方法,就是告诉ta“不要想象一只白熊”。另一些人可能会发现自己由于做了某些动作之后而感到焦虑减轻,便认为这些行为是有帮助的。事实上这些行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让他们焦虑的念头,反而让ta更加相信这些念头是可怕的、有威胁的,因此,当这些可怕的想法再次出现时,ta就会觉得有必要再次重复这些行为。让人担忧的念头和缓解担忧的行为就这样组成了一个强迫症状循环。人人都有“强迫症”,还有必要在乎它吗?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是“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是不受控制地反复持续出现的想法、冲动或画面,而强迫行为是为了缓解(通常是因强迫思维引起的)焦虑和痛苦而反复进行的仪式或行为。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强迫思维有: 担心自己、家人、朋友或宠物发生不好的事情,比如生病或发生意外 担心碰到不干净的东西或被污染 伤害他人的想法 怀疑自己忘记了重要的事情 如果不把一件事做到没有丝毫差错(比如把东西按照某种规律排得整整齐齐)就会感觉不舒服或不安 关于性的令人不安的想法或画面 关于宗教或迷信的令人不安的想法 对不吉利的词语或数字产生不安的想法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强迫行为有: 反复清洁 反复检查(文字、门锁、开关等) 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 反复在心中默数或默念 重复一个或一系列固定动作 反复进行的迷信行为……这些想法和行为几乎人人都有,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造成困扰,只有当这些想法和行为开始不受控制地反复出现,耗费大量时间,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周以上,且对本人或他人的生活造成明显的影响,或者造成明显的主观痛苦时,我们才会以强迫症状来称呼它们。与成年强迫症的表现有所不同的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强迫症患者很可能无法清晰地感知和描述强迫思维,而是体验到模糊的担忧和害怕,这些儿童强迫症患者的症状表现往往以强迫行为为主,且强迫行为被打断时不会有强烈的焦虑或痛苦,只是会感到烦躁。这并不代表他们的症状很轻、不用过多理会,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状的发展没有统一的轨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减轻或加重都有可能发生,研究表明在青春期表现出较多亚临床强迫症状的个体未来患强迫症的可能性更高;且超过半数的成年强迫症患者在童年期就表现出了亚临床强迫症状。在发现儿童青少年有超出同龄人水平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时及时干预,不仅能够提升儿童青少年当下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预防成年后可能的强迫症发作。儿童青少年得了强迫症,是谁的错? 目前并没有人能对强迫症的病因下定论,现有研究倾向于强迫症是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强迫症并不是一种选择——不是儿童青少年有意为之,也不是因为他们或者家长做错了什么,任何人都有可能受到强迫症状的影响,这并不意味着有人一定要因此受到指责。许多家长担心,如果孩子总是冒出“我可能会伤害他人”的担忧或者有关于性的一些糟糕的想法,可能说明他们内心深处真的想那么做,意味着他们真的是个坏孩子,很多儿童青少年也正是因为担心这一点而不愿求助,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和孩子的品质并没有关联,通常还和他们的真实情况恰恰相反。这些想法的性质和打嗝很像——都难以遏制,且让本人感到尴尬,既然没有人会因为一个人打嗝而认为ta品行不端,那么我们也不必因为一个人的强迫症状而对ta进行有罪推断。一些人可能认为,“如果我们不知道孩子出现强迫症状的原因,就没办法改善它”。事实上,了解病因可能会对改善强迫症有所帮助,但这并不是采取有效干预的必要条件,就像一名急诊外科医生不需要知道一个患者的腿是怎么断的,也可以开展手术修复那条断腿,在当前强迫症病因不明的情况下,临床工作者们依然发展出了一系列有效治疗和干预强迫症的手段。面对儿童青少年强迫症,医生和家长能做些什么?目前,临床用于评估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工具是儿童版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CY-BOCS),这是一份需要临床治疗师通过访谈儿童来完成评估的他评量表,适用于测量8-17岁儿童青少年的强迫症状严重程度。强迫症的评估和诊断离不开临床医生的专业判断,个体自行评估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因此,如果你发觉自己或者亲人可能被强迫症状困扰,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是最好的选择。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一线治疗方案是: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药物治疗以及结合暴露与反应预防(ERP)的CBT心理治疗。轻度的强迫症状可能仅通过心理治疗就得到有效改善,而中度及以上的强迫症状往往需要结合药物与心理治疗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如果您是一名家长,且您的孩子正在经受强迫症的困扰,您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为您的孩子提供帮助:01 提供情感支持与孩子谈论ta的症状,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不评论或责备ta的行为。