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
影响肿瘤萌芽与进展的诸多因素错综复杂,其中,饮食作为首屈一指且极具可操作性的预防手段,其潜在价值绝不容小觑。饮食不仅蕴含着激发炎症的潜能,同时也兼备平息炎症的特质;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所诱发的机体长期慢性炎症状态,与肿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并严重削弱了肿瘤治疗的有效性。
唯有科学且合理的膳食安排,方能有效缓解机体的慢性重塑肿瘤微环境,从而在源头上预防肿瘤的发生,并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带来康复的曙光。能够精准评估膳食对机体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不仅对于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深远意义,更是在临床防治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这一深刻洞察,我们不难发现,饮食调控在肿瘤防治的征程中,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膳食炎症指数(DII)是一项革新性的工具,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精准、客观且便捷的方式来评估个人膳食中所蕴含的炎症潜能。近年来,众多研究纷纷聚焦于DII与多种肿瘤之间的深刻联系,揭示了其在健康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当DII呈现正值时,它如同一位警示灯,明确告诉我们膳食中存在着促炎的倾向,这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相反,若DII为负值,则意味着我们的膳食具有积极的抗炎效果,为身体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而当DII恰好为0时,它则像是一个平衡的天平,表明我们的膳食在炎症效应上达到了完美的中和状态。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和联合发布的《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以DII为研究工具,总结了促炎性饮食与各类肿瘤的发病关系,并提出肿瘤防治的抗炎性膳食模式,从抗炎饮食角度为肿瘤患者提供预防和辅助治疗策略。
《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
1. 碳水化合物
推荐:全谷物碳水化合物具有抗炎效应并有利于维持稳定血糖水平。(推荐强度:强,证据分级:中级)
全谷物碳水化合物是抗炎饮食的重要成分,低加工碳水化合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的DII评分较低为-0.663/g。全谷物碳水化合物可降低胰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尤其是小麦麸皮及小麦的胚芽中富含膳食纤维及各种酚类植物化合物。
研究显示,血糖生成指数较高的食物可以增加机体炎症水平,并与肿瘤发病率存在一定关系。高血糖负荷的饮食可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尤其在胰岛素抵抗的女性中相关性更明显。高糖饮食与结直肠癌、胆管癌和肝癌]的发生呈正相关。精制淀粉的大量摄入会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大幅度波动,并可能升高机体内游离脂肪酸水平。
2. 膳食脂肪酸
推荐:脂肪摄入量一般不超过总能量的30%,宜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有利于形成机体抗炎内环境。(推荐强度:强,证据分级:高级)
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支持,降低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已被证明对人体健康有益,推荐膳食比例为(4~6)∶1。平衡的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可降低机体炎症水平,降低肥胖和肿瘤的风险。研究表明,每天服用至少1.5g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补充剂与肿瘤患者体重、食欲、生活质量、治疗耐受性和生存率的改善,以及术后发病率的降低有关。
3. 蛋白质
推荐:蛋白质有轻微的促炎潜力,但由于肿瘤患者代谢紊乱,蛋白质消耗增加,建议肿瘤患者提高蛋白质的摄入,推荐其蛋白质摄入量为1~1.5g/(kg·d)。如果合并肾功能损害,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应超过1g/(kg·d)。(推荐强度:强,证据分级:高级)
建议肿瘤患者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的最好来源为鱼、家禽、鸡蛋、瘦红肉、低脂乳制品、大豆食品、坚果等,尽量少食用加工肉类。多项meta分析研究显示,较高的鱼类摄入量与降低患肝癌、乳腺癌、胃癌的风险有关。而家禽的摄入量与总体肿瘤的发病风险无关。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量与肿瘤发病率呈正相关。
4. 蔬菜和水果
推荐:理想的抗炎饮食中蔬菜和水果应占总食物重量的2/3。(推荐强度:强,证据分级:中级)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蔬菜水果中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A、B6、C、D、E,锌,镁的DII较低,尤其是β-胡萝卜素为-0.584/μg。对有关水果和蔬菜消费以及食管癌风险的研究进行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显示,在亚洲地区,水果和蔬菜消费可能与较低的食管癌风险有关。
5. 植物化合物
推荐:部分植物化合物具有较大的抗炎潜力,在肿瘤防治中有积极效果,但其在肿瘤防治中剂量和疗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推荐强度:弱,证据分级:中级)
某些植物化合物具有较大的抗炎潜力,如黄酮、花青素、丁苯甲酸酯、姜黄素等多酚类植物化合物。其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饮食中,研究证明其可调节由肠道菌群介导的代谢并对炎性肠病具有保护作用。
6. 酒精
推荐:酒精虽具有抗炎潜力,但在肿瘤防治中,,应避免长期过量或大量饮酒,肿瘤患者应戒酒(推荐强度:强,证据分级:高级)。
酒精DII评分较低,为-0.278/g,具有一定的抗炎潜力。酒精可导致多种肿瘤的发生,全球大约有3.6%的肿瘤与饮酒有关,尤其是男性。
7. 茶
推荐:绿/红茶具有抗炎生物活性,可依据个人健康状况和习惯,适量饮用。(推荐强度:强, 证据分级:中级)
绿/红茶具有抗炎潜力,其DII评分为-0.536/g。饮用绿茶对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多态性,尤其是IL-10具有潜在的影响。绿/红茶中可分离出没食子、儿茶酸、黄酮、多酚等成分,其对多种肿瘤有明确的预防效果。茶多酚作为茶叶中的天然多酚植物化学物质,已被证明可有效预防结直肠癌。
8. 烹饪方式
推荐:抗炎饮食的烹调方式应健康化,应以烩、炒、蒸、煮为主,少用煎、炸、烤等方式。(推荐强度:强,证据分级:高级)
油炸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油炸的食物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研究显示,红肉或肉类采用如油炸和烤的烹饪方式可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健康的烹饪方式,以蒸、煮、烩、炒为主,少用煎、炸、烤等方式。
参考文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3,10(01):57-63.DOI:10.16689/j.cnki.cn11-9349/r.2023.01.009.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