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血管性痴呆
我相信,最近几年,大家听到最多的、关于痴呆的疾病,是老年性痴呆(也叫老年失忆症,阿尔茨海默病),也知道老年性痴呆的可怕,同时,也引起了为人子,为人女的警惕,不少儿女,带着老人到门诊找我,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看来,科普,特别是关于医学的科普,关于某种疾病的科普,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老年性痴呆的患者,如果及早发现,及早就诊,及早治疗,是可以延缓病情发展速度,让病人保持更长一点的自知力,让病人维持好的生活质量的时间更长一些。
不过,无论如何,老年性痴呆毕竟是一个无法治愈的疾病,总有一天,病人会完全失去记忆,生活无法自理。目前,全世界对此都没有有效的药物,也没有有效的方法。
今天,我来谈一谈另外一种痴呆,血管性痴呆。
这种类型的痴呆,其实也不少见,只是程度的轻重不一而已。今天想到它,是因为昨天看了一个回诊的病人,在与他交流时,发现他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病人的家属也说,自从给我治疗后,情况有明显的改善。
换而言之,这是一种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而获得一定效果的痴呆!
先说说,什么是血管性痴呆,对于这样的疾病的解释,还是专业一些比较好。看看在专业上,是如何描述血管性痴呆的(注意,括号部分,是我特意加上去的,目的是想通俗化一点)。
血管性痴呆(英文叫Vascular Dementia 缩写为VD)是指由缺血性卒中(中风)、出血性卒中(中风)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
大家不知道注意到没有,定义中,用了一个“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也就是说,这种病人,往往情况比较严重了,才会引起家属或者医生的重视,否则,一般都按照中风进行处理。
中风(缺血性和出血性)和脑血管疾病,为什么会引起痴呆?而且是严重的?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脑部特别功能区的问题。
大家一听说中风,脑海里大多想到的是,语言不清,口角歪斜,手脚没力,瘫痪等等。其实,这是支配这些功能区的血管受到损害所导致的。而这些血管,是我们大脑众多的血管中,最容易受到损害的血管。
这些血管,正是供应大脑支配语言、面肌活动、肢体活动的功能区的主要血管,一旦这些血管受损,当然会出现上述所说的表现。
但是,大脑的血管非常的丰富,并非仅仅有这些血管。更重要的是,大脑的血管损害,并非仅仅损害一条或者几条血管,它常常是大脑的大小血管同时受损,只是损害的轻重,时间的先后不同而已。
大脑的功能区也非常多,并非仅仅有语言、面肌活动、手脚活动的功能区,还有精神活动、情绪、情感、计算、判断能力、欲望、认知、空间定位等等诸多功能区。
当供应这些部位(功能区)的血管慢慢受到损害并导致这些血管所供应的部位的脑组织出现坏死时,病人便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痴呆表现。
导致血管损害的因素很多,除了年龄和遗传这两个不可控制的因素外,其它的因素,比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等,都是脑部血管损害的常见原因。
这些“其它”的因素,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治疗加以控制,从而使血管不在继续受损。
部分处于功能受损,但组织仍处于可以修复状态的区域,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逐步恢复它的功能,这样,病人的病情自然也会有好转。
虽然很难,但毕竟是有希望的。
在昨天回来复诊的病人身上,便看到可喜的变化,特别是计算能力的恢复,令我大感意外,他的家人看见,也感到高兴。
这就是血管性痴呆与老年性痴呆的不同之处。当然,这两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差异,那就是,血管性痴呆是可以通过对基础疾病的及早干预和治疗而得到预防,老年性痴呆则做不到这一点。
记住,什么时候,预防都是远远胜于治疗的!
2023年4月22日星期六于妙手书斋
本文是许志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