请始终提醒自己和孩子,强迫症并不是谁的错,而且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是很难克服的。试着让您的孩子知道您明白这一点,并且让ta知道您愿意支持和帮助ta。02 鼓励并参与治疗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与治疗师合作,帮助孩子坚持治疗计划。一线心理治疗方法(即ERP)旨在打破强迫症状循环,其核心要求是:让孩子暴露在令其焦虑的强迫思维中,并阻止ta进行一切能够缓解焦虑的强迫行为。孩子很可能会抗拒做这样的尝试,而家长可以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帮助您的孩子认识到这种练习是安全且有效的。03 维护一致性在家庭中保持一致的应对策略,避免强化孩子的强迫行为。您和其他家庭成员可能一直在以某种方式帮助您的孩子完成ta的强迫行为,比如:因为ta担心污染而给ta买洗手液帮ta把一件衣服洗很多遍、直到ta认为衣服彻底洗干净了允许ta随时随地给家里打电话寻求确认或安慰在ta犹豫或进行强迫行为时,催促ta,对ta说“没关系的,不会有事的,所以你别做了/你快点走”在ta因为纠结于把一个字写很多遍而无法完成作业时帮ta写作业按照ta的要求以特定的方式做某些动作或反复调整某个物品的位置...这些为您的孩子实施强迫行为提供便利的表现被称为“家庭顺应性(FamilyAccommodation)”。这实际上会导致孩子的强迫症状持续存在,也会让您感到非常疲惫。我们明白您是因为不忍看到您孩子感到焦虑和痛苦才会这样做,您不必自己表现出了家庭顺应性行为而感到自责,您和其他家庭成员需要做的,是意识到这些行为的存在,并且停止继续用类似的方式强化您孩子的强迫症状。04 心理教育学习更多关于强迫症的信息,了解如何最好地支持孩子。05 自我照料强迫症不仅会给孩子本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往往也会给家长带来压力,作为家长也要注重自己的压力和情绪疏导,家长的健康心态也会给孩子带来力量。最后,想对正在被强迫症状困扰的儿童青少年说:让人担忧的念头就像乌云,每个人的世界都出现过这样的乌云,大部分时候,乌云只是悠悠飘过,短暂地遮住阳光,随后便不留痕迹地离开。强迫症患者的内心世界里只是有比别人更多的乌云,它们越积越厚,迟迟不能散去。的确,这些担忧可能会成真,乌云会带来一场雨,但是雨过天晴之时,万物会更加茁壮地向阳生长。如果你是一名未成年人你的世界正在被强迫思维的乌云笼罩你需要做的不是提心吊胆地等着这场雨降临也不是用尽一切自己发明的仪式行为试图驱赶乌云而是在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学会接受乌云的存在不再被它占据过多的注意力当你学会了不再被担忧和焦虑驱使着维持强迫症状的循环乌云便会自行离开阳光会重新照亮你的心底参考文献:1.Yan,J.;Deng,H.;Wang,Y.;Wang,X.;Fan,T.;Li,S.;Wen,F.;Yu,L.;Wang,F.;Liu,J.;etal.ThePrevalenceandComorbidityofTicDisordersand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inChineseSchoolStudentsAged6-16:ANationalSurvey.BrainSci2022,12,doi:10.3390/brainsci12050650.2.Walitza,S.;VanAmeringen,M.;Geller,D.Earlydetectionandinterventionfor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inchildhoodandadolescence.TheLancetChild&AdolescentHealth2020,4,99-101,doi:https://doi.org/10.1016/S2352-4642(19)30376-1.3.Zellmann,H.;Jans,T.;Irblich,B.;Hemminger,U.;Reinecker,H.;Sauer,C.;Lange,K.W.;Tucha,O.;Wewetzer,C.;Warnke,A.Childrenandadolescentswith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s.ZeitschriftfurKinder-undJugendpsychiatrieundPsychotherapie2009,37,173-182.4.Micali,N.;Heyman,I.;Perez,M.;Hilton,K.;Nakatani,E.;Turner,C.;Mataix-Cols,D.Long-termoutcomesof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follow-upof142childrenandadolescents.TheBritishJournalofPsychiatry2010,197,128-134.5.Fineberg,N.A.;Dell'Osso,B.;Albert,U.;Maina,G.;Geller,D.;Carmi,L.;Sireau,N.;Walitza,S.;Grassi,G.;Pallanti,S.Earlyinterventionfor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anexpertconsensusstatement.European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19,29,549-565.6.Francis,G.;Gragg,R.A.Childhood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SAGEPublications:1996.7.Freeman,J.B.;Garcia,M.FamilyBasedTreatmentforYoungChildrenWithOCD:TherapistGuide;OxfordUniversityPress,USA:2009.8.Wegner,D.M.;Schneider,D.J.TheWhiteBearStory.PsychologicalInquiry2003,14,326-329.9.Association,A.P.