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郑志博 三甲
郑志博 主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胸外科

关于肺癌靶向药,您想了解的都在这!

286人已读

近年来,肺癌的发生率在逐渐增加,已经成为中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提到抗癌药,很多老百姓可能会问到:有靶向药可以吃吗?听说靶向药比化疗药更好?副作用更小?.....今天我们就走近肺癌综合治疗领域的新秀——靶向药,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1、什么是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顾名思义就是药物瞄准肿瘤细胞上一些重要的致癌分子或基因片段(即靶点)进行治疗的药物。如果把癌细胞看做一个靶子,癌细胞的特定特征看成这个靶子的靶心,那么靶向药就好比瞄准靶心的导弹,这个导弹可以精准命中靶子(癌细胞),使药物能准确到达特定的病变部位,并在目标部位蓄积以发挥抗癌作用。

2、靶向药有哪些优势?

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在基因及代谢方面均有差别,而靶向药好比针对这些“差别”而设计的生物导弹,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相结合,精准打击肿瘤细胞的“靶心”,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或者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并且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因此,相对于化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式的作用模式,靶向治疗精准狙击肿瘤细胞的致癌位点,高度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疗效更佳且毒副作用更轻。

3、肺癌的靶向药有哪些?所有人都能用吗?

靶向治疗效果虽然好,但并非人人都有效。如同一把钥匙只开一把锁。靶向药物只对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有效。因此,在使用靶向药物前,应先进行基因检测,明确癌细胞的突变类型,找到突变靶点,然后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对应的靶向药物。如果不找靶点而“盲吃”靶向药,不仅疗效大打折扣,还会因耽误时间而错过最佳治疗机会。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肺癌最常见的基因突变靶点,在亚洲人群中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高达50%,并且在非吸烟的女性人群中突变率更高。此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突变发生率仅次于EGFR,年轻和不吸烟的患者突变率较高。其他较为少见的靶点还有c-ros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ROS1)、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T)、转染重排(RET)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BRAF)等等。针对以上这些靶点的药物详见下表。

具体药物使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4、肺癌靶向药有没有副作用?

靶向药物虽然可对肿瘤细胞实施“精准治疗”,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多数靶向药有以下副作用:

(1)皮肤粘膜反应:较为常见,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口腔黏膜溃疡、甲沟炎等。


(2)消化道反应: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严重者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3)肺毒性: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肺出血等。


(4)心血管反应:表现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高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等。


(5)肝毒性:包括转氨酶升高、乙肝病毒激活等。


当出现不良反应后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理措施,一般轻度的反应,经对症处理好转后可继续靶向药物治疗,但副作用比较严重经对症处理无好转者,需暂时停用靶向治疗,等待不良反应好转再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5、肺癌靶向药服用时要注意什么?

(1)按时服药

为保证稳定的血药浓度,靶向药都需在每日大致相同时间服用。大多数靶向药物空腹或随餐服用都可;有部分靶向药物需要空腹服用,如厄洛替尼、阿法替尼、伏美替尼和普拉替尼等;少部分靶向药物需要随餐服用,如阿来替尼和塞瑞替尼;具体要求可查看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师。

(2)整片完整服用

掰断、压碎、拆开或咀嚼后服用会破坏药物结构和药物稳定性,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从而降低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服药时应整片完整地和水吞服。

(3)呕吐后勿加服

除了恩曲替尼服用后立马呕吐可补服,通常其他靶向药在服药后万一发生呕吐,无需再次用药,只需在下次服药时间正常服用规定剂量即可。

(4)漏服补服有时限

由于不同靶向药用法不一样,处理的方法也不同。有些药物漏服后不用补服;有些则需要补服,但要注意与下次给药的间隔时长。如果漏服时间在规定时限内,可以在发现后尽快补服一次,并在下次服药时间正常服用。如果漏服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时限,就不可补服,以免造成血药浓度过高或不稳定。如果不确定是否需要补服,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师。如漏服后已超过补服时间,切记不可在下一次服药时间自行增加剂量!

总之,靶向药的出现给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但是,不能盲目使用靶向药,需根据基因检测结果、个人身体情况及肿瘤发展情况综合选择合适的靶向药。此外,正确服药,定期随访、复查,早期干预不良反应,才能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哦!

郑志博
郑志博 主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