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髋外侧疼痛难忍,为何?该怎么办?
前言:近日来诊一位左髋外侧疼痛难忍,急性发作,影响步行和侧卧休息患者,我们结合查体,完善相关检查,考虑为“左侧臀中、小肌肌钙化性肌腱炎合并大转子滑囊炎“,经过综合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髋关节痛运动解剖及鉴别诊断较为复杂,针对该病例在此做一总结。
一、病情介绍:
现病史:患者左髋外侧疼痛10天余,加重1天,否认外伤,上楼梯及下蹲困难,夜间左侧卧位疼痛明显,休息后及外用膏药、口服止疼药效果欠佳。
查体可见:左髋关节外侧大转子周围局部压痛,VAS7分;左髋屈曲、外展、内外旋受限明显,四字试验不能完成;髋外展肌力4级。避痛步态。
完善髋CT检查提示:双髋关节对位关系可,关节间隙不窄,双髋臼缘骨质轻度增生硬化,双侧股骨头形态密度未见明显异常。可见左髋外侧局部高密度钙化灶。

进一步完善左髋超声检查提示:骨质表面光滑,关节腔未见明显积液,未见滑膜增厚,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左侧大转子骨质表面不光滑,臀中、小肌肌腱末端明显增厚,回声不均匀增强,纹理结构欠清晰,其内可见块样强回声,无声影,内可见少量血流信号。

考虑患者诊断:左髋大转子滑囊炎和臀中、小肌肌腱末端肿胀伴钙化。
二、发病机制分析
1.解剖关系分析:
- 大转子滑囊是髋关节外侧大转子附近的一个滑囊,其主要功能是减少髋关节运动时的摩擦,尤其是在步行或跑步等活动中。臀中肌和臀小肌则附着于大转子上,协助髋关节的稳定和外展运动。
- 当臀中、小肌的肌腱负荷过大或反复受到牵拉时,肌腱会出现劳损、末端肿胀,甚至钙化,导致其附着点--也就是大转子附近的滑囊受到刺激,从而引发滑囊炎。

臀小肌

臀中肌

转子滑囊

臀中肌外展髋

臀小肌外展髋
2.病理生理关系:
- 滑囊炎:大转子滑囊由于受到臀中、小肌张力的反复牵拉或外部压力的增大,会出现炎症反应。这种炎症会导致滑囊充血、水肿、积液等症状。
- 肌腱末端肿胀和钙化:肌腱在重复负荷或退变的情况下可能发生钙化,即钙盐沉积于肌腱末端,使其逐渐失去弹性,并可能引起局部疼痛或僵硬感。这种情况会加重滑囊的负担,进一步引起滑囊的炎症反应。
- 当臀中、小肌肌腱末端肿胀伴钙化时,患者在髋关节外侧或臀部区域可能出现疼痛,这种疼痛会在活动(如上下楼梯、跑步等)中加重。大转子滑囊炎的炎症也会导致类似的疼痛,特别是在侧卧时症状更为明显。
- 两种情况可以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炎症—刺激”循环。滑囊炎症加重肌腱负担,肌腱肿胀加剧滑囊炎症,使得疼痛和活动受限逐渐恶化。
- 髋部外侧疼痛:在走路、上下楼梯或起立时疼痛加剧。
- 侧卧疼痛:大转子滑囊炎患者在侧卧时会有明显的疼痛,尤其是受到钙化刺激时。
- 活动受限:长时间站立、走路或坐下后髋关节感觉僵硬。
- 局部压痛:按压髋关节外侧会感觉疼痛,有时伴有肿胀。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用于减轻疼痛和炎症。
- 局部冷敷:冷敷可以帮助减轻滑囊和肌腱的炎症,每次15-20分钟。
- 姿势调整:避免长时间单侧站立或侧卧,减轻滑囊和肌腱的压力。
3.症状和临床表现的相互影响:
三、典型症状
四、治疗方案
1、保守治疗
2、物理治疗
- 超声波治疗、短波治疗:可以缓解局部炎症和钙化,改善血液循环。
- 干扰电刺激疗法:缓解疼痛和痉挛,增强髋部稳定性
- 冲击波治疗:待疼痛缓解后行冲击波治疗,对钙化病灶尤其有效,能促进钙化物吸收,减轻局部机械刺激。
3、超声引导下左侧大转子滑囊内药物注射术
- 超声引导下大转子滑囊注射:于左侧大转子滑囊内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ml+甲钴胺注射液1ml+曲安奈德注射液10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共10ml。
4、康复训练
- 臀肌强化:可以通过臀桥、侧抬腿等动作加强臀部肌肉力量,帮助髋关节更稳定,减轻对滑囊的压力。
- 核心肌群锻炼:强化核心肌群有助于保持髋关节的正确姿势,减少负担。
- 拉伸练习:适当的拉伸可以减轻肌肉紧张,帮助恢复髋关节的灵活性。
5、预防和自我管理
- 保持合理的运动量:过量或不规律的运动容易导致髋关节和周围肌肉过度负荷。
- 避免长时间侧卧:侧卧会直接压迫滑囊,使得滑囊炎症加重。
- 注意热身和拉伸: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可以帮助减少髋关节周围肌肉的紧张,降低再发风险。
- 体重管理:控制体重可以减少髋关节的负担,减少滑囊和肌腱的压力。
6、手术干预(必要时)
- 如果经过保守治疗6-12个月后,症状仍未改善或钙化灶严重影响功能,可以考虑手术。常见手术包括钙化灶的清除、滑囊切除等,但手术应作为最后的治疗手段。
小结:大转子滑囊炎和臀中、小肌肌腱末端肿胀伴钙化都是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和康复训练得到改善的疾病。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有效预防复发。如果有髋关节外侧反复疼痛的情况,建议尽早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本文是翟晓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