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5,Fiftheditioned.;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iatricPublishing:Washington,DC,2013.10.Luke,A.K.;Ankney,R.;Wilton,E.P.;Gladstone,T.R.;Berlin,K.S.;Flessner,C.A.DevelopmentalTrajectoriesofPediatricObsessive–CompulsiveSymptoms.ResearchonChildandAdolescentPsychopathology2021,49,1635-1648.11.Franklin,M.E.;March,J.S.;Garcia,A.Treating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inChildrenandAdolescents;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Washington,DC,2007.12.Brakoulias,V.;Perkes,I.E.;Tsalamanios,E.Acallforpreventionand earlyinterventionin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Earlyinterventioninpsychiatry2018,12,572-577.13.Fontenelle,L.F.;Yücel,M.AClinicalStagingModelfor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IsItReadyforPrimeTime?EClinicalMedicine2019,7,65-72,doi:https://doi.org/10.1016/j.eclinm.2019.01.014.14.Goodman,W.;Price,L.;Rasmussen,S.;Riddle,M.;Rapoport,J.Children'sYale-Brownobsessivecompulsivescale(CY-BOCS).NewHaven,Connecticut:ClinicalNeuroscienceUnit1991,29,31-51.15.Geller,D.A.;Wagner,K.D.;Emslie,G.;Murphy,T.;Carpenter,D.J.;Wetherhold,E.;Perera,P.;Machin,A.;Gardiner,C.ParoxetineTreatmentinChildrenandAdolescentsWith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ARandomized,Multicenter,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Trial.JournaloftheAmericanAcademyofChild&AdolescentPsychiatry2004,43,1387-1396,doi:https://doi.org/10.1097/01.chi.0000138356.29099.f1.16.Varigonda,A.L.;Jakubovski,E.;Bloch,M.H.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EarlyTreatmentResponsesofSelective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andClomipramineinPediatric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JournaloftheAmericanAcademyofChild&AdolescentPsychiatry2016,55,851-859.e852,doi:https://doi.org/10.1016/j.jaac.2016.07.768.17.Reid,J.E.;Laws,K.R.;Drummond,L.;Vismara,M.;Grancini,B.;Mpavaenda,D.;Fineberg,N.A.Cognitivebehaviouraltherapywithexposureandresponsepreventioninthetreatmentof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s.ComprehensivePsychiatry2021,106,152223,doi:https://doi.org/10.1016/j.comppsych.2021.152223.18.Tao,Y.;Li,H.;Li,L.;Zhang,H.;Xu,H.;Zhang,H.;Zou,S.;Deng,F.;Huang,L.;Wang,Y.;etal.Comparingtheefficacyofpharmacologicalandpsychologicaltreatment,aloneandincombination,inchildrenandadolescentswith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Anetworkmeta-analysis.JournalofPsychiatricResearch2022,148,95-102,doi:https://doi.org/10.1016/j.jpsychires.2022.01.057.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胡一萍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02日 49 0 0 -
舍曲林在儿童强迫症怎么用
