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口腔癌患者说声“再见” ——谈谈口腔癌的术后随访复查(一)
从医30多年,一直有一个工作习惯,就是在病人出院的时候,简单地与病人话别。此时,面对患者朋友千感万谢的告别,我通常只是跟病人简单地交代一些出院注意事项,却不愿跟病人说声“再见”。这并非我不懂人情世故,而是当年老师教给我们的对待病人的“忌讳”。
再见,国人最常用的告别语,它寓含着对未来再次相见的期待。作为医生,我们希望患者痊愈,不再遭受病痛折磨,而患者普遍有一种讳疾的心理。说“再见”可能犯忌而引起患者的心理不适。所以,我们常以一种无声的微笑表达对患者痊愈的祝愿。然而,对于口腔癌患者而言,我们不得不提“再见”——出院后的定期随访复查。
所谓随访是指对患者病情的追踪与查访。在临床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时间计划,定期对病情进行跟踪观察,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以此调整诊疗措施,及时处置变化的病情。对于口腔癌患者而言,就是根据口腔癌的特点,与口腔癌患者约定出院“再见”时间,因人而异地开展有规律的医学检查,及时发现处理患者出现的病情,帮助患者疾病的恢复。这也是口腔癌治疗过程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医学处理。
口腔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一旦确诊,常需采取以手术为主,视不同病情辅以化疗或放疗的治疗策略。经过这些治疗,口腔癌目前的五年生存率可达到65%。然而,这些治疗是阶段性的,并不能提供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况且口腔癌临床治愈需要五年的观察评估,这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肿瘤复发和转移等等问题,也需要及时的评估、尽早的发现、合适的跟进处理。另一方面,因手术切除所致缺损及其修复重建后的功能康复,以及患者的心理健康等口腔癌三级预防的问题,也需要恰当的指导和恢复。因此,口腔癌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作,甚至可看作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随访、观察与管理。通过随访复查这一医学处理的过程,我们可以达到如下的目的。
①尽早发现和治疗口腔癌的复发和转移。口腔癌的复发和转移时口腔癌治疗不良转归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复发占到60-70%。通过随访复查,医生可以尽可能早的发现复发和转移,从而制定恰当的进一步治疗措施,延长生存期。
②处理治疗术后并发症。口腔癌的治疗,无论是手术、放疗、化疗、还是生物治疗,都存在并发症情况,如术后感染、术创愈合不良、放射性骨髓炎、黏膜炎或脱发等症状,甚至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随访复查使得医生能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③ 指导功能康复训练。口腔癌的手术常导致口腔颌面-头颈部大量组织缺损和器官功能障碍。尽管有修复重建技术可以修复组织缺损和重建功能,但口腔面颈部的一些功能需要患者不懈地康复训练。在随访复查时,医生可以针对性地提供指导,有助于患者功能康复。
④疏解心理问题。口腔癌患者从确诊到治疗,不可避免存在许多心理问题。尤以恐惧、焦虑和抑郁为甚。随访复查中,医生关切患者的疑虑,给予劝导,有利于患者克服不良情绪,提升战胜疾病的信心。
⑤评估治疗效果:口腔癌的随访复查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不论肿瘤的控制还是手术切除后的修复重建,通过随访的连续观察,可以完整地评估治疗效果,有助于医生不断改进治疗方法,使患者能够从中获益。
因此,口腔癌治疗(手术)后的随访复查是一项极具重要目的,能够提高患者生存机遇,改进患者生活质量的医学处理过程。口腔癌患者朋友要重视并按照医嘱定期随访复查。
本文是王志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