舍曲林属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用于治疗抑郁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经前期紧张症、社交焦虑障碍。在儿科患者中可应用于强迫症治疗,推荐剂量下已有确切可获益的疗效。推荐剂量舍曲林可用于治疗6-12岁儿童强迫症,起始剂量推荐为25mg,每日1次;也可用于治疗13-17岁青少年强迫症,起始剂量推荐为50mg,每日1次。临床试验证明,患者可以在25-200mg/日范围内给药,可有效治疗6-17岁儿童强迫症患者。若舍曲林25mg/日或50mg/日的疗效欠佳,增加剂量(最高200mg/日)可能使患者获益。此外,儿童强迫症患者的体重通常低于成人,给药前应考虑此点,避免过量给药;舍曲林的清除半衰期为24小时,剂量调整间隔不应短于1周。用药注意事项那么舍曲林在应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口服舍曲林胶囊时,应吞下整个胶囊,不可打开、压碎或咀嚼;2.在开始使用舍曲林之前,应筛查患者是否有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或轻躁狂的个人史或家族史;3.停用舍曲林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尽可能逐渐减少剂量,而不是突然停用。——《平息战斗:心理医生教你摆脱强迫的折磨》
包祖晓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0月10日 843 0 0 -
认识儿童青少年强迫症
01国外报道儿童强迫症患病率为0.25%-4.00%,发病平均年龄在9~12岁,10%起病于7岁以前。男孩发病比女孩平均早2年。早期发病的病例更多见于男孩、有家族史和伴有抽动障碍的患儿。青春期后性别差异缩小。在儿童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儿童强迫症患者智力大多正常,常表现出敏感、害羞、谨慎、办事刻板、力求完美等个性特征。02儿童强迫症可能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人格发展和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各种原因导致5-羟色胺类神经递质失衡遗传因素:家族聚集性环境因素:父母对孩子过于苟求,生活规矩、僵化刻板等。突发严重疾病、外伤、急性精神创伤或长期处于过度的精神紧张状态、精神负担过重等,均可成为诱发因素,促使症状出现。显然,儿童强迫症与成人强迫症既密不可分,又各有特点。特别是在后DSM-5时代,DSM-5取消了儿童和青少年专有精神障碍分类,按生命周期排序将儿童和成人精神障碍一起分类,这是由于儿童的精神障碍可以发展成为成人的精神障碍。03 成人的精神障碍也可以在儿童时期发生(超过50%成年强迫症患者承认自己的病情首先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儿童强迫症就是这样一类儿童特征明显又不需要单独分类的精神障碍。关键是要把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临床症状特征弄清楚。简单地讲,两者临床症状术语是一样的,但其内涵、诊断和治疗有所不同。因此,了解儿童强迫症的临床特点,规范儿童强迫症的诊疗行为至关重要。 儿童强迫症的典型表现与成人一样,但是表现形式带有发展和多变的心理学特征,甚至有的儿童将强迫症状当做秘密而隐藏起来。这些都导致了儿童时期强迫症的诊断和治疗明显不充分。1、强迫观念一般情况下,儿童强迫行为和冲动明显而强迫观念并不突出,但儿童强迫症也会表现出同成人相似的强迫担心或怀疑、强迫回忆、强迫性对立思维、强迫性穷思竭虑等强迫思维。2、强迫行为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计数、强迫检查、洁癖和强迫洗涤在儿童中也很常见,但是这类儿童,如不让他重复这些动作,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如果他们反复进行这些动作,也并不会像成年强迫症患者那样,有明显的内心矛盾和焦虑不安。一般来说,孩子对自己的强迫行为并不感到苦恼和伤心,只不过是刻板地重复这些行为而已;但严重时会影响到患儿睡眠、社会交往、学习效率、饮食等多个方面。3、一过性强迫值得注意的是,在儿童正常发育阶段,也会出现一些强迫现象。例如:不可克制地去碰触周围的一些东西;走路遇到路面有裂缝时就不自主地跳过去或总重复唱一名歌词;上床脱衣服时,总有拍胸捶腿等习惯性动作。然而这些动作没有痛苦感,也不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更不会因为不可克制而产生焦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消失,故称为正常的一过性强迫现象或称为亚临床强迫现象。4、替代性或感应性强迫儿童不但自己有强迫行为,还要求他的父母或其他关系密切的亲属来完成他/她的强迫行为。有些儿童的强迫行为具有家庭感应性,有些父亲或母亲出现和孩子同样的强迫行为,多见强迫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涤等。主要见于过度依恋或过度溺爱的亲子关系家庭,以独生子较多见。如有些照料者(主要是单亲母亲或祖母较多见)不能与儿童正常地分离,仍同床、同被。由于儿童精神疾病的复杂性,许多孤独谱系障碍的重复刻板行为、抽动障碍的重复和强迫行为是常见的共患现象,应注意仔细分析和识别。04 儿童强迫症的临床评估主要是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对临床特点进行评估。注意有些年龄小的儿童自我表达能力有限,往往由父母或监护人代主诉,要注意他们对症状描述的准确性。精神检查也多采用经典的观察结合交谈的方法,对年龄较小、性格胆小、适应困难的儿童,以观察和关心式询问结合游戏来完成精神检查。注意观察儿童对陌生环境的反应、对父母离开的反应、对玩具的兴趣、玩玩具的方式、有无重复的言语和行为;了解言语及非言语沟通的能力以及有无多动、抽动和刻板怪异动作等。有些心理评估量表可以作为参考,如儿童耶鲁一布朗强迫症评估量表儿童版;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但要注意应用量表不能代替医生做诊断。从文字上看,儿童与成人的诊断标准是一样的,关键是如何识别儿童的强迫症状和临床特点,如何个体化地使用这些标准。——《平息战斗:心理医生教你摆脱强迫的折磨》
包祖晓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26日 479 0 0 -
儿童强迫症:早期诊断不容忽视
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类常见的疾病,不仅存在于成年人,也存在于儿童和青少年。PierreJanet在1903年第一次描述了儿童病例,他认为OCD是心理能量递减的结果和作为高级精神活动的衰减产物。超过50%的成年OCD患者承认自己的病情首先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儿童OCD患者生活质量受到损害,而且诊断往往是延迟的,所以对儿童OCD的研究极为重要。 一、流行病学 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儿童OCD的患病率为2%~4%,平均起病年龄为7.5~12.5岁。Flament等在青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OCD终生患病率为1.9%。据Kessler等美国全国共病调查(NCS-R)显示,约20%的OCD患者在10岁或更早的年龄出现强迫症状。Delorme等认为儿童OCD具有双峰年龄分布,第一个峰值在11岁,第二个峰值在成年早期。在性别方面,Geller的研究发现在儿童OCD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3∶2。但从青春期开始,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是相同的或女性稍高。 二、症状学的研究 Bloch等对超过5000例OCD患者参加的21项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得到4个症状因素,即: (1)对称性:包括对称的执著和重复,排序和计数强迫; (2)禁止的想法:包括攻击性,宗教和躯体化思维,并检查行为; (3)清洗:清洗和污染; (4)囤积:囤积强迫观念和强迫。 儿童OCD的研究表明,检查发生率高于对称和清洁。早发性OCD与成人相比,更具有遗传风险,与精神分裂症和抽动障碍共病性高。早发性OCD通常被定义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障碍亚型。 Geller等研究发现,儿童和青少年OCD往往同时表现多种强迫症状。在这个年龄组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最常见的是清洁类型(32%~87%),其次为重复检查和攻击性的想法。有学者研究发现,最常见的强迫症状类型有清洁(60%)和检查(40%)。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的内容往往涉及污染(灰尘、病原体),攻击性,对称性和精度,宗教和性的主题,混合类型也是常见的。Geller报道了在儿童和青少年攻击的/伤害的强迫思维比成人高,如对灾难性事件的恐惧,或担心自己或父母死亡或疾病,与儿童的发展水平和需求相关。囤积较常见于儿童。Butwicka等研究44例青少年OCD、43例晚发性成人OCD、45例早发性成人OCD患者。 与青少年OCD相比,晚发性成人OCD表现出更少的宗教、性和杂项强迫思维,很多的被污染强迫思维,早发性成人OCD患者具有更频繁的清洁行为。 Mancebo等对共有257例童年起病OCD患者(20例儿童,44例青少年和193例成人)研究发现,儿童OCD较少存在攻击性强迫和精神仪式。与成人OCD相比,在青少年OCD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较高而心境障碍、物质依赖和进食障碍的共病较低。在所有年龄组中,最常见的强迫思维是对伤害/灾难性承担责任的想法、污染和对称的观念。最常见的强迫行为是检查,重复的日常活动和安排物品。囤积的症状没有年龄上的差异。1/5的患者并发抽动障碍和一半并发焦虑障碍。有学者研究指出,青少年儿童OCD患者常常听到内心的声音仪式化。患者往往存在对琐碎事怀疑、优柔寡断的性格特征,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缓慢。Mataix-Cols等用CY-BOCS研究了238例儿童和青少年OCD,平均年龄为13.8岁。平均起病年龄为10岁,16%存在抽动秽语综合征,11%存在慢性抽动障碍和9.7%有阳性家族史。他们发现,与女性相比,男性强迫对称和仪式更频繁,常伴有抽动,抽动秽语障碍。涉及污染的强迫思维发生率,男性和女性相同。Masi等对257例患者(平均年龄13.6岁)研究发现,12岁前发病的OCD患者存在更高的抽动频率和破坏性行为障碍。秩序和对称的强迫思维常见于男孩,污染和清洁的强迫思维常见于女孩。囤积存在于53%的女孩和36%的男孩。过强责任感、犹豫不决、病理怀疑等性格特点与疗效不佳(无论是药理学或认知行为治疗)有关。Lewin等对71例青少年OCD(平均年龄11.7岁)进行了自知力相关性研究,较差的智力功能、对环境控制能力下降、低年龄、更严重的抑郁症状、低适应水平与较低的自知力显著相关。 三、儿童OCD的诊断 OCD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儿童OCD和青少年OCD,和成年人OCD一样,往往是长期被他人忽视和(或)被患者隐藏的。Walitza等的研究发现儿童OCD开始治疗的平均年龄在13岁(症状出现后平均为2年)。检查者在进行对病史回顾和深入访谈时,应该仔细搜索核心症状、可能出现的合并症和社会心理障碍,这些资料可能提示疾病的进展。 根据ICD-10,儿童和青少年OCD的诊断标准与成人一样:患者必须受到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思想和(或)行为具有侵入性,但是患者确认自己的想法。患者往往反感这些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并予以抵制。患者内心痛苦,无愉悦感。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出现反复,患者受到症状的困扰。根据新版的DSM-5,即使在儿童缺乏对他们不当的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自知力,不做任何抵抗,也可确诊。DSM-5基于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的自知力和偏执的程度创建两个新的类别:囤积障碍和皮肤采摘障碍。目前在临床领域周围大多数的研究团队使用CY-BOCS(child 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问卷调查。该量表列出了所有强迫观念和强迫行的类型,并且通过对症状的持续时间、困扰、抵抗、和控制的程度等因素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因为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某些重复的活动,如睡前仪式,临床医师必须区分正常和病理情况。正常儿童缺乏持久性令人烦恼的想法和行为。在临床上,经常性的思维也发生在其他疾病的患者。进食障碍患者对于外观和体重增加的担心,他们用大量的时间思考食物和热量,甚至出现体像障碍。抑郁症患者会反复出现自我否定的想法或对未来的负面预期。儿童分离焦虑症患者担心离开他们的照顾者,对他们的父母的健康和安全强烈担忧。社交恐惧症患者恐惧的主要对象是别人的判断。对日常发生事件灾难化解释是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主要忧虑。疑病症患者存在一个严重的疾病信念。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核心症状是重复、自我刺激和刻板行为。拔毛症被认为是冲动控制障碍。诊断儿童OCD必须要与以上的疾病鉴别。 四、儿童OCD的共病研究 据报道,目前68%~100%的儿童OCD存在共病。最常见的合并症是焦虑障碍,抽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人格障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严重的OCD可能会存在两个或多个并存的疾病。 Geller研究报道39%的儿童OCD和62%的青少年OCD患者在病程中有抑郁症的症状。25%的儿童和9%的青少年Tourette's障碍时与OCD共存。破坏性障碍多见于儿童OCD和青少年OCD,51%的儿童OCD和36%的青少年OCD存在ADHD,51%的儿童OCD及47%的青少年OCD存在对立违抗障碍。56%的儿童OCD和35%的青少年OCD中患有分离焦虑症。5%的OCD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患者共病。2%的儿童OCD均患有物质依赖和进食障碍。 Canavera等比较了两组患者,一组仅为OCD患者,另一组为伴发抑郁症。研究发现后者存在更严重的内在问题和强迫症状,以及较高的家庭冲突。Janowitz等研究了252例成年OCD,结果发现,早发性(10岁之前)合并抽动和秽语症的(53.7%)是晚发性(10岁后)患者的2倍。Joshi等研究了双相情感障碍与OCD共病情况。结果发现21%(17/82)的双相障碍患者存在OCD,15%(19/125)的OCD患者存在双相情感障碍。两种疾病共病的患者常与囤积、更差的功能有关。Hirani等研究患神经性厌食症儿童和青少年的OCD症状,发现污染、攻击和躯体化的强迫思维普遍存在,安排、检查行为较常见。Lafleur等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儿童OCD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 五、儿童OCD的病程与预后 研究显示,OCD往往为一种慢性疾病。Stewart等研究对521例儿童和青少年的OCD的病程进行荟萃分析,发现平均41%的患者疾病呈持续状态,约60%的患者出现缓解或好转。疾病严重、需要住院治疗、早年发病、合并精神病性症状则病程更长。无论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症状波动与应激因素有关。Palermo等在儿童OCD研究认为,42%的患者症状缓解,囤积为主要症状预示着更差的生活质量。一些早发性OCD患者的病程研究表明,患者最严重的适应困难是社会融合,培养年龄相适应的独立性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较困难。早期开始治疗和持续治疗都存在更好的预后。因此,OCD早期诊断很重要,适当治疗可改善预后,减轻患者症状。
李海峰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04月14日 3114 0 0 -
如何识别幼儿强迫症的症状
虽然我们经常认为强迫症(OCD)是一种主要影响成年人的疾病,但有0.25-4%的儿童会患OCD。发病的平均年龄约为10岁,尽管5岁或6岁的儿童可能被诊断出患有该病。虽然儿童可能在3岁左右开始出现OCD的症状,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为什么你的孩子看起来像有强迫症许多幼儿喜欢根据颜色、形状、大小或质地来分类。在这个年龄,他们正在迅速成长和变化,参与这种行为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他们有限的世界。他们学习通过相似性区分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特征差别,这也显示了他们的认知发展。这个发展阶段是非常正常和积极的。如果这种行为开始对您的孩子产生负面影响,您就会知道这种行为是有问题的。整理和组织应该是游戏中积极的一部分,如果它成为一种困扰和/或你的孩子开始依靠它来停止她的恐惧或焦虑,尤其是如果它影响了她的正常活动,那么是时候寻求帮助了。患有强迫症的幼儿是遵守规则和秩序的人,需要以特定的方式遵循特定的步骤。如果跳过某个步骤或某些操作不正常,他们可能会变得非常沮丧,并且很多时候他们可能看起来非常焦虑。应对强迫症患儿父母的技巧毫无疑问,养育患有强迫症的孩子是一种挑战,但仍有很多应对的方法。了解强迫症,尤其是儿童强迫症,是每一位有强迫症孩子的家长都应该采取的重要第一步,从而成为孩子的有效倡导者。一些关键的知识:1、与成年人相比,患有强迫症的儿童对强迫症的理解往往更少,而且可能还没有能力去理解他们思想中的非理性本质。2、孩子的执着的内容可能与成人不同。例如,患有强迫症的儿童有与父母死亡相关的特殊癖好是很常见的。儿童的仪式或强迫行为也更有可能涉及家庭成员或以家庭成员为中心。3、在大多数情况下,目前推荐的治疗儿童强迫症的方法是结合个人或团体认知行为疗法(CBT),如果病情足够严重,还可以服用一些药物来增加神经化学血清素的水平,比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SSRIs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谨慎使用,因为有迹象表明它们可能增加这个年龄段的自杀风险。4、大约5%的强迫症患儿有PANDAS或自身免疫性亚型。PANDAS型强迫症有几个关键特征,比如症状的迅速发作,这有助于医生将其与更典型的儿童强迫症区别开来。强迫症的PANDAS型可能也会带来一些治疗上的差异。了解孩子的强迫症的更多信息将有助于减轻你自己的压力水平,并使你更容易在家进行暴露练习。为什么参与孩子的强迫症治疗很重要研究表明,父母的参与是认知行为治疗成功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指标。考虑到儿童发展认知的局限性,对抽象概念的解释需要以适合儿童年龄的方式进行。父母可以成为帮助治疗师发展表达与孩子共鸣和有意义的材料的宝贵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每天都可以帮助提醒孩子,强迫症是造成症状的“坏人”,父母和家人则是“好人”。这样的技术可以帮助减少孩子因患强迫症而感到自责或羞耻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要努力与照顾孩子的专业人士建立牢固的伙伴合作关系。不要害怕提出问题,询问可以带回家以更好地吸收少量新信息的资源。如何与伴侣和/或家人互动我们每个人在处理他人的情感困难时,即使是涉及到我们自己的家庭或孩子,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舒适感。如果你在让你的伴侣接受关于你孩子强迫症的教育或在家帮助进行暴露练习方面遇到困难,那就谈论它,不要回避它。通常情况下,伴侣不愿意帮助孩子只是反映了他们自己对情况的焦虑,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想帮助孩子。如果你有一个患有强迫症的孩子,你可以在你的社群里寻找可用的资源。一个很好的起点可以是一个支持小组,在那里人们可以分享对付患有强迫症的孩子的技巧。除了你的伴侣之外,家庭的其他成员也必须参与并了解治疗的内容,尤其是接触和反应预防治疗(ERP)。对于患有强迫症的成年人和儿童来说,请求他人参与他们的强迫性行为是很常见的,而家庭成员参与进来通常是为了减轻他们所爱的人的焦虑,尤其是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为了使治疗有效,强迫行为必须停止,家庭成员必须意识到这一点。不要放弃希望最后,永远不要放弃希望是很重要的。有许多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第一种方法不奏效,通常还有许多其他的选择。有时候,这仅仅是找到正确的治疗师或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正确组合的简单问题。通过正确的治疗,许多儿童能够从他们的症状中得到缓解。
黄敬之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03月13日 2285 0 1 -
儿童强迫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儿童强迫症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孩子的先天素质、性格基础、父母不良性格的影响、心理社会因素及教育方法不当等,均与强迫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孩子病前常有性格内向、胆小拘谨、遇事过于严肃、事事要求完美无缺、优柔寡断、好钻牛角尖、不活泼等表现。 (2)孩子有严重的疾病、外伤,精神创伤,或长期处于过度的精神紧张状态,突然的严厉惩罚等,也可能会诱发强迫症的发生。 (3)家长也常有胆小怕事,过分谨慎,缺乏自信心,遇事犹豫不决,事后反复检查,过于克制自己,呆板,缺乏兴趣爱好等不良性格特征。 (4)家长对孩子过于苛求,如对清洁卫生过分要求,对生活习惯要求刻板等。
高晓奇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01月04日 2210 0 4 -
什么是儿童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的特点是反复出现某些想法或行为,孩子明明知道不必要这样反复去想、去做,但又无法摆脱,常伴有焦虑情绪。正常孩子也可能有轻度的、短暂的强迫行为,发生的高峰年龄为3-7岁。例如,有的孩子走路时,喜欢用手摸路边的电线杆,有的孩子走路时喜欢用脚踢小石头,有的孩子爱反复计数、反复检查等,这类行为不伴有任何情绪障碍,而且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我们称这些表现是类似强迫的症状,而不视为病态,只有当强迫症状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并引起明显的焦虑、烦躁情绪时才能诊断为强迫症。尽管成人强迫症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但儿童由于性格等尚未定型,患强迫症后经恰当的心理治疗、家庭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高晓奇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01月02日 1836 0 0 -
怎样的家庭教育容易导致孩子成为强迫型人格?
在网络上“强迫症”已经成为越来越热门的一个词汇,我们经常能看到大家动不动地就说“我强迫症犯了。”——虽然这里所说的强迫症并不完全是心理问题意义上的,但它也表现了人们身上广泛存在的强迫行为:必须要反复地关门、关煤气;有着一定程度的洁癖;整理东西方方正正...而这些强迫行为,也正是强迫型人格的表现。强迫型人格属于异常人格中十分常见类型之一,特点就是过分追求完美、精确,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甚至达到纠缠,吹毛求疵的程度。然而与此同时,它也可能引发焦虑、强迫、抑郁等心理问题。首先,一般来说强迫型人格都是在小时候,其中特别是在七岁之前,家长给的规矩太多,过分地约束了孩子,这一行为限制了孩子的正常成长。比如说:孩子会因为跌一跤而哭一下,或是将东西摆乱一点,都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家长对于七岁之前的孩子,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让他们避免产生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而大多数家长的过度干涉,则让孩子为了避免犯错,导致在他们的意识中产生了强烈的强迫观念。其次,强迫型人格的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天天以做到完美来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容易让孩子发展为强迫型人格。比如说:父母从事医疗工作,在病房中要求严格的无菌环境、不能让细菌感染、不能交叉感染等等要求。可是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没有必要设立那么多规矩,对待自己的孩子也不用刻意要求他们达到医院级别的洁净程度。家长在从事自己工作的时候要严密,回家生活的时候却不能太过吹毛求疵,否则孩子容易像家长一样,变成了一个完美型的人格。他们在长大了以后就容易用这种思维带到观念和行为当中去,进而就可能发展为强迫症。
汪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19年04月03日 2572 0 0 -
儿童强迫症
11段语音 共952秒卢和丽医生的科普号2018年09月05日 4122 10 38 -
反复洗手就是强迫症吗?
很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最近一直反反复复洗手。以前不大讲卫生的孩子,最近不知为何总是反复洗手,好像手洗不干净似的。有时候手都洗破皮了,还在洗。问其为什么一直洗手,孩子往往会说总感觉手很脏,洗不干净,因此需要一直洗。细心的家长如果仔细观察,可能还会发现孩子不止反复洗手,可能会出现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出门没几步就会再回去确认下门窗是否关好。有的孩子会反复检查作业是否做正确,字是否写对,数学题是否算对,结果是经常造成做作业速度显著下降,考试经常做不完题目。不是他不会做题,是反复检查浪费了很多时间,考试时很难按时做完考卷。严重点,可能会出现一步三回头,孩子总觉得口袋的东西掉了,所以要不停的回头扫视地板,确认没有丢掉东西。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到精神科或者心理科就诊。有可能您的孩子患有强迫症了。强迫症,英文称之为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是以无法控制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常干扰个体的社会功能,对家庭产生负面的影响。强迫观念是在脑海中反复出现一些思想、观念、冲动,患儿明知道这些东西不应该出现,但是无法摆脱,为此十分苦恼不安。如对自己的言行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出现强迫性怀疑,随后出现强迫性检查行为。强迫行为是指反复出现刻板行为或仪式性动作,它一般是继发于强迫思维,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时的内心痛苦的结果。如强迫性检查、强迫性清洗、强迫性计数与强迫性仪式动作等。患儿知道反复出现的想法或行为是没有必要的,甚至觉得荒谬可笑,但就是控制不住,为此内心很苦恼。强迫症的本质是一种焦虑障碍。其病因目前仍不清楚。比较肯定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患儿的病前性格,心理社会因素等。轻度的强迫症通过心理咨询,通过暴露疗法、认知疗法等心理治疗可以缓解。严重的强迫症可能需要服用抗强迫症药物。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治疗药物主要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包括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氟西汀、西酞普兰等,及三环类抗抑郁药氯米帕明。总而言之,如果出现反复洗手,反复检查等症状,家长需带孩子及时就医。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治疗效果更好,预后更好。
卢大力医生的科普号2015年02月15日 10570 0 0
儿童强迫症相关科普号
包祖晓医生的科普号
包祖晓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台州医院
医学心理科
1675粉丝190.1万阅读
刘梅珠医生的科普号
刘梅珠 心理治疗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临床心理科
319粉丝1.8万阅读
张宏医生的科普号
张宏 主治医师
上海歌特维康门诊部
临床心理科
3505粉丝1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冯斌 主任医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精神卫生科
强迫症 20票
焦虑症 16票
失眠 11票
擅长:强迫症、恐惧症、难治性失眠、早醒,难治性抑郁症、重度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疑病症、癔症、厌学、网络成瘾、非自杀性自伤,气功偏差、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厌食、恋爱婚姻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
推荐热度4.9郑会蓉 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 心理精神科
强迫症 22票
焦虑症 9票
抑郁症 7票
擅长:强迫及相关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心境障碍、青少年情绪障碍、应激障碍等各种常见及难治性精神心理障碍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增效治疗。 -
推荐热度4.7曹庆久 主任医师北医六院 儿童精神科
抑郁症 46票
儿童心理问题 27票
双相情感障碍 19票
擅长:儿童青少年精神及心理障碍、学习困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情感障碍及情绪